「國酒茅台」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17年間9次申請“國酒”商標,9次失敗,茅臺對“國酒”商標的執著可見一斑。近日,茅臺申請“國酒”商標失敗又有了後續。茅臺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網站已經將“國酒茅臺”變更為“貴州茅臺”。看來,茅臺終於“放下”了。

“國酒茅臺”變為“貴州茅臺”

近日,茅臺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國酒茅臺”已變更為“貴州茅臺”。根據系統信息顯示,該賬號主體法人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國酒茅臺”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網站上面也沒有了“國酒”字樣。

“國酒茅臺”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此前,因為沒有得到“國酒”商標,貴州茅臺起訴商評委。8月10日,據媒體報道,茅臺集團於7月下旬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商評委,要求商評委撤銷對其“國酒”商標不予註冊的複審決定,就不予註冊複審申請重新作出決定。除了起訴商評委,茅臺集團還將五糧液、劍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機構和企業列為“第三人”。

之所以選擇五糧液、劍南春等31家機構或企業作為“第三人”,原因則是,在2012年貴州茅臺商標申請通過初審後,上述企業在公示期三個月內頻繁提出異議,並且異議成立。最終導致茅臺申請“國酒”商標失敗。

茅臺主動撤訴並道歉

不過,這場訴訟最終則以茅臺主動撤訴收場。8月13日,茅臺集團在官方網站發佈《關於申請撤回“國酒茅臺”商標行政訴訟案件起訴的聲明》。聲明表示,茅臺集團決定撤回“國酒茅臺”商標行政訴訟案件起訴。

“國酒茅臺”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至此,歷時十多年的“國酒”商標註冊糾紛,終於落下帷幕。

“國酒茅臺”被異議95次

關於“國酒茅臺”的商標,最早可以追溯到17年之前。早在2001年,茅臺集團就開始向國家商標局提交“國酒茅臺”的商標申請,但是一直未獲得通過。

2006年、2007年、2010年更是多次提交申請,除最後一次申請通過初審外,此前的商標申請均已失效。

“國酒茅臺”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國酒茅臺”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茅臺集團的想要將“國酒”據為己有的意圖,更是遭到了酒行業的集體反對。

初審通過後,山西汾酒、五糧液、劍南春、捨得酒業等各大酒企,以及律師事務所在內的31方紛紛提出商標異議申請。短短3個月公示期內,工商總局商標局共收到異議書95件次!

2016年12月,國家商標局認為,被異議商標為“國酒茅臺及圖”中的“國酒”一詞帶有“國內最好的酒”、“國家級酒”的評價性含義,若由被異議人永久性地獨佔使用,容易對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不予註冊。

2017年1月,茅臺集團向商評委提出複審申請。

2018年5月,商評委作出複審決定,決定不予核准註冊。

2018年7月,茅臺集團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商評委,要求商評委撤銷不予註冊的複審決定。

2018年8月,茅臺撤回“國酒茅臺”商標案起訴。

“國酒茅臺”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國酒茅臺”雖然一直未獲通過,茅臺集團卻從未停止“國酒”品牌的塑造,“國酒茅臺”四個字被其用作官方微博和微信名,也常出現在茅臺的廣告語中,成為大眾概念中事實上的國酒品牌。

如果茅臺通過“國酒”商標的申請,茅臺集團便能在產品上標註“國酒茅臺”字樣,宣傳意義上要比電視廣告有效的多。不過,這也會對“國酒”概念造成混亂,有失行業內的公平競爭。

“國酒茅臺”不能,為什麼“國窖”可以?

“國酒茅臺”不能被註冊,到底有什麼法律依據?

根據《商標法》規定,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勳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標誌、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誌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2010年發佈的《含“中國”及首字為“國”字商標的審查審理標準》規定:對“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商標的審查標準,對“國酒”、“國煙”、“國茶”等商標將以“構成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缺乏顯著特徵”和“具有不良影響”,予以駁回。對帶“國”字頭但不是“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組合的申請商標,應當區別對待。

2015年新《廣告法》指出:廣告中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而“國酒”恰好隱含了“國內最好的酒”、“國家級酒”的定義。

“國酒茅臺”申請失敗,為什麼國窖卻可以?

其實,“國酒”與“國窖”存在根本上的不同之處——酒是一個商品品類,而窖、禮、粹等則不是指定的商品名稱。雖然同樣是“國”字頭,但“國窖”二字難以直接表明商品特性,不屬於“國+商標指定商品名稱”組合的商標,因此有機會獲得通過。

“國酒茅臺”悄悄地改名了?此前17年9次申請“國酒”商標皆失敗

茅臺放棄“國酒”,小編覺得這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智慧。放棄的是法律不允許的名分,獲得的是更大的競合發展空間。

畢竟,企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產品質量上,賦予品牌更多含金量,在口碑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真正做到消費者心中的“國有品牌”才是根本。

帥的人已經關注標天下了,百度標天下官網免費查詢商標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