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曾經所說的農村,在很多人心裡,覺得是比較落後的,大多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單調生活,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但是,改革開放之後,國家經濟快速而又穩定地發展,農村也乘著這股東風,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村鎮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南寧市的劉圩鎮也不例外,這個極具特色的小鎮,如今煥發著勃勃生機。

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劉圩鎮位於南寧市青秀區,在市區的東邊,距離市中心有34公里,所處的位置正好是S101省道和S103省道的交匯於,交通非常便利。這裡1994年改鄉為鎮,全鎮面積為1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5萬多人。主要景點有馬安水庫、青龍江水庫、斑山和斑峰書院,是村民休閒放鬆時常去的地方。劉圩鎮的人們大多都是務農為主,這裡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得益於政府的正確領導,再加上鄉親們的辛勤勞動,現在的劉圩鎮變得原來越好,道路乾淨整潔,興建了許多基礎設施,給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人們切實感受了好處,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劉圩鎮的農副產品在周邊是非常出名的,第一是因為這裡的土地富含硒元素,含硒的土地種植出來的水稻瓜果都比較甜,第二就是人們勤勞肯幹,勤於打理。這裡擁有著很多的農田,人們是種植水稻為主。每當到了這裡,都能看到辛勤的農民帶著麥帽,拿著鋤頭或者鐮刀,穿梭田間地頭之間,照看打理自家的水田。稻花初長的時候,到處都飄蕩著陣陣稻香。到了準備收割的時候,這裡到處是金黃色的一片。鎮上有一個大米廠,做稻穀的加工。如今的“劉圩香米”已經成為了一個品牌,在市區很多公司和單位都很受歡迎。很多人吃了“劉圩香米”之後都讚歎,雖然只是一碗白米飯,但總能感覺到很香,口感獨特。

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劉圩鎮是個文化之鄉,一年之中會有很多文化活動,豐富人們的生活。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開年”。所謂“開年”就是正月時候,在某一天主人家置辦飯菜,宴請自己的親戚和朋友來到家裡吃飯。劉圩鎮上“開年”的日期是正月初七,每當到了這天,鎮上就熱鬧非凡,因為家家戶戶都請自己的朋友來吃飯,所以街上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按照習慣,大夥兒都是中午一點那樣,才開始動筷子吃飯的。因為飯菜所用的材料,比如雞、鴨、豬、蔬菜等,都是家裡自己種的,是真正的純天然無汙染,所以桌上不管是什麼菜式,都非常可口,客人們很喜歡。當人們吃得差不多的時候,鎮上就會舉行“搶花炮”活動,表演的地方位於當地名勝斑山面前的文化廣場。搶花炮是當地傳統的民俗活動,人們把很多花炮紮起來,做成一個類似轎子的樣子,由人抬著走。點燃之後,花炮一支一支的飛向天空,最後最吸引人的,就是最後花炮被點燃,裡面的彩頭衝上天空,下面的人就等著彩頭落下,然後去爭奪。按照習俗,誰要是搶到彩頭了,這一年都會順順利利,財源滾滾。因此搶花炮的人不僅多,而且非常賣力,場面激烈壯觀,觀眾都稱大飽眼福。

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南寧特色小鎮,每年正月初七人山人海,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大飽眼福

劉圩鎮現在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趨勢,很多人看到了機會,紛紛回家鄉,他們相信在這裡也是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用再出到外面打工,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