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學校家長羣的馬屁精家長有什麼看法?

SearchingCrazy


作為一個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一直混跡家長群的老司機,談一下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

有的家長只是為了讓老師知道收到信息了,想法很單純

現在微信群基本上變成老師佈置作業的一個主要平臺了,除了課堂上留作業給孩子們,通常都會在微信群再發布一次,讓家長知道有哪些作業,記得督促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此外,經常會在微信群發一些對家長和孩子的任務要求。這種情況下,家長勢必隨時關注微信群的動態,在老師發出通知後,很多人都是習慣性的回覆“收到”、“老師辛苦了”、“謝謝老師”之類的話語,一來讓老師知道家長已經收到信息,二來也是禮貌之舉,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我是老師,發了信息之後沒有哪個家長回應,那家長們是看到了呢?還是沒看到啊?糾結!


大多數家長只是跟風而已

這種習慣性的回覆,一兩個人回覆還好,全班幾十個孩子的家長,往往能夠讓你刷出十幾屏的信息出來,但是很多時候,你看到其他家長都在回這個信息,對你來說就是舉手之勞,複製、粘貼、發送,三個動作一氣呵成,也不會顯得你冷落怠慢了老師,至於是否對別的家長造成了閱讀影響,那再說吧,反正我已經看到該看的信息了。


少量的家長,會有諂媚、拍馬屁的嫌疑

這種就不多說了,微信群裡各種“老師要多注意休息啊”、“老師要注意身體啊”、“天氣涼了,老師要保重啊”,一般我們都會有兩個微信群,一個有老師,一個只有家長,一到教師節、沒學期開學結束的時候,總有個別家長會跳出來,提出各種建議,比如動用班費給老師送禮物,請老師吃飯,送鮮花等等。

當然,我是女兒班級家委會的成員,每個學年基本上都會請科任老師一起聚個餐,但是這個事情,從來不在班級群裡面說,費用則是由家委會的幾個家長一起自掏腰包AA,對於在家長群跳出來的那個別家長,呵呵,無視了。


垃圾信息太多,確實影響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效率

很多家長往往由於白天工作繁忙,來不及看家長群的通知,有時候等到有時間來看一下信息的時候,幾百條未讀信息能夠讓人產生頭皮發麻的感覺,但是你又不能不看,只能一屏一屏的刷下來,以免錯過了老師的重要通知。


改進信息反饋的機制,有助於提高溝通效率

我們現在對於老師的主要通知,如果需要家長確保知悉的,一般都採用接龍的方式,接龍的內容前面是通知的內容,後面則是每個孩子的家長按序號接龍,加上自己孩子的名字再發到群裡,這樣的話,每個家長都能及時的看到通知內容,老師也能準確的瞭解到是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收到了通知,目前來看,這種方式是比較穩妥的。


說到底,微信群裡很多問題的發生,歸根就地還是家長的焦慮情緒作怪,總是擔心錯過什麼,擔心對老師的態度不夠好,老師會不會不待見自己的孩子,其實,我認為大可不必擔心,家長們需要克服焦慮的心態,讓自己更平和一些,和孩子一起度過學習的生涯。


*************************************************

元寶爸爸:我是兩個孩子的全職爸爸,70後花樣大叔,專注育兒、教育和親子旅行的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轉發我的觀點,更歡迎評論發表您的意見,謝謝!


元寶爸的育兒日記


你再看看這個班家長拍的馬屁,再看看老師的嘴臉,最後的結果就是沒個家委的孩子都拿了獎狀和大包小包的食物,其他的孩子老師都沒有讓他們拿,這個時候老師說了以後發獎狀就是要看小朋友和家長為老師做了多少事而定。真素質低的讓人噁心,還當著全班同學面講某個家長就會精打細算少拿點就感覺虧了,敢問你這樣的做法讓有些孩子感覺到委屈收到不公平對待,她還有臉講出這樣的話?具說她還把小朋友們出錢買的東西分給同事吃自己也吃還拿,你這又算什麼呢?要不要臉?結果有位家長看不慣她的作風被家長罵,爆出很多事來。可恥的老師啊!






楠楠50004356



還是年前放假時在群裡問了一下孩子作業的事,問好以後禮貌性的發了一句謝謝張老師!哎,誰知道群裡還有一個魏老師,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吧、搞得現在不敢在群裡發言了,怕再說錯話。


趙凱63684213


老師是好老師,但家長一言不合就發作文和紅包就哎~真是隔著屏幕都尷尬~









金姐腸粉


我是教師,同時也是班主任,我經常在群裡發通知。現在我僅站在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角度上談論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一,收到通知後回覆“收到”,這是網絡交往的禮貌行為。若是私信,一定是必須要回的。因為對方給你發了信息後是在那等著的,你要讓別人安心。不能因為在家長群回覆“收到”,就被看作是馬屁精。這也太不寬容了。 二,在群裡,班主任或任課教師下了通知後,是想知道這個通知被家長看見了嗎?重視了嗎?教師對家長回不回覆一般並不提出特定要求,但是如果有人回覆,會引起別的家長的注意和重視,這一點卻是教師所希望的。

三,單從本問題下面附的截圖上來看,回覆“收到”就被冠以馬屁精自然是不妥的。因為拍馬屁純粹是為了對方高興,但“收到”是為了讓教師放心,達到的是家校之間的默契,一切為了孩子。 所以,我們判斷別人的行為和語言時,還是要大度一些。不要總把別人看得那麼不堪。


布布魚


我40歲得到我的兒子,今年兒子三歲嘗試送兒子去幼兒園,感觸頗深感覺大部分人看到這個話題是都會對家長對老師的拍馬屁行為嗤之以鼻,但怎麼真正成為家長後就身不由己了。我在家長群裡,說實話我對老師交代的很多事情是反對的,我不認為這幾個幼教老師是優秀的,但被幾個家長捧上了天,我內心是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我非常反感,所以基本我不說話。

但前幾天我看到一條之後有點無法忍受了,一個話最多的家長成為家長代表,他的孩子也成為所謂親子嘉年華隊列打牌的那個。

我給孩子退學了,雖然只是幼兒園,但作為家長在社會上經歷了那麼多不好的東西,到自己這卻還要如此,我不能接受。孩子出生後我的世界發生很多變化,工作和生活節奏完全改變,有點忙有點亂,父母也都老了,我似乎一下子成為人們口中的油膩中年人。未來的路我不知道,但我絕不接受讓孩子在這樣的群體里長大。







塵世間一個小蟲子


幼兒園畢業照,指定要在幼兒園拍,再選擇一個附近的公園。天本來就熱,孩子又多,本來就一個經常在班級組織各種事情的家長訂了地方了,這位家長策劃方案出來了。。三十公里,又是租大巴,又是要遊玩。

實在受不了了,我竭盡全力不帶感情色彩回覆了一下這位朋友。。。

平時在群裡吟詩作賦的。。真是服氣了,幼兒園就這樣。。小學不敢想象








蕾蕾蕾蕾夏


我覺得沒用必要說別人是馬屁精,老師說到的問題,大家回覆了老師,是對老師的一種肯定,如果不回覆,老師也不知道 同學家長有沒有看到,看到了就能更好的鞭策自己的孩子,這是父母與老師的一種溝通方式,也能更好的發現孩子的問題,但是也沒不排除家長馬屁精討好老師的說法,但是又那又如何呢?這也反應了一個社會現象,你自己的孩子在她的班上,回覆老師的熱情,能讓老師感覺到自己希望和老師一起努力讓孩子更好,德智體美勞 樣樣成長!關於許多家長說,會把老師的通知刷下去,要爬樓很久,我這裡有個辦法,就是可以發群公告的啊~ 什麼通知 ~這樣那些媽媽們也不會抱怨爬樓看通知了啊~

希望能幫到有困惑的寶媽~


時間是否在流逝


這說是拍馬屁,好像有一點言重了。但是本人十分反感這一種行為。為什麼?因為回覆一個“收到”簡直就是多此一舉,被一大堆“收到”刷屏,然後下面的人找老師本來發的消息要翻好久,非常不方便。這種情況經常多見,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被夾在一群“收到”和一大堆沒用的話之間,後面的人反而不容易找到作業是什麼東西。所以,這一點我不是針對家長群而言,是針對很多公共消息的傳播群而言的。家長群也應該節制一下這種行為,為後面的人提供方便。

下面再談談家長群拍馬屁的行為。我覺得不是什麼事情都是值得去拍馬屁的,不然,反而會讓“教師”
這個職業的榮譽貶值,以至於產生沽名釣譽而沒有真材實料的教師的產生。我身邊就有典型的例子,整天在家長群裡面發發學生學習狀況,就代表是好老師,其實每天對學生的管理就侷限於拍幾張照片,明顯就是在作秀。對於兢兢業業,穩重的老師,很少在家長群秀自己的業績,家長反而少了不少對這種優秀教師的尊重。實質上,這都是家長們的認識和審美產生了一些偏差,沒有看到本質的東西。雖然我們尊重老師,但是我們要知道,教師的本分就是教育,這是他們的義務,他們有責任盡職盡責。那種不盡職不盡責,反而作秀的老師,我們更應該看清他們,否則,對學生和教育界都很不利。對於盡職盡責的老師,我們更應該讓孩子真心的去感謝,教會他們去感恩,比如手繪賀卡等禮輕情意重的事,而不是說幾句奉承的話,代表很尊重。行動勝過言語。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的確需要誇讚老師。比如說某老師生病還堅持上課,我們有必要在群裡面感謝老師,溫暖別人,也溫暖了自己。比如老師加班很久,這一點我們也是值得感激的。所以這就涉及到一個尺度的問題,就佈置個作業,這種小事,職業本分,還去大拍馬屁,真的誇讚的貶值。我們應該自己去發現讚美的價值,並教導孩子審美的能力。而不是從小就教會他們阿諛奉承,黨同伐異,勾心鬥角。


且佔丹楓系釣舟


我的孩子剛剛上小學一年級,說實話,作為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家長,我的內心是忐忑不安的,既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的照顧,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現優秀,不拖班級的後腿。

相信很多家長都是跟我一樣的心態,但並不能就說這樣的家長就是“馬屁精”。他們應該就是想給老師留下一個積極回應、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形象。

但是這樣的積極反饋其實會給其他家長造成困擾,有時候找老師佈置的作業都要爬樓半天,著實不便。

有的家長又比較喜歡錶現,孩子寫作業、讀課文、跳繩等都要發視頻到群裡,其實我很懷疑班主任有沒有時間看這海量的群消息。

估計是被之前的信息刷屏刷得太厲害了,今天我們班主任佈置完作業,直接跟了一句,”作業不用回覆”,群裡於是清淨了許多。

我覺得老師佈置完作業,可以將重點信息放在群公號裡,家長就不用爬樓查找了,生怕錯過重要信息;家長們對待老師的信息也不用過分緊張,實在不清楚的私聊就好了,不用在群裡刷屏。

也許是因為我們現在是一年級,家長們都比較謹小慎微吧,所以我對這種現象還是比較寬容的,覺得可以理解。


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理性討論!

你好,我是一個愛分享的80後寶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到6歲育兒知識分享、繪本閱讀知識分享,愛學習愛思考的希媽,育兒路上,與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