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國買礦,這家新能源巨頭在豪賭嗎?

導讀:從縣屬國企到鋰業巨頭,天齊鋰業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在海外併購遇阻,公司資金鍊緊張的背景下,天齊鋰業會迎來怎樣的結局?

天齊鋰業扭虧為盈

天齊鋰業前身是四川省的射洪工廠,原本是一家縣屬國企,曾因經營不善陷入虧損泥潭,甚至走到破產邊緣。2004年,蔣衛平控股的天齊集團將其收購,射洪工廠變身天齊鋰業,也迎來其經營史上的首次轉折。


為國買礦,這家新能源巨頭在豪賭嗎?


天齊鋰業實控人蔣衛平

蔣衛平入主後,天齊鋰業開始專注於鋰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成為一家上游鋰礦開採、中游鋰精礦加工、下游鋰產品產銷一條龍服務的公司。一句話概括公司業務結構,就是挖鋰、加工鋰、生產鋰、賣鋰產品

2006年,天齊鋰業扭虧為盈,並在走上盈利道路後謀求上市事宜。2010年,天齊鋰業成功登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之初,天齊鋰業年營收不足3億元,淨利潤不足4000萬元。

天齊鋰業顯然並不滿足於此,尤其登陸資本市場獲得各路資金加持後,天齊鋰業開啟業務擴張模式,也迎來其經營史上的第二次重要轉折。

2012年12月25日,停牌多日的天齊鋰業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24.6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的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1.7億股,募集約38億元。其中37億用於

購買大股東天齊集團間接持有的泰利森19.99%或65%的股權,具體視文菲爾德收購是否成功而定;1億購買其直接持有的天齊礦業100%股權。

需要說明一點,我國鋰礦資源豐富且潛力大,但大部分鋰礦分佈在青藏高原,資源開發利用受自然環境和技術限制雙重約束,原礦大多依靠進口,對外依賴度高達76%。

而泰利森是全球最大的鋰輝石礦生廠商,位於澳大利亞,擁有全球正在開採的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天齊鋰業本次海外收購也被解讀為“為國買礦”。

天齊鋰業收購泰利森並非一份風順,蔣衛平最初的想法是逐步對泰利森進行收購,但由於半路殺出了外資巨頭打亂計劃,天齊鋰業不得不在短短3個月內補齊30億資金缺口,為此蔣衛平將個人所有資產進行了抵押。

好在結果有驚無險,泰利森最終被天齊鋰業成功收購。交易完成後,天齊鋰業對泰利森母公司文菲爾德持股達到51%,實現控制目的。

至此,天齊鋰業向上控股泰利森,向下收購天齊礦業,相當於打通了自身的“任督二脈”,躋身跨國鋰業巨頭行列,掌握了行業話語權。

跑馬圈地快速擴張


將泰利森收入囊中後,天齊鋰業繼續跑馬圈地,先後對國內外多家鋰礦公司伸出橄欖枝。

2014年,天齊鋰業通過競拍方式收購西藏日喀則扎布耶鋰業高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權,參與到扎布耶鹽湖的開發當中;2015年,天齊鋰業收購銀河鋰業國際公司100%股權,間接取得其旗下張家港生產基地1.7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2016年,天齊鋰業再次開啟海外併購步伐,買入智利老牌鹽湖提鋰生產商SQM公司2.1%的B類股權。


在不斷擴張的同時,天齊鋰業的業績也在節節攀升。2010年至2017年,天齊鋰業營業收入從2.94億元飆漲至54.7億元,淨利潤從3888萬元提升至21.5億元,公司市值也從上市之初的40億元達到最高值800億元

2018年上半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業收入32.89億,同比增長36%;淨利潤為13.09億,同比增長42%,連續四個季度增速同比增長超過25%。此外,公司連續四個季度銷售毛利率超過70%,淨利率超過45%。

此時,天齊鋰業對SQM公司發起第二次攻勢。2018年5月31日,天齊鋰業發佈公告稱,擬以65美元/股的價格從Nutrien集團手中收購SQM公司23.77%的A類股股權,總交易價款為 40.66億美元。


為國買礦,這家新能源巨頭在豪賭嗎?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7年12月底,天齊鋰業的總資產只有178.4億元,而天齊鋰業對SQM股權的總交易價款高達40.6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259億元,這一價格相當於天齊鋰業全部資產的145.5%,如此大規模收購對天齊鋰業形成挑戰。

併購遭遇反壟斷調查

全球鋰資源供應高度集中於“四湖三礦”。SQM與ALB、FMC公司被稱為鋰供應商三巨頭,幾乎壟斷了全球80%的滷水鋰鹽產量。天齊鋰業是澳大利亞Talison的控股股東,Talison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固體鋰精礦擁有者及供應商,已開採超過25年。

鑑於這一事實,智利政府要求該國的反壟斷機構FNE阻止天齊鋰業對SQM股份潛在的收購,理由是ALB和天齊鋰業都是Talison的合作伙伴,又都是競購PotashCorp股份的主要候選人,無論哪家公司併購成功,都將佔據全球鋰鹽產量的70%-80%,

距離壟斷市場僅差一步之遙,這對全球鋰市場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天齊鋰業除了需要應對智利方面的反壟斷調查,也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6月20日,深交所向天齊鋰業下發重組問詢函,重點關注本次收購的資金來源問題。

天齊鋰業回覆稱,參與交易的資金包括企業自有資金、境外籌集資金和併購銀團貸款三部分組成。經初步測算,本次購買需要支付的資金總額約42.26億美元,扣除併購銀團貸款和境外籌集資金合計35億美元后,差額部分7.26億美元由公司自有資金解決


為國買礦,這家新能源巨頭在豪賭嗎?


為收購SQM公司,天齊鋰業一下子借了35億美元,這絕對不是小數目。天齊鋰業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資產負債率為40.39%,本次交易完成後,預計資產負債率將大幅提升至70.41%

作者認為,一次收購就讓公司資產負債率增加近一倍,並不利於天齊鋰業的穩定經營。

天齊鋰業的應對之策

但天齊鋰業為了併購SQM不遺餘力,面對智利方面的反壟斷調查,天齊鋰業在6月19日晚發佈的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中,新增修訂針對反壟斷調查的內容,指出根據智利律師的意見,FNE的調查對本次交易不具有中止效力,其調查不構成本次交易的交割先決條件。

10月4日,智利反壟斷法院批准智利監管當局和天齊鋰業敲定的協議,該協議獲得反壟斷法院5名成員的無條件批准,

允許天齊鋰業收購SQM公司近四分之一股權。天齊鋰業預期交易將在2018年最後一季完成。

對於收購後資產負債率飆升的問題,天齊鋰業計劃通過H股上市等方式逐步恢復。8月17日,天齊鋰業申請港交所IPO事項獲得證監會受理。8月21日,天齊鋰業正式披露H股招股說明書。

天齊鋰業H股招股書披露了公司的募資用途,預計將募資淨額的90%用於收購SQM公司的股權,另外10%用於一般企業用途。天齊鋰業並未公佈港股上市的募資金額,但外界預計由於碳酸鋰價格急劇下跌,最終籌資規模可能少於10億美元。

實際上,在天齊鋰業赴港IPO之前,老對手贛鋒鋰業已經搶先一步奔赴港股市場。贛鋒鋰業於2月13日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其主營業務與天齊鋰業高度類似,還是國內鋰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同時還被譽為“特斯拉供應商”。同一時期兩家鋰礦企業赴港撈金,誰能讓投資者高看一眼還未可知。

截至目前,天齊鋰業控股股東天齊集團已將所持1580萬股進行質押,累計質押股票9587.5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39%,為籌措更多資金已經使出渾身解數。


為國買礦,這家新能源巨頭在豪賭嗎?


結語

2015年底至2017年9月,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鋰價格漲了近4倍。尤其2016年,鋰價格突飛猛進,天齊鋰業賺得盆滿缽滿,公司總營收由2015年的18.7億元漲至39億元,漲幅高達108.56%;淨利潤由2.48億元提升至15.1億元,漲幅高達508.87%

但是,到了2017年下半年,鋰價格開始回落,天齊鋰業股價也隨之下挫。截至目前,天齊鋰業股價已經從2017年9月的最高點77.24元,下降至2018年10月的最低點30.2元,累計跌幅達到58.61%


為國買礦,這家新能源巨頭在豪賭嗎?


實際上,天齊鋰業近年來的發展勢頭也與新能源汽車政策息息相關。前幾年國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也助推了鋰企業的發展,但隨著2016年底新能源汽車“退補”政策落地,作為新能源汽車上游行業的鋰企業也受到衝擊,業績回落調整。

目前,雖然天齊鋰業的海外收購不再面臨壟斷指責,但公司港股上市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公司資金鍊的緊張情況,都讓公司未來蒙上一層陰影。短時間內讓資金鍊快速動起來,也是天齊鋰業必須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