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棧道》解說詞 第一集

《漢中棧道》解說詞

央視9頻道《時代》 2018年08月06日

《漢中棧道》第一集

導視:在中國交通史上,值得驕傲的不僅有橫跨歐亞,長達7000公里的絲綢之路,還有由天梯雲棧構成的漢中棧道,這是早於萬里長城的一項偉大土木工程,也是古代先民為穿越秦巴大山開鑿出的生命之路、智慧之路、征戰之路、郵傳之路、商貿之路、石刻之路與詠歎之路。

■公元前317年的一天深夜,秦國王宮,一場激烈的爭論正在進行,參與爭論的雙方是兩位深受秦惠王信任的將領與謀臣司馬錯和張儀,而爭論的焦點則是秦國下一步的攻伐對象。

此時的秦國,正處於強勢崛起的前夜,司馬錯認為,秦國當下的實力還不足貿然問鼎中原,因而主張先取巴蜀,積累實力後再圖東進。對此,出生於魏國的張儀不以為然,他認為,屬地偏遠,勞師乏眾,不足以成威名,也不足以得厚利,而創建王業的關鍵之地在中原,伐蜀離成功之業太遠,不宜採用。張儀為何對伐蜀有如此評判?

關鍵在於川陝之間綿亙著被東方朔稱為天下大阻的秦巴大山。

■秦嶺,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它橫貫東西,綿亙千里,是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其南面的大巴山脈,平均海拔2000米,東西長度近600公里,是陝南與川北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

秦嶺以南巴山以北,有這麼一片區域,其四周拱衛的山巒,在阻隔北方寒冷氣流的同時,也留住了南方暖溼空氣的腳步,這一切,使得這裡呈現出溫暖溼潤的亞熱帶氣候,河水不凍,冬無積雪,灌溉便利,在這片受到大自然特別青睞的區域內,一座城市靜臥其間,它,就是漢中,得利於獨特的自然條件,漢中地區農業發展歷史悠久,自古便有著“魚米之鄉”的美譽。

然而,這樣一個近乎世外桃源的地理環境所帶來的並不僅有溫暖與富庶。秦嶺、巴山,這一北一南兩道山脈,恰好橫亙在漢中盆地,同北部關中平原以及南部四川盆地之間。

重重的山脈,在無形中成為了漢中盆地與外界進行交流的巨大障礙。有人的地方就有路,儘管綿延千里的秦巴山脈植被茂密、古樹參天,但生活在這裡的古人並不是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同期聲 王鵬 作家】古代先民,常常是沿著溫潤平坦的河谷,一邊採集一邊狩獵,長期探索,發現了在秦嶺山中,他只要沿著這個河谷一直走下去,就可以穿越秦嶺,所以這個古道首先經歷了自然踩踏和自然發現的階段。

■回到公元前317年的那天深夜,面對司馬錯與張儀的各執一詞,39歲的秦惠文王最終做出了定奪,伐蜀!

畢竟,對於正處於國力上升期的秦國,擴大地盤,增長人口,要遠比貿然參與爭霸天下重要和實惠得多。但,僅僅憑藉自然踩踏的原始小道,數十萬秦軍顯然無法翻越崇山峻嶺入蜀。很快,一條註定被載入史冊的計謀悄然出爐。

《漢中棧道》解說詞 第一集

據《蜀王·本紀》記載,秦惠文王派遣使者前往蜀國,假意宣稱有石牛能糞金,欲將石牛送給蜀國,蜀王杜蘆中計,命五位大力士帶隊開山,限期修築貫通秦蜀兩地的道路。石牛糞金、五丁開山的神話故事便由此而來。

■為了適應漢中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棧道,這一中國特有的特殊道路形制便應運而生。這種在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通道,工程艱鉅,路途險惡,是我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蹟。古人依據不同的山形水勢,創造了多種形態的棧道,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平梁立柱式棧道,即在臨河石崖上鑿孔架木,在水中立柱支撐,加上欄杆,鋪上木板,形成道路。此外,還有平梁支撐式、平梁斜撐式、平梁立柱加棚蓋式等,其中最絕的要數千梁無柱式。

【同期聲,陝西理工大學 梁中效 教授】千梁無柱式,沒有任何的支撐,只在懸崖上打棧孔插上棧木,這是一種最艱險的,讓人走在棧道上,有頭昏目眩之感。

■落成後的新棧道,由漢中西行過褒水,經勉縣入山區至金堆鋪交寧強界,經大安烈金壩折南,過五丁關至寧強縣城,再轉西南經牢固關、黃壩驛、七盤關入川界而達成都,全長約600公里。

這條為了迎接糞金之牛而新築的棧道,也因此而得名——金牛道。

《漢中棧道》解說詞 第一集

隨著時間的流逝,今天的金牛道,早已消失於崇山峻嶺之間,留下的只有這些曾被用於插放木樁的棧孔。據瞭解,秦嶺棧道的山體,許多地方是石英石巖質,其中富含的石英晶體是一種硬度僅次於鑽石的天然礦產,在沒有炸藥和機械鑽頭的古代,我們的祖先究竟是如何在這樣的石英石山體上開鑿出如此整齊劃一的棧孔的呢。

黃建中是一名史學方面的專家,研究棧道有幾十年的時間,應《漢中棧道》攝製組的請求,他答應幫忙還原古法開鑿棧孔的全過程。

第一天的實驗開始了,黃建中計劃用古代方法在巖壁上開鑿一個40釐米乘40釐米見方,深度為70釐米的標準棧孔。

【同期聲,黃建中】這咋行這不行,這古人哪有這工具,這電錘嘛,這不行。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再現棧孔的開鑿過程,他特意指導工匠,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鑄鐵技術復原了一整套古代築路工具。

有了古人所使用的工具,重鑿棧孔的實驗正式開始。然而,就在實驗剛剛開始不久,新打製的工具卻出了問題。

【同期聲,黃建中】鑽頭不行了啊,我看,斷了,這還沒鑿幾下鑽頭斷了。

■顯然,古人的工具並不稱手,棧孔的開鑿過程進展十分緩慢。隨著所剩完好工具越來越少,今天的實驗也即將告一段落,但是,結果卻和我們所期望的大大不同。

【同期聲,黃建中】這第一孔有幾釐米了,差不多七釐米,我看你們損壞了幾把工具,六七把工具呢,這都五六個小時了,五六個小時連一點形狀都沒有。

■用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我們最終只在石壁上鑿出了一個小小的凹槽,按照這樣的進度,我們很難推斷出古法開鑿一個棧孔究竟需要多大的工作量。

經過討論,黃建中決定改用現代工具進行第二次嘗試。

《漢中棧道》解說詞 第一集

【同期聲,黃建中】昨天我們用了將近六個小時的時間,打壞了六個鑽頭,但是整個棧孔幾乎沒有成形,實在沒有辦法,我們只好用現在的工具,用電錘電鋸,咋們開始吧,好。

■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的今天,僅僅還原一個小小的棧孔,似乎並不應該是一個難題。

然而,實驗的結果還是給我們一個不小的意外。整整一天的時間過去了,在電鑽與氣錘的幫助下,我們最終在石壁上僅僅鑿出了一個方形淺坑,無論是從深度上還是光滑度上,這樣的淺坑,距離古代棧孔仍然有很大差距,而就是這樣一個粗糙的淺坑,卻已經磨壞了好幾個鋼製葉輪,開鑿棧孔的難度,大大超出了實驗組的預料。望著山壁上連綿不絕的古代棧孔,我們實在很難想象,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工匠們究竟是如何造就這一奇蹟的。不僅如此,讓我們更難想象的是,一千九百多年前,古代工匠們甚至已經在山體中鑿出了可供通車的穿山隧道,那麼,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三天的實驗開始了,在黃建中的提議下,實驗組將嘗試一種傳說中的獨特方法——火焚水激。

【同期聲,黃建中】就是用柴燒,把山體燒透了,然後用河水來激,就是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山體(岩石)自然地剝落。

■隨著時間的推移,火力逐漸旺盛,巖壁的溫度也越來越高。按照傳說,此時如果在滾燙開裂的岩石上澆以冷水,岩石則會很容易剝落下來,那麼,情況真如傳說所言嗎。

【同期聲】一個半小時我覺得可以了,我們不行那咱看看結果,好,好吧,先把火撤了,撤瞭然後激水,好的。

■傳說中的火焚水激法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隨著岩石的陣陣剝落,古人的智慧穿越了千年的時光,在看似無所不能的現代人面前,展示了我們早已忘卻的光輝。

兩千多年前,同在這片岩壁之下,數以萬計的古代工匠,正是在這種巧妙方法的協助下,日復一日地的開山鑿石,辛勤勞作,而這一切,都是源自對走出去的渴望,歷史沒有記載這些修路工匠的名字,他們當年殫精竭慮所得出的開路方法早已成為傳說,他們傾盡心血所修築的棧道,也隨著時間而逐漸消逝,但他們那種近乎愚公移山的可貴精神,卻永遠不會也不該被忘卻。

《漢中棧道》解說詞 第一集

■金牛道貫通之後,對金牛日思夜想的蜀王等來的卻是秦國伐蜀的大軍。公元前316年,秦軍在司馬錯的率領下,攻滅蜀國,佔據了富庶的四川盆地,從而在強國之路上又大大邁進了一步。

秦王朝任命的的蜀郡太守李冰,修築了都江堰,由此,四川盆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早獲蠶桑之利,所產的錢糧賦稅,為秦國最終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代之後,金牛道連接川陝的戰略意義日趨重要,如何儘量擴大運輸量,逐漸成了當時最為迫切的問題,金牛道沿途山高水險,以關中馬為代表的普通馬匹難以適應狹窄陡峭的路況,為此,一種適合攀巖山路的矮種馬應運而生。矮馬在中國古代又稱果下馬,身高一般在120釐米以下,比起身材高大的普通關中馬至少矮了30釐米,由於其身高矮、重心低,很多普通關中馬適應不了的山路,矮馬卻可以和人一樣順利通行,而相比幾乎是同等身材的驢,矮馬則有著更出色的負重能力和耐力,因此,矮馬尤其適用於中國西南地區的棧道與茶馬古道運輸。

數千年來,這種特殊的矮種馬一直默默地奔波於崇山峻嶺之間,而隨著棧道逐漸被現代交通所取代,這種曾經在棧道上奔波往來的矮種馬也一度瀕臨消亡。

■在今天的寧強,有一家仍在飼養矮種馬的馬場。二十多年前,場長雍興鈺和同伴們費盡心力才把瀕臨消亡的矮種馬保護了下來。

然而,與被現代公路所取代的古棧道一樣,矮馬也面臨無用武之地的困境,他不希望這個曾經輝煌的馬種也和棧道一樣,僅僅成為歷史遺蹟。

《漢中棧道》解說詞 第一集

雍興鈺發現,矮馬體積小,騎乘安全性高,更適合小朋友騎行,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建立一個由矮馬組成的少年馬術隊,矮馬就能夠在今天找到自己大顯身手的新舞臺,只有這樣,這個古老的馬種才能真正擺脫逐漸消亡的宿命。

【同期聲,雍興鈺】喂,你好,我寧強馬場雍興鈺,是這麼回事。

■殊不知,要建立一個少年馬術隊,困難遠比想象的多得多。馬術是奧運會比賽項目,但我國馬術運動發展的水平卻並不盡如人意,雍興鈺不知道有多少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來騎馬,更不確定初次和馬見面的小朋友會有怎樣的反映,他們會接受這個古老的生靈嗎。

■好在這段時間孩子們在過暑假,還是有不少家長支持了雍興鈺的想法,孩子們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同期聲,孩子們】

■看來,雍興鈺之前的擔心有些多餘了,很快,孩子們就和馬彼此熟絡起來,少年馬術隊的第一堂課即將正式開始。

【同期聲,開始訓練】

■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雍興鈺知道,自己計劃的第一步成功了,曾經瀕臨消亡的矮馬,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新舞臺。

雖然,對於組織少年馬術隊的計劃而言,這一切僅僅是一個開始而已,但在這些孩子身上。雍興鈺看到了矮馬這一古老馬種的希望和未來,如同當年那些為尋找出路而開鑿棧道的古代工匠一樣,無論將來還會有怎樣的困難與障礙,雍興鈺都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堅持下去,因為他的馬場需要出路,他的矮馬也需要出路。

■2000年前,矮馬作為交通運輸工具,連接了漢中與外界。今天,在雍興鈺的馬場,矮馬奔跑在全新的道路上,以另一種形式,重新肩負起人們的希望。

千年的時光,可以磨滅最堅固的棧道,卻磨滅不了這些古代奇蹟背後的可貴精神。

走出去,不惜代價堅定地走出去,在這片充滿奇蹟和故事的土地上,棧道和它所蘊含的精神,早已和人的生活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