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父輩的財富不被洗劫,請你啃老買房!


為了父輩的財富不被洗劫,請你啃老買房!

△影片《父輩的旗幟》劇照

撰文:喬治 美編:麗君 校對:紫藤


【一】請砍掉父輩的旗幟

很多年前,社會存在著這樣一個現象,一個年輕人畢業後,出來社會開始工作,就不應該再伸手跟家裡拿錢。

在我的老家,每年的壓歲錢,不是根據孩子年齡發的,假如這個孩子20歲,還在上大學,親戚每年都會給壓歲錢;而即便這個孩子16歲,已經參加工作,那麼是沒人給他壓歲錢的。

這種觀點,一度被年輕人所接受,所以走向社會,再跟家裡拿錢被許多年輕人視為恥辱。

靠自己本事,買車買房才是正途,這種觀點一度激勵著年輕人努力向上。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經常告誡我:靠家裡,不算什麼本事,自己打下的江山才算本事。

這句話,我堅信了24年,直到我大學畢業那年起。

網上有一句特別殘酷的話:如果你的父母沒有成功過,不是土豪,或是處級幹部以下,那你在做決定的時候千萬不要聽他們的,因為他們很可能是錯的。

因為人所有的行為都是受認知操控的,你的父母一生都在社會底層,那麼他們的行為和思考是很難靠自己突破圈層侷限的,成功的能力幾乎是不存在,至少,是沒有成功“經驗”的。如果你要聽他們的話來規劃人生就必死無疑。

這句話從道德上我很難認同,但是從道理上我卻很難不認同。

為了父輩的財富不被洗劫,請你啃老買房!

窮二代和富二代的差別不僅是物質上,更是認知上的。

窮人的父母總是告誡孩子:凡事靠自己。

而富人則教給孩子:多動用社會資源給自己翹槓桿,攫取財富。

因此,即便工作了,賺錢了,在買房這件事上,請你砍掉父輩的旗幟,啃老買房!而且,啃老買房,可以最大限度的,去捍衛一個家庭的財富!

【二】財富洗劫,無處不在

我小時候的事。

在2003年鄭東新區規劃出爐時,其實拆遷的是東風渠以南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CBD。而東風渠以北的區域,也就是現在的北龍湖,還是處在原始狀態。

河北邊我們村的人都在如火如荼的加蓋房屋等拆遷,眼看河南邊的各個小區如綠城百合等小區拔地而起,村裡的人都在守著加蓋的房子犯嘀咕,我靠,這咋還拆不到咱們這呢?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拆到我們村了。那時的村民是質樸的,很好滿足,遠沒有現在困難,維權意識也沒那麼高,要求也沒那麼大。

每人80平安置房,宅基地三層以下每平補助700,三層以上400,耕地每畝補助7W。村民都樂呵呵的簽了字,在簽字時,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他們在這裡世代居住的土地,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北龍湖。

村民們很滿足,這其中就包括我小姑。

我小姑是那種長這麼大就沒往107國道(現中州大道)以西去過幾次的人。

種地和看孩子是他生活的全部,姑父也是一個老實巴交的人,這次除了分了安置房,手裡更是多了將近30萬的現金。

這筆錢,如果用來首付,幾乎可以在鄭州任何地方買房。如果全款,可選擇的餘地也有很多。

天上掉下來的錢讓這個家庭無所適從,最為穩妥的選擇是自然是存銀行。

09年,我讓他買房,他說前幾年人家那麼便宜買,現在漲價了,我等跌回去再買。

12年我讓他買房,他說房價不漲了,買了幹啥,安置房住著挺好。

15年他主動問我,現在房子漲這麼厲害,有沒有好房子,比如誰快出國了,想5.6折低價賣?遇見合適的給他介紹個?

我說:想買房,就別圖這好事,有這好事你也遇不上,安安穩穩買個商品房,以後住著也帶勁兒。

小姑只是搖搖頭。

前一段她又問我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我告訴他,你這點錢連89平剛需房首付都不夠了,湊夠了,以後每月5000+的月供你怎麼還?

想壓力小點,只能買標間了,還不如你現在的安置房,這點錢,該吃吃,該花花,別存了!

小姑也只是嘆氣。

作為親戚,我很想拉,但是我從心底裡知道,有些人,你是永遠拉不動的。

為了父輩的財富不被洗劫,請你啃老買房!

我們都知道,財富在縮水,但這個縮水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的嚴重的多。

【二】錯誤的觀念

那點小錢,存一輩子,不容易。但是被時代洗劫掉財富,很容易。

如果說拆遷戶的財富大多是一次性補足不知所從,那麼工人們的財富則是靠一點一滴節約起來的。

上小學的時候,我出了村。來到了市區上學,因此身邊的小夥伴大多以“工二代”為主。具體地方原來說起來你們可能不知道,現在估計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鄭紡機”。原因只是因為出了一個地王。

為了父輩的財富不被洗劫,請你啃老買房!

(此處為植入,不服來辯)

沒有一定區域底蘊的人是不會明白“鄭紡機”真正含義的。

真正的鄭紡機其實不是一個廠,而是一個片區。在黃河路與南陽路交叉口,周邊都可以叫鄭紡機。

兩個人打招呼,嘿,準備去哪?

“鄭紡機”!

打招呼的人心理就會想,鄭紡機大了去了。

鄭紡機周邊是一個實至名歸的“工人窩”。居民基本都是原來周邊廠裡的工人。

當然,我更是見證了這些工人財富被洗劫的全過程。全家住在一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房子裡,混的好的能給下一代湊個首付錢,混不好的在2016年房價大漲後基本就和房子無緣了。

我問過很多人,為什麼不再能買的起的時候去買呢?

答案很簡單:工人靠死工資,存個錢不容易,總是瞻前顧後想這想那,事情一拖,很多東西就錯過了。

一個字“哎”。

說句題外話,作為一個事件的親歷者及旁觀者,工二代最大悲哀其實不是住房問題,而是缺乏奮進的“獸性”。

缺乏的獸性的老鄭州人很難和“新鄭州人”競爭。

因為能留到鄭州的外地人,都是有其獨特的生存之道的。不說10裡挑一,至少5裡挑一。

小時候的玩伴家裡有關係的現在基本還能混的不錯,如果上一代只是一個普通工人,目前工作大多不順心。

一個發小問我:入職幾年後,新鄭州人無論成長性和思路都比我們這些老鄭州要優秀?為什麼?

我說道:你永遠也無法體會下個月不發工資就無處可住的悲哀。

這就是(沒有關係的)老鄭州人比不上新鄭州人的原因。

而且,我太瞭解老鄭州工人階級的思想:小心翼翼的打理每一分錢,不敢冒險,讓孩子找一個穩定的工作,並告訴孩子那種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凡事靠自己。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就是鄭州“工二代”。

(本段無意一篇蓋全的去概括某一群人,僅從身邊例子做出總結,也許,我的社交圈限制的我的思路和見識)

【三】六個錢包買房其實是集中家庭的力量辦大事

為了父輩的財富不被洗劫,請你啃老買房!

六個錢包買房以後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說,但如果過去20年有人這麼做了,他就是家裡的“大功臣”。

今天寫這樣一篇內容,源於和美女同事小潘潘的一番聊天。他說,當時首付只要兩萬就能在鄭州買房,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就沒向父母開口,怕增加父母負擔,現在想想,也是滿滿的遺憾.......

網上一個人的一番話:在所有理財中,房產絕對是最安全的一種方式。過去10年,普通人投資什麼,收益及穩健程度能比得上房子?

未來10年,大概率如此。與其讓父母的財富被洗劫,就不如啃老買房。

這絕非是不孝,這是保護父母血汗錢的一種手段。

如果你試過50萬買,幾年後100萬賣,你就能深刻體會,啃老買房並非是不孝順。

當父母或者孩子病重急需用大錢的時候,你至少還能用房子換命,不然,當財富被通貨膨脹洗劫後,父母躺在病床上,你除了摸著眼淚說對不起外卻無能為力。

無論是對你自己,或者是對家族後代,或者是對父母,買房都是一個很好的交待。

不然,你的下一代,想待在城市,將要比你付出數十倍的努力!

時代在發展,觀念也要與時俱進。不要讓一些過時的觀念,成為你進步的束縛。

啃老買房,你不是在壓榨父母的財產,而是在保護這個家族長久的財富!


注: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部分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哥探盤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