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灣區如何高質量發展?深圳、雄安、大灣區帶來了這些規劃啓示

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如何發展與規劃?——本文根據李迅先生在“第二屆大灣區規劃論壇”上的演講內容整理,分享改革開放歷程中的三個重要規劃事件和啟示:深圳速度、雄安質量與灣區協同。

本文字數:3253字

閱讀時間:10分鐘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新時代大灣區如何發展、如何規劃是本次論壇討論的主要主題,中國改革開放的軌跡是從南往北又回到南,深圳到浦東、再到去年的雄安再到大灣區,我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案例的啟示。粵港澳大灣區和雄安新區是新時代的新區發展典範和具有全國意義的戰略示範地區,本次報告主要和大家分享改革開放過程中的三個重要規劃事件和啟示:深圳速度、雄安質量與灣區協同

Part 1 深圳速度

深圳特區發展的歷程和啟示

1979年,深圳由寶安縣升級為市;1980年8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成立深圳經濟特區,並賦予其特區立法權和單行經濟法規制定權。對比2016年與1980年的數據,戶籍人口增加了12倍,常住人口增加了36倍,GDP增加了7219倍,城區面積增加了308倍。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鄧小平,1984年1月

深圳的發展遵循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實現了從資本的積累到自主創新的產業迭代更新。主要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1978-1986年,主要是三來一補促進貿易發展;1987-1997年,城市進入快速工業化的階段;1998-2008年,高科技產業帶動經濟發展;2009年至今,金融自由化與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潮發展。這個過程也充分展示了“深圳速度”,通過制度鬆綁、高度發展的市場經濟,進入全球產業鏈,通過抓住信息技術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深圳產業迭代發展示意圖

2002年,《深圳,你被誰拋棄?》在人民網強國論壇首發,引出了一場關於深圳命運的大討論;2004年,深圳市委提出城市發展遭遇“四個難以為繼”的困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深圳規劃局的主持下編制了《深圳2030城市發展戰略》,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先鋒城市的願景目標;隨後2010年,中共深圳第五次黨代會提出“成為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目標,孕育了華為、大疆創新、華大基因、騰訊以及中信等一批國際領先的品牌和技術,

深圳正在成為一個不斷崛起的全球創新城市

回顧深圳的發展,體現了充分的遠見,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通過帶狀組團的結構,使得深圳的空間結構富有彈性;適度超前的城市基礎設施。深圳特有的基因就是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的創新精神,從而造就了深圳作為全球最包容的城市之一,以及創新精神的高地。

“深圳這座城市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強,以先行先試為己任,以改革創新作為立市之本、發展之機、活力之源。”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深圳市原副市長張思平

Part 2 雄安質量

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雄安新區是黨中央提出的繼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之後,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重大的歷史性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規劃的理念可以為大灣區建設給予一些啟示。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雄安新區

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大實踐

雄安新區規劃中堅持五大理念。

1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第一,基本措施就是保持良好的開放空間,堅持生態優先,生態不再是城市發展的底線而是前提。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耕地佔新區總面積的18%左右,開發強度控制在30%。劃定規劃控制線,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嚴控城鎮開發邊界和人口規模;第二,實現白洋淀的生態修復。白洋淀要恢復360平方公里,水質要逐步恢復到四類和三類;第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塑造高品質城區生態環境,提升區域生態安全保障。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圖

2

堅持因地制宜、組團緊湊、避免蔓延式擴張

雄安新區基本的空間佈局採用組團佈局,形成“北城、中苑、南澱”。城市在白洋淀的北邊;中苑建設公園、綠地;南澱,希望城市能望著澱但不要靠著澱,緊鄰城市是一片大水面。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起步區空間佈局示意圖

3

堅持文化自信,保護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雄安新區的規劃首先強調城市設計貫穿到城市規劃全過程中。一方城、兩軸線、五組團、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萬頃波。最初把城市設計貫穿到城市規劃過程中,塑造整個城市的景象是中華風範、澱泊風光、創新風尚的城市風貌。

4

堅持人本導向規劃理念

新區應該是迴歸生活的城市、是生活的家園,所以特別提到生活圈,規劃中也強調了五分鐘的幼兒圈、十分鐘的老人圈、十五分鐘的社區生活圈,日常生活在生活圈內完成,基本不用小汽車。

5

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建設

中規院在和阿里合作,打造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成為未來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標杆和中國樣本。千前以後留給大家的是一種精神財富和哲學價值,它就應該是尊重自然、尊重規律、以人為本、天地人和、天人合一的價值理念、文化理念。

Part 3 協同灣區

對大灣區協同發展的幾點思考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大灣區規劃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協調與合作、關注民生便利性、突出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借鑑深圳的發展歷程,借鑑雄安新區的規劃理念,大灣區的協同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應該有五個方面的考慮:生態、創新、文化、民生、制度。

生態是基礎

我們必須看到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一流灣區相比仍然存在的差距,我們的空氣質量、臭氧汙染、水體汙染問題還相當突出。大灣區填海造陸的面積也在世界前列,海灣面積在萎縮。我們需要解答的問題是大灣區因海而生,從地區到灣區,從流域到海灣,背後是生態邏輯之變。生態是大灣區的核心價值,各城市相擁一灣、構成了一個難以割裂的生態共同體。

創新是動力

大灣區建設本身有很好的優勢:是全球超級的供應鏈樞紐,也有高效的創新轉化力;也有巨大的挑戰:“中興事件”折射出大灣區基礎創新、核心技術缺失的命門。兼顧基礎創新與應用創新,是大灣區實現產業鏈向創新鏈轉變的關鍵。我們要思考解決的是

如何加強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深化產學研合作,從單一的城市創新走向灣區協同創新,打造科技創新的共同體,破解大灣區的弱“芯”之痛,使大灣區成為全球的創新研發高地,所以創新的灣區是我們心中的美好期許。

文化是靈魂

大灣區自古有同宗同源的文化基底和族群凝聚力,文化基底和特徵非常明顯,是中華文化自信的展現,也擁有中西合璧的多元文化。千年嶺南文化、僑鄉文化、三百年的葡語系文化、海派文化、四十餘年的改革開放、亞非文化、移民文化等共同塑造了大灣區最具多元、包容、開放特性的“雞尾酒文化”新內涵。我們需要思考和解答的問題是如何彰顯灣區的多元性、國際性、包容性,如何創造、塑造灣區文化新內涵,如何強化“我是灣區人”的文化認同和歸屬感的本源訴求。人本灣區是我們心中又一個美好的期許。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多元、包容、開放的“雞尾酒文化”

民生是根本

大灣區往來是非常廣泛的,我們還面臨一些制度的障礙,仍然存在著阻礙人員自由流通的法律體系、稅負和通關的限制條件。也出現一些特別的景象,比如香港青年要北上,但又不來內地。所以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建設優質的生活圈?最重要的是實現三地要素的自由流動、人才的融通。要打破目前各種妨礙灣區協調發展的條條框框,逐漸形成人員、要素、資金、技術自由流動,各方有效溝通的體制機制。所以宜居的灣區、互聯的灣區是我們心中又一個美好期許。

制度是特色

1. 制度是大灣區最大的特色

粵港澳大灣區的特點在全世界獨一無二:1個國家,2種制度,3個關稅區。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將我們的特色和差異性轉化為人無我有的制度優勢。

2. 開放是大灣區的最大優勢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澳門是內地與葡語國家交流的橋樑,廣州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關閉過的通商口岸,深圳是改革開放窗口。大灣區不是減少差異,而是求同存異、異中求和,發揮各自優勢。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和制度優勢,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創新科技、專業服務方面。以三大自貿區作為深度合作的平臺,推動自由貿易發展,通過制度合作建設自由貿易灣,通過更深入的合作,實現更廣度的開放。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通過更深入的合作,實現更廣度的開放!

Part 4

小結

大灣區:五個協同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大灣區能否成為“國際一流灣區”,不是看 GDP總量,也不是看經濟結構或三產比重,而是看發展質量!大灣區要實現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需要通過五個協同,強化發展質量,建設生態的灣區、創新的灣區、人文的灣區、宜居的灣區、全面開放的灣區,這也將是黨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在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國際頂級灣區的重要實踐。

新时代大湾区如何高质量发展?深圳、雄安、大湾区带来了这些规划启示

從速度到質量協同:體現的是國家治理理念的跨越

通過深圳的歷程、雄安的質量、灣區的協同發展,高速度增長到高質量發展、協同發展,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展現,新一輪的發展輪迴展示著國家治理理念的昇華:增長不等於發展,富裕不等於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全世界的願景,新的發展動力在於創新、人本、民生和制度設計,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本文根據現場內容整理, 感謝中規院深圳分院規劃設計四所白晶對本次論壇文字工作的幫助與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