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往何處去

□ 本報記者 楊學瑩

年輕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村裡多是“386199部隊”、很多農戶人走屋空……凡此種種,“空心村”現象引人關注。

快速城鎮化進程中,一些農村難免出現“空心化”。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城鎮化綜合協調處處長張松濤介紹,2017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突破60%和50%大關,多半人口已進入城鎮。2010年以來,我省平均每年進城約150萬人。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我省目前正處在城鎮化率30%-70%的“城鎮化加速期”。

在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空心村”何去何從?我省多地進行了積極探索。

德州禹城市倫鎮小孫村只有255口人,以前就有15處房屋露頂的廢棄宅基地,村內不時可見斷壁殘垣。已確權的82宗宅基地中,有10多處常年“鐵將軍把門”。然而今年9月,記者來到這裡,村莊模樣大變:斷壁殘垣不見了,房前屋後的雜樹亂草也清理乾淨,原來被擠在廢墟中的百年大榆樹、大槐樹顯露出來,成了景觀。

“今年春天,禹城市在全市開展廢棄宅基地和空閒地收回整治。我們村拆除了15處廢棄宅基地,收回了好幾處村民佔用多年的空閒地,這一下就騰出了七八十畝土地。”小孫村黨支部書記孫清剛對記者說,因為小孫村靠近一個大型現代化養牛場,對於這些騰出的地,他們正在請專業公司做規劃,打算分塊建成採摘園、共享菜園等,並盤活村裡的10餘處空閒農家院,搞鄉村旅遊。孫清剛說,村集體原來基本沒有收入,把這些土地整體包給旅遊公司運營,每畝租金按800元估算,每年村集體能收入五六萬元。這樣,產業有了、人氣有了、集體收入有了,“空心村”就不空了。

禹城市國土資源局預計,廢棄宅基地和空閒地收回整治完成後,全市833個村可清理出25000多畝地,很多“空心村”由此擁有了新的發展空間。

除了盤活自身資源,改變生產要素配置方式也能給村莊帶來新活力。濰坊諸城市2007年進行“多村一社區”的農村社區化改革,2010年撤村建社區,將1249個行政村合併為208個社區,人力、土地等資源得以在更大範圍內優化配置。龍都街道見屯社區是由4個村合併而來。撤村建社區後,除了原來分散在各村的蛋雞養殖產業做大做強了,該社區還謀劃著把社區內靠近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的部分土地流轉出去,搞旅遊項目。“這些土地屬於原來各個建制村。如果還是各自為政,就很難集中力量辦大事。”見屯社區黨委書記張世福告訴記者。

“鄉村振興不是所有村莊齊頭並進,而是要科學規劃、分類施策。”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五所所長張衛國認為,有的村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或存在水災、地質災害等各類隱患,該搬遷撤併的就要搬遷撤併。

臨沂市費縣朱田鎮崔家溝村就是這樣一個搬遷撤併村。舊村地處沂蒙山區腹地,離鎮區15公里,15個自然村散佈在山溝裡。經過易地扶貧遷建,2016年初,崔家溝村整村搬進了在朱田鎮區新建的濱河社區。舊村的土地流轉給了農業企業,村民成了產業工人;鎮區有木業產業園、服裝產業園,社區還有個“居家靈活就業中心”,村裡的老老少少都能找到活幹。

對那些規劃保留的“空心村”,很多年輕人進城了,誰來振興鄉村?威海市文登區米山鎮西鋪頭村的經驗是:求才、引才、育才。十多年前,西鋪頭村還是個負債近百萬元的窮村,發展藍莓、草莓特色種植後,有大學生回鄉創業,村裡就通過他們把導師請來搞組培、品種改良;村支書於海峰還請來了國內和日本的牡丹專家,由於品種優良、處理工藝獨特,一枝牡丹干花能賣到1000元。目前,每年到村服務的博士生導師有4名,博士8名、碩士20多名。一個專家帶起一個產業,村裡100多名“土專家”隨之成長起來,還吸引了50多名年輕人回鄉創業,去年村集體收入近千萬元。

人才振興,農民是主體。把留村的普通老百姓變成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鄉村振興才有持久動力。平度市仁兆鎮沙北頭村重視鄉土人才培養,村裡的盆景葡萄帶頭人王雪鋒只是高中畢業,合作社送他去青島農業大學進修,他一步步成長為種植能手。該村蔬菜合作社有個“莊戶學院”,不管“土專家”“洋專家”,農民種啥他們講啥,十里八鄉誰來聽都免費。去年一年,莊戶學院培訓了2000多位農民,其中500人拿到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直接帶動50多戶脫貧致富。

一邊是有人進城打工,一邊是“換人”務農——換成經過培訓的新型職業農民、種植養殖大戶,換成“棚二代”、大學生、“創客”等。一出一進間,“空心村”就有了希望。

“空心村”往何處去,需要統籌謀劃。日前,來山東參加鄉村振興研討會的住建部縣鎮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方明認為,鄉村振興,首先要分清具體要重點振興哪些農村,不同類型、不同區域的鄉村給予差別化的政策、措施。在劃分時,要從城鄉關係角度整體考慮鄉村發展,落實主體功能區對鄉村建設的需求,重點發展有資源優勢、區位交通優勢、處於城鄉之間“第三空間”的鄉村;又要統籌好鄉村的“三生”空間,即統籌鄉村生產空間、管控鄉村生活空間、保護鄉村生態空間。“2020年,我國將力爭實現鄉村規劃基本覆蓋。”任方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