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手机报|2018.10.11 星期四

求是手机报|2018.10.11 星期四

【特别推荐】

【党刊之声】

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与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树立起一面光辉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要深刻认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丰富内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这一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是对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强权政治的回应,契合了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迫切愿望和不懈追求,为破解当下安全与发展难题、推动国际关系健康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引。

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意识,彰显了我们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担当。

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意志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序言部分写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修改以载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要成果,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理念在国家法治上的最高宣示。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政治上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安全上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经济上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要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文化上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生态上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