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清代官窯瓷鑑賞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順治青花山水紋盤、康熙青花壽紋罐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康熙青花牡丹紋執壺、康熙青花松鼠葡萄紋葫蘆瓶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康熙青花螭龍紋簋式盆、雍正青花纏枝花獸耳尊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雍正青花花卉紋盞託、雍正青花纏枝花紋花囊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乾隆青花八寶紋雙耳扁瓶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乾隆青花御製詩燭臺、乾隆青花福壽紋雙耳扁瓶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乾隆青花梵文靶杯、嘉慶青花御製詩蓋碗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嘉慶青花蓮託八寶紋靶杯、嘉慶青花萬壽無疆銘碗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嘉慶青花竹葉靈芝花口碗、道光青花牡丹紋海棠碟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道光青花纏枝花將軍罐、道光青花寶相花紋花盆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道光青花纏枝蓮紋腰圓水仙盆、咸豐青花龍紋碗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咸豐青花龍紋盤、咸豐青花蕉葉竹石紋玉壺春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光緒青花嬰戲紋碗、光緒青花松鶴紋碗、光緒青花花卉紋花口花盆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宣統青花寶相花紋大碗、宣統青花纏枝花卉紋賞瓶

景德鎮明清官窯(八十二)名品鑑賞之清代官窯瓷鑑賞


宣統青花蓮荷紋碗

後記

景德鎮“水土宜陶”,勤勞、智慧的能工巧匠們利用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創造了景德鎮千年不衰的輝煌制瓷歷史,成為我國陶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產量最大、品類最豐的窯場。

早在10世紀的晚唐五代,景德鎮就生產出成熟的青瓷和質地精良的白瓷。入宋以後,燒造的青白瓷,因器型豐富,刻、印花精美,釉色如冰似玉,而成為全國最有影響的窯場之一。

從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這裡設置官窯——浮樑瓷局開始,至1911年孫中山推翻滿清王朝為止,元、明、清三代的皇家瓷廠就設置在這裡,中國封建社會的官窯制度在這裡延續了6個多世紀。特別是明、清御窯,以其精湛的工藝、豐富的造型、精美的紋飾書寫了500多年的輝煌,是陶瓷桂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元以前景德鎮的瓷器是以單色釉為主,元青花出現後,青花便以其特有的魅力成為御窯廠的主流產品。青花在發展歷程中,時而色澤幽菁,時而色澤淡雅,有的鮮豔奪目,色如寶石,有的明亮瑩澈,嬌翠欲滴。加上高超的混水技術,青花料由深而淺,由濃漸淡,呈現出多層次、多變化的色階,而有“五彩青花”之譽。即便是優雅的鬥彩、鮮豔的粉彩、華麗的琺琅彩都未能取代青花的地位,足見青花生命力之旺盛。

鑑於篇幅所限,在介紹明清時期的景德鎮窯時,我們選擇了最具代表性的御窯和最典型的青花瓷,編寫了這本《景德鎮明清官窯》青花瓷卷,希望能起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為大家瞭解景德鎮窯起到一點微末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