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這位美女真的火了 一人「承包」了央視《科技苑》欄目


火了!火了!宿遷這位美女真的火了!9月3日晚上6點半,中央電視臺7套軍事農業頻道,長達25分鐘的《科技苑》欄目全被她一個人“承包”。欄目主持人陸梅說,江蘇宿遷有一位美女,養了上千頭的豬,走進她的豬場,卻聞不到難聞的味道,這家養豬場的豬糞,都被寶物給“吃掉”了。這個美女,名叫姚路路,是市經開區三棵樹街道佟圩居委會漁樵水生蔬菜生態園的“掌門人”。

外出去考察 回來有想法

9月5日,記者在市經開區三棵樹街道佟圩居委會採訪時,三棵樹街道分管農業工作的蘇先生介紹說,姚路路創辦的生態園,在本地率先打造出一條種植養殖相結合、有土無土互耕耘的特色生態優質高效產業之路。

今年34歲的姚路路,20歲那年從宿豫區嫁到佟圩居委會,那時她就開始從事生豬養殖了。“儘管養豬效益很好,我卻發現養豬汙染環境。”姚路路說,2016年夏天,她參加青島農產品展,通過學習和考察,受到很大啟發,她認為加快地方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回來後,她走訪了湖北某大學一位農業專家,投資20餘萬元建設三級過濾化糞池,開發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徹底解決豬糞汙染問題。因此,在後來的“263”環境整治中,她的養豬場環評順利達標。

種養相結合 形成產業鏈

2016年秋天,姚路路在當地流轉土地170畝,以水芹種植為主,芡實、紅菱、蓮蓬等水生蔬菜種植為輔,先期投資200萬元。通過對生豬養殖場排汙系統全面改造,不僅實現了零排放,而且經過三級過濾處理的豬糞全部變為種植蔬菜的有機肥料,將廢物進行了資源化再利用,實現生豬養殖與蔬菜種植相結合。同時在種植蔬菜的水田內放養泥鰍、黃鱔、龍蝦、鯰魚等,又實現蔬菜種植與水產品養殖相結合,開闢了科學的良性循環產業鏈。

2017年3月,她註冊100萬元建成了漁樵水生蔬菜生態園。她的理念是堅持用農業的方式解決農業的問題,遵循的是走一條種植養殖相互結合、常規有土種植與自然水體無土種植相結合的生態產業之路,並由此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產經營模式。

幫扶增收入 就業促脫貧

種養結合的另一個體現,是水面種菜與水底養魚相結合。水面種植水芹、空心菜等蔬菜,水底套養黑魚、泥鰍等魚類,無土種養殖方式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單畝土地的效率,真正做到高產高效。自然水體無土種植,通過自制浮床置於水面,可以在自然水體中種植水芹、空心菜、西洋菜、魚腥草等眾多蔬菜和藥材,目前以種植四季水芹為主。由於無土種植的植物根系都是長在水中,營養的需求全部來源於水體,因此對水體的淨化尤其明顯。

漁樵水生蔬菜生態園自成立以來,帶動周邊20餘名群眾就業,包括5家貧困戶,年發放工資40餘萬元,為貧困戶的脫貧及周邊群眾的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助推鄉村美 人稱有智慧

“養殖場排放經過無害化處理變成營養水,給水芹、芡實、紅菱、蓮蓬提供了足夠的營養,而這些作物又能淨化水源,給水產品養殖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水下養魚蝦,水面長水芹之類的農產品,為保護水面作物生長,上方再搭架子,種植葡萄、絲瓜、瓜蔞等作物,這就是水陸空立體種植養殖的架構。”姚路路說,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目前,安徽綠健、徐州天種、湖北振農、淮南正祥等一大批養殖企業已經引用她的生產模式並建立合作關係。

這裡的紅菱批發價每公斤10元,蓮蓬按個批發,每個兩元。姚路路說,她這裡飼養的生豬在南方有穩定的供貨渠道,生產的水芹、芡實、紅菱、蓮蓬等也是供不應求。《科技苑》欄目主持人陸梅在節目的最後評價說:“姚路路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是中國智慧在環保領域又一成功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