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真的能夜入幾萬甚至更多?

現在,比特幣是全世界互聯網上最流行的虛擬貨幣,它可以購買很多東西。那麼這種虛擬貨幣如何獲得呢?其實是可以通過挖礦機的功能來獲得的,一個比特幣要挖多久?挖一個比特幣成本又要耗費多少度電呢?

現在比特幣越來越貴了,截止今天,一個比特幣就是四萬人民幣,高的時候甚至是十幾萬。所以很多人都想自己弄一臺電腦24小時不停的去挖礦。

那麼,現在一個比特幣普通電腦一天開機24小時要挖多久?挖一個比特幣成本又要耗費多少度電呢?

比特幣挖礦,真的能夜入幾萬甚至更多?

曾經的比特幣非常好“挖”,普通電腦就足夠完成,只需下載軟件就可以自動“解題”。但隨著幣價上漲,“解題”的人愈來愈多,所以每生成2016頁賬本,題目的難度動態調整一次。

後來顯卡也漸漸無法解題,個人“挖礦”也越來越沒有優勢,這個時候,“礦池”就出現了!

“礦池”就是將大家的算力一併收集過來,贏了所有人一起收益,所以挖礦的難度逐漸上升。現在挖一個比特幣需要消耗的計算量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普通電腦也別想了。

挖一個比特幣成本要耗費多少度電?

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每天50萬元電費產出100個比特幣,僅電費成本每枚就要5000元。但是到了現在,同樣的成本已經翻了一倍以上,每枚比特幣電費成本高達萬元。

在比特幣的產生機制裡,挖礦獎勵是遞減的。比特幣誕生之初,每記一頁賬本,礦工就能拿到50個比特幣,後來記一頁獎勵25個,依次遞減。就像挖金子一樣,一開始挖得多,後來越來越少。每次新增獎勵減少一半的時間點,就叫做比特幣產量減半。

假設挖礦計算能力為100Mhash/s,在2014年每天總計算力為4000Ghash/s,每24小時挖出3600個比特幣。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挖比特幣的難度,相當於1億個骰子扔出小於1億零50的數字,誰先扔出來,誰就獲得記賬權。此時,1億零50就是個哈希值,扔骰子的過程叫做哈希碰撞,而挖礦算力的單位就是每秒鐘多少次哈希碰撞。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準游泳池裡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麼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鐘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也就是說,挖比特幣的難度在遞增,而需要的時間在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