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佳士得欣然呈獻北宋時期大文學家、中國文壇泰斗蘇軾的珍稀墨寶《木石圖》,此作將領銜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季拍賣。

今天上午,萬眾矚目的蘇軾《木石圖》新聞發佈會於佳士得香港藝廊隆重舉行。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女士、佳士得亞洲藝術部主席及亞洲區副主席石俊生、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遊世勳、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部專家周時健和親臨現場的廣大媒體一起,共同見證了這一曠世絕作首度公諸於世的難忘時刻。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今天上午,蘇軾《木石圖》新聞發佈會於佳士得香港藝廊隆重舉行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從左至右: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部國際資深專家遊世勳、佳士得亞洲區總裁魏蔚女士、佳士得亞洲藝術部主席及亞洲區副主席石俊生、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部專家周時健

魏蔚女士表示:“蘇軾的詩詞我們吟唱至今,他的書畫傳世非常少,能夠在拍賣市場出現的更是鳳毛麟角。這幅《木石圖》就是傳說中百年前流失海外的蘇東坡《木石圖》,也是大家常在教科書上見到的《木石圖》。作品上不僅有蘇軾的筆墨,還有‘宋四家’之一米芾的題跋。佳士得非常榮幸與大家分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宋 蘇軾(1037-1101年)

《木石圖》

水墨紙本 手卷

畫長 26.3 x 50 cm.

畫連題跋長 26.3 x 185.5 cm.

全卷連裱共長 27.2 x 543 cm.

劉良佐、米芾、俞希魯、郭淐題跋

鑑藏印共四十一枚

估價待詢


— 請橫屏欣賞《木石圖》全貌 —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木石圖》勢必成為史上舉足輕重的拍品之一。《木石圖》為水墨紙本,描繪一株枯木,莊嚴屹立於形狀怪異的石頭旁,後人形容其猶有魚龍起伏之勢。蘇軾是世人敬仰的文人、詩人、畫家、書法家兼政治家,才高八斗,在宋朝文壇獨領風騷。其一生頻繁遷調,仕途波折,豐富的人生閱歷更造就了一代文壇的風雲人物。蘇軾藝術造詣極高,成就卓著,其真跡更是鳳毛麟角。畫作裱成手卷,其後有題跋四首,包括同代著名畫家兼書法大師米芾。蘇軾和米芾均名列宋代四大書法名家。

《木石圖》題跋及鈐印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鈐印

蘇軾:思無邪齋之印

米芾:文武師冑芾章

王厚之:王厚之印、復齋珍玩、復齋、復齋□□

楊遵:楊遵之印、左亭子孫、宗道畫印、楊宗道、海嶽闇主

俞希魯:適量齋

沐璘:黔寧王子子孫孫永保之、繼軒、沐璘廷章

李廷相:雙檜齋鑑定真跡

其他:清白傳家、一印漫漶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劉良佐題跋

潤州棲雲馮尊師,棄官入道,三十年矣 ! 今七十餘,鬚髮添黑,且語貌雅適,使人意消。見示東坡木石圖,因題一詩贈之,仍約海嶽翁同賦,上饒劉良佐。

舊夢雲生石,浮榮木脫衣。支離天壽永,磊落世緣微。

展卷似人喜,閉門知己稀。家林有此景,愧我獨忘歸。

鈐印

劉良佐:良佐

王厚之: 臨川王厚之順伯父印、臨川王厚之順伯復齋石刻永寶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米芾題跋

芾次韻

四十誰雲是 , 三年不製衣。貧知世路險 , 老覺道心微。

已是致身晚 , 何妨知我稀。欣逢風雅伴 , 歲晏未言歸。

鈐印

王厚之:復齋之印、復齋、王氏復齋家藏□不□尚友千古、順伯、王厚之印

楊遵:楊遵之印、楊宗道、楊遵私印、浦城楊文公字宗道齋圖書印

俞希魯:適量齋

沐璘:繼軒、沐璘廷章、繼軒、沐璘廷章、繼軒、沐璘廷章

李廷相:濮陽李廷相雙檜堂書畫私印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俞希魯題跋

餘讀庚子山枯樹賦,愛其造語警絕,思得好手想象而圖之,卒不可遇。今觀坡翁此畫,連蜷偃蹇,真有若魚龍起伏之勢,蓋此老胸中磊砢,落筆便自不凡。子山之賦,苑在吾目中矣 ! 上饒劉公,襄陽米公,二詩亦清儁,而米書尤遵媚可法,皆書畫中奇品也 ! 宗道鑑賞之餘,書以相示,因以識餘之喜雲。京口俞希魯。

鈐印

俞希魯:適量齋

蘇軾《木石圖》將領銜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

郭淐題跋

蘇長公枯木竹石米元章書,二賢名跡,珠聯璧映,洵可寶也 ! 玄覽樓。萬曆甲寅端陽又二日識。

鈐印

郭淐:郭淐之印、原中氏

《木石圖》部分出版及著錄


此圖繪一棵枯樹扭轉盤曲上揚,樹枝杈椏,樹葉已落盡。旁有一塊怪石,石旁有幾株幼竹,除竹葉和一些樹枝外,全畫大都用淡墨幹筆畫出,完全是率意信筆,雖屬草草墨戲,但頗饒筆墨韻味,而與職業畫家對樹石質實的刻畫方法迥然相異。且這種繪畫題材也很新奇,米芾說:“子瞻作枯木枝幹虯屈無端倪,石皴硬,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盤鬱也。”兩相對照,頗相吻合。蘇軾評述自己的書法為“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印證此畫,也是很恰當的。畫上無款識,據拖尾劉良佐、米芾詩題,知為蘇軾所作,劉、米與蘇軾是同時人,此作是傳世數本題為蘇軾畫作中唯一可信為真跡的作品。畫上鈐有元楊遵、明初沐璘等鑑藏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