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村民當考官 幹部來作答 常山東案鄉網格問效「辣」味足

2018-10-12 09:0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萬笑影 邵倩 縣委報道組 胡江平 錢李源

浙江日报|村民当考官 干部来作答 常山东案乡网格问效“辣”味足

10月9日上午,常山縣東案鄉朝陽村官池自然村的會議室內甚是熱鬧。兩排座椅面對面,一邊坐著群眾代表,一邊坐著鄉村幹部、網格員、聯戶黨員;一邊挑刺,一邊回答,一場別開生面的“網格問效”會正在緊張進行。

“去年9月開工的600畝旱改水項目,原本計劃半年建好的,為什麼到現在才建了一半,我想問問到底什麼時候能完工?”曾任村支書的盧榮洲率先“開炮”,直言村裡的慢作為讓人憋氣。

“有部分土地涉及20餘戶村民的胡柚地,做了多次工作還是沒能做通。”話音剛落,朝陽村村支書鄒京軍連忙起身解釋。“那就這麼一直拖著不管了?”盧榮洲追問。“我明天就和村委會主任帶隊上門做農戶工作,確保下個月完成掃尾。”鄒京軍作出保證。現場響起掌聲。

“我有個問題。”老黨員鄭銀良站起來說道:“野家塢那條500多米的機耕路上,草都長到半人高了,裡面有40多戶人家的50多畝胡柚林,下個月胡柚就要成熟了,村裡能不能清理一下?”問題一拋出,村民們紛紛議論起來。官池網格的網格長、村支委鄭土良解釋:“明天就調一輛挖機過來,爭取3天之內把路面平整好,絕對不會影響大家採摘。”

氣氛越來越熱烈,會議室外的村民越聚越多,許多原本只是想看熱鬧的村民,也紛紛加入問效行列。“黃公塢水庫什麼時候修” “村裡壞了的路燈,什麼時候能亮起來”……兩個小時後,鄒京軍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了11個問題。

“辣味”十足的“問效”,讓東案鄉黨委書記金雪白連連點頭。他說,網格已成為鄉村治理的基本單元,東案鄉10個村有35個網格,每個網格都要定期開展“網格問效”,可以近距離傾聽民聲,督促基層黨員幹部,同時也提高老百姓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

現場,村裡還下發了“滿意度測評”表,讓村民給每個問題的答覆評定優劣。會後,村民散去,幹部和聯戶黨員們接著開起交辦會。每個問題都明確應對措施、責任人和辦結時限。傍晚時分,村民們的手機響起,朝陽村的微信群裡公示出了本次網格問效的任務清單,大家紛紛在群裡發送“大拇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