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应用“最后一公里”已打通,更让人振奋的是,北斗总师的爆料

北斗应用“最后一公里”已打通,更让人振奋的是,北斗总师的爆料

GPS

作为卫星定位系统界的鼻祖,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已经服务近40年了,从最初的军用到全球的民用,目前GPS卫星定位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高精度信息来源。但无论GPS再怎么不可或缺,终究是他人的东西,随着自主可控需求的推动,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也开始建设自有的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的四大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的GPS以外,还有我国的北斗、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GALILEO)。近年来,我国北斗全球系统组网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同时也展开了一系列检测评估,只为了能够做到最好的推动北斗国产化的步伐。

北斗应用“最后一公里”已打通,更让人振奋的是,北斗总师的爆料

卫星

​据央视网消息,目前卫星导航功能被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在智能手机终端领域,人们在驾车、户外运动等各个生活领域都会使用到导航,因此定位的精准性至关重要。近日,北斗检测联盟组织8家检测单位,通过对国产手机厂家进行摸底,检测评估智能手机终端定位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航天科工203所也参加了此次检测,对其定位功能及精准度进行测试。

通过公开画面可以得知,此次测试是在暗室环境中进行的,据官方消息,此次不仅模拟了北斗信号,同时也模拟了GPS信号、北斗+GPS双信号,查看智能手机输出的定位信息,判断其是否能够进行三种模式的定位功能。

此次航天科工203所的参与,也运用了其独特的检测方法。据技术人员介绍,203所有自己的基准点,把手机架设在基准点上,并长时间解算定位信息,通过比较看精度误差的大小,以此确定水平定位精度和高程定位精度。央视网报道指出,通过此次国产手机终端检测,北斗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已经被成功打通。

北斗应用“最后一公里”已打通,更让人振奋的是,北斗总师的爆料

暗室中进行测试

通过此次检测的成功以及前段时间的接连发射,可以认为2018年是北斗全球系统建设的关键年。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表示,目前北斗全球系统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将逐步提升定位精度、抗干扰等性能,预计将在2020年具备全球服务能力,到那时北斗产业产值可超过4000亿元。

更让人振奋的消息是,日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透露,两周后将迎来第37颗和第38颗北斗卫星的发射。综合上述针对智能手机的检测来看,目前北斗已经进入高频发射组网阶段,同时也迈入行业应用的快速甚至是高速发展阶段。

目前除了美国制造的苹果手机以外,华为、小米、魅族等品牌的大部分型号手机都已支持北斗定位系统。可见,在GPS强势占有的手机领域,北斗并没有采取“有你没我”的取代策略,而是采取“有你有我”的兼容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