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說牟其中:揚言要炸開喜馬拉雅山的中國首富

牟其中,曾經的中國首富,也是中國民營企業家中具有標誌性的代表人物,但是他因為信用證墊款以擔保糾紛的案子,被判了無期徒刑,後來又改判了十八年,2016年終於提前出獄了。

牟其中為何再次受到關注?

這次牟其中再次引起關注,主要是因為當初把他牽涉進去的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了最新裁定書,裁定牟其中一案由該院提審,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閒說牟其中:揚言要炸開喜馬拉雅山的中國首富

不過,大家一定要注意,最高人民法院提審的是民事案件,而不是刑事案件。

所謂“信用證”最早出現於19世紀後期地中海沿岸國家。它的誕生源於國際貿易中出現的一種怪現象:進口商、出口商互不信任,進口商害怕預付貨款收不到貨,出口商則擔心發了貨收不到款。信用證因巧妙地將進出口商的商業信用轉換為銀行信用,較好地解決進出口商之間的信用危機,在國際貿易中備受青睞。

1997年.湖北中行就信用證墊款以及擔保糾紛一事,將湖北省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下稱湖北輕工)、貴陽交行、南德集團紛紛告上了法院,而南德屬於第三涉案方,主要的當事方是湖北輕工和交通銀行貴州分行。

但是就在信用證墊款以及擔保糾紛一事的審理過程中,卻發現了南德集團和牟其中又刑事犯罪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的判例是“先刑後民”,結果牟其中就被判了無期徒刑。

閒說牟其中:揚言要炸開喜馬拉雅山的中國首富

最蹊蹺的是什麼?圍繞“牟其中”信用證墊款以及擔保的民事訴訟案件,從2002年開始一直到2016年,多份司法文書的裁量態度恆定,認定牟其中為法人代表的南德集團“不是湖北中行信用證案件的當事人,與信用證沒有直接的法律關係”,最後湖北高院的判決也是如此,裁定南德集團不是案件的當事人。

這樣一來就有意思了,既然南德集團不是案件當事人,牟其中卻因信用證詐騙受到刑事追責,民事與刑事的“一案兩判”現象在牟其中案裡的表現尤其突出。

當然,這次最高法提審也不是牟其中努力的結果,而是(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交通銀行貴州分行不服湖北高院的判決,向最高檢提起抗訴,最高法院才提審。一般來講,最高法提審會對這個案件做出最後的一個定性,從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審理結果來看,南德很有可能並不是案件的當事人,這樣一來的話,當初牟其中坐牢的案由就要有新的一個說法。

閒說牟其中:揚言要炸開喜馬拉雅山的中國首富

當然很多人把牟其中的案子當做是高層對於民營企業態度的一個風向標,因為聯想到前期對物美張文中的案子的重新審理,對顧雛軍案子的重新審理,大家認為這是高層對民營企業知識產權的一種保護。

最高法院提審,能否還他清白?

牟其中當年的輝煌主要是用輕工品和前蘇聯換了四架飛機,既解決了四川航空需要飛機的需求,又解決了中國輕工品出口的需求,之後他又在俄羅斯租用了三顆衛星,準備形成衛星發射的一個業務。曾構想把滿洲里造成北方香港,曾揚言將喜馬拉雅山炸開50公里寬的口子,引入印度洋的暖溼氣流,最終將貧瘠的青藏高原變為富饒的魚米之鄉。

他也曾三度入獄,從1975年至今的40多年時間裡,他在監獄裡的時光超過21年。第一次入獄是因為他與別人合寫文章,反對文革;二次是1983年因為“投機倒把罪”入獄,在獄中的他寫下入黨申請書,並大膽地寄給了領導,結果受到領導重視。11個月後,他出獄了;第三次入獄是因為涉嫌信用詐騙罪。

現在,牟其中已經77歲了,雄心壯志還不小,出獄之後不久的他一直想要重新開始他的事業和研究

牟其中現在已經七十八歲了,雄心壯志還是不小,出獄之後也一直想重新他的事業,只可惜坐了這麼多年牢。

其實,牟其中在多年的坐牢過程中間,他是有機會假釋的,但是牟其中並沒有申請這種權利,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認為自己是清白的。

所以,這一次最高法院的提審會對牟其中做出怎樣的裁定?能不能還他一直想要的清白?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