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爲「最隱祕的中國富豪」

如今說起深圳的公司,你自然會想起,華為、騰訊、平安、萬科這些巨無霸,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就是已經殺入深圳前十的正威集團。能跟華為、萬科這些大佬齊名,自然是非等閒之輩。

正威集團是全球銅業的大佬,每年的營收達到3400多億元,也是世界500強的公司之一。提起這樣一家低調而有內涵的公司,我們就不得不談到他的創始人跟老闆王文銀。

40年前,在安徽省潛山縣梅城鎮,一個10歲的農家孩子煞有介事地囑咐媽媽:“我上學時的書本千萬別丟了,萬一哪天我成了大人物,這些可都是無價之寶了。

看似一句玩笑話,這個孩子卻真的沒有食言。

在最新出爐的富豪榜上,當年的這個孩子以超過1100億人民幣的身家,躋身榜單前10名。

他就是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被冠以“世界銅王”頭銜的王文銀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提起王文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

如今中國的富豪們哪個不是天天生活在鎂光燈下,被一眾人“爸爸”“老公”追著叫,還時不時蹭個熱點、拍個電影、鬧點緋聞……花式霸頭條,紅透半邊天。

而王文銀就在這樣的圈子裡悄無聲息地殺了出來,成了外界眼中“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此前媒體調查的國內幾大富豪的輿論熱度排行,王文銀墊底。

外形上,這位千億富豪看起來也很不起眼:微胖、個頭不高,髮量稀少……但一張嘴說起話來底氣十足。

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我們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不要做那個‘出頭鳥’,我們的目標就是‘隱形冠軍’。”

今年的富豪榜,他從前兩年一直徘徊在15名左右的位置,成功躋身前10名,與小米的雷軍齊肩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他一手打造的“正威國際集團”從2013年第一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起,排名也不斷前進。

2018年更是憑藉727億美元(約合5000億人民幣)的營收一舉躍升至111名↓↓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正威集團更是佼佼者,不僅實力摘得季軍寶座,還將大名鼎鼎的京東都甩在了身後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作為國內傑出的企業家代表,王文銀還曾得到過國外領導人的盛讚。

2015年10月,在紐約參加活動的王文銀見到了贊比亞總統埃德加·倫古。倫古異常興奮,甚至激動地將自己的帽子摘下,戴在了王文銀的頭上,向王文銀致以贊比亞的最高禮節↓↓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一場樸素的“加冕”儀式,背後的意義卻很深遠。這代表著王文銀手裡的“銅業帝國”版圖已巋然成形,並且享譽海外。

在國內,它的礦區連接了珠三角、西三角、中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區,所擁有的產能已佔全國的10%。

在海外,王文銀在北美、南美和非洲等20多個國家坐擁多座礦山,已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超10萬億,銅礦儲量在2400萬噸到3000萬噸之間,而全球銅礦的總儲量只有7億噸左右……

王文銀“世界銅王”的頭銜也由此而來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王文銀並不是靠浪潮之巔的互聯網行業起家,而是很傳統的有色金屬。


從草根變成富豪,王文銀經歷了什麼?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王文銀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小村莊,不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從小讀書非常用功,大學的時候成功考入了南京大學。

1993年,畢業之後他分配去了上海工作,當時已經有600元的工資。這讓他在老家的父母都非常高興,眼見兒子終於有一份鐵飯碗,一輩子無憂無慮。不過王文銀自己心裡可不是這麼想,他立志要給父母買一套房子,但是自己600元的工資,溫飽有餘,但是買房就差得遠了。

幹了幾個月王文銀辭工南下,一個90年代的大學生,跑去幹倉庫管理員!庫管幹了一個禮拜,他就能熟練背出倉庫物料的數量,老闆視察時,經理回答不出來的問題,他都能輕鬆回答!王文銀一年連升7級,直接成了總經理助理,年薪過百萬!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1995年,他又辭職了,成立公司自己單幹。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公司太小,為了留住供應商,王文銀只能被迫先付款後提貨,資金鍊一直很緊張。為了打造出最頂級的產品,王文銀引進了來自全球頂尖機械製造商——德國西馬克的設備,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設備,價格比其他同業者常用的美國南線公司的設備足足貴一倍,這也是當時中國引進的第一套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設備。全威工廠大門口每天都排滿等候拉貨的卡車,每年25萬噸的產量一直供不應求。

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行業局勢混亂、人人自危,但王文銀看到的,卻是降低創業成本急速擴張的好機會,一是廠房房租打了半折,二是生產設備滯銷,於是他開始囤房囤設備。金融危機過後,電源線進入了旺銷期,王文銀很快賺得盆滿缽滿,也在行業內徹底打響了名頭。

2003年非典到來,許多產品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這個時候銅礦的價格猛跌。王文銀又一次進行豪賭,他花巨資買下了幾座銅礦。果然非典過後,銅礦價格一路瘋漲,王文銀又一次賭贏了。

2005年,已經頗具實力的他,買下了一個30萬噸的大礦,一舉奠定他世界銅王的地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王文銀再次逆流而上,在銅價暴跌至每噸2萬多元時,連續出手併購了一系列貶值的歐美銅加工企業,買入了幾十萬噸現貨銅!作為全球最大銅加工商之一的正威集團,5年前該公司銷售額已經達1866億元,次年名列世界500強的387位,是深圳第四家進入該榜單的企業。

三次危機,三次突破,王文銀率領正威集團巧妙地“彎道超車”、逆風而行,這套標誌性的打法讓人直呼過癮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也許你會覺得王文銀的成功裹挾了太多運氣的成分,但俗話說得好,運氣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那些毒辣的眼光、精準的策略,背後都是他多年潛心修煉的結果。

看似愛玩“投機取巧”商業套路的他很清楚,在產品質量上沒有任何花樣可玩,能做的就是追求“極致”。

他在企業內部最推崇的就是

“毒品”精神——“我們企業的產品是排隊經濟,別人都會先付款後提貨。怎麼才能做到這樣?你得把你的產品變成‘毒品’,讓別人‘吸’了之後戒不掉,這就是成功。如果產品不能出現排隊的情況,還不如不做。”

他還總結了一套“神秘的第一法則”——人們只認識冠軍,沒人會記住第二名,所以做企業一定要做行業領袖,哪怕是在最細分的領域。

這種赤裸裸的極致追求,就是他全部的產品邏輯。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儘管如今王文銀的“銅業帝國”發展得一馬平川,但他並沒有高枕無憂,而是要求自己時刻保持警醒。

“每個企業都有癌細胞,一兩個癌細胞沒問題,所有的癌細胞同時病變的話就是癌症晚期,救都來不及。所以,企業家一定要防患於未然,一定要看到問題的冰山一角。”

他把讀書看做是時刻保持進步、保持警醒的最佳姿勢。

不僅自己愛讀書愛學習,他也把這種習慣和文化植入到了集團當中。在正威,全體員工都要對企業文化入口、入腦、入心。員工還會定期收到推薦書目,並被要求寫讀書體會,然後納入年終考核。

用他的話說,“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

王文銀:從10元到身價1100億,成為“最隱秘的中國富豪”

能帶領正威一路走到今天,想來王文銀也是有著大智慧、大格局的人。

作為一家連續6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正威集團想要上市應該說並不困難,卻遲遲沒能提上日程。

對此,王文銀表示:“不是我們不想上市,應該說正威的作風一直比較低調”。在他看來,上市的目的是為融資,而作為一家利潤超百億元的公司,資金儲備充裕,上市的動力也沒有其他公司那麼強了。

早在2014年,王文銀就曾被《財富》評為“年度最具影響力50位商界領袖”。在給他的評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他用東方人特有的‘隱忍哲學’帶領正威國際低調地前進。

隱忍卻又不失適時的激進,對這分寸的拿捏,王文銀已修煉得爐火純青。握著這樣的法寶,相信他離自己“隱形冠軍”的夢想也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