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仲裁罰款,爲何依舊「一往無錢」?

願每位網點老闆,在這個充滿罰款的快遞行業裡,都能保護好自己。


基層網點是馬,罰款是馬鞭,

總部是手握馬鞭的選手

快遞仲裁罰款,為何依舊“一往無錢”?

民營快遞發展已經快30年了,快遞公司的草莽生態一直是被詬病的“原罪”,其中最讓我們基層網點深惡痛絕的就是無休止的罰款了。

在我看來,國內快遞公司的競爭就像是在賽馬,基層網點是一匹賽馬,罰款就是馬鞭,而總部就是那個馬背上揮舞著馬鞭的參賽選手。有時候跑累了,馬很無辜,它不想跑,只是迫於身後的鞭子,只能嚎叫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往前衝。問題是,它還不能回過頭去拱那個手拿鞭子的人,因為那條鞭子打起馬來很疼。

快遞仲裁罰款,為何依舊“一往無錢”?

每當提到讓我們心疼的罰款時,多少網點老闆們腦子裡開始回想長長的罰款條目,從簽收率、時效、破損丟件,到實名率、業務員著裝,再到網點形象……罰款制度的設計幾乎遍佈了我們網點日常經營的方方面面。

起初,為了能夠搶佔賽道贏得領先,罰款對末端的管理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很有效地提高了總部的掌控力,也提高了服務質量。現如今,為罰而罰成了總部創收的重要一環,扭曲了初心,讓我們這些基層網點苦不堪言。

話說回來,如果我是管理者我也會罰款,但是不會這麼粗暴,至少應該不作惡。總部罰款一刀切式的管理給我們網點帶來很大壓力,運輸費、人工費、物料場地費這些都是不小的開支,而總部的罰款就佔了我們成本的將近20%。所謂的業務旺季在我們看來更多的是“賠本賺吆喝”。記得前年雙十一的時候,我們當地的一家快遞網點就因為爆倉被總部罰款,然後就直接關門了。具體罰款金額我不太清楚,但想想應該不會很低。

我有一客戶發的一件貴重物品遺失了,我們上報仲裁處罰派件網點,總部就返了部分錢給我,但總部賺了大頭。這種漏洞,也造成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兄弟網點之間相互投訴,各種挖坑,然後賺取對方的罰款。

還有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客戶的快遞已經簽收了,簽收的時候也親自確認快遞沒有損壞,也沒有少件,沒想到過了幾天,客戶又跑來說少了一件,投訴到公司後,公司仲裁竟說一切以客戶所言為準,判我們遺失。無論怎麼申訴都判定無效,一件不到20元的襯衫被罰了500元的遺失。

再就是破損件,發件人包裝好好的快遞交給我發件,到了分撥中心產生破損,派件網點申請仲裁,這責任歸屬在哪一方,分撥中心就沒有責任嗎?

盈利不足,罰款有餘。仲裁罰款的不合理,背後的問題還一大摞,人微言輕,權當吐槽了。

快遞仲裁罰款,為何依舊“一往無錢”?

“只能佛系,不然又能怎樣?”

回到仲裁製度的問題上,快遞公司總部瞄準了加盟網點的罰款,打造的是一個以總部客服仲裁部門為主導的罰款機制,“以罰款之名”對末端網點進行管理,而且很少有渠道給你去申訴,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各地的加盟商怨言那麼多。

將心比心,我也能體諒仲裁員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一有罰款就抱怨他們的判罰不公。他們也不太好做,無論是發件網點還是派件網點,哪一方被罰款都會罵他們,說他們為了業績胡亂判定,不能體諒基層的辛苦。

但仲裁人員的職業能力確實有待提高,要懂一些專業的知識,不能隨心情,憑對方說詞就胡亂判罰。也不能在我們質疑的時候,總是“顧左右而言他”,說什麼“你們要多吸取經驗,及時瞭解公司最新公告,熟悉公司的仲裁製度……這樣就能避免罰款了。”

對於不合理仲裁製度的變革,曾聽到過很多人的建議。比如說:罰款金額是否可以降低,仲裁條例是否可以再人性一點,能否取消仲裁罰款投訴分成,打擊仲裁員參與專業打延誤公司。

這些建議我覺得如果可行都挺好的,關鍵是總部能否下決心改變這些不合理的現象。我們這些基層網點,只能佛系一點,並不能改變什麼。

快遞仲裁罰款,為何依舊“一往無錢”?

在我看來罰款要有,但不能無序,這種粗放的管理,並不是健康的長遠之計。改革不合理的仲裁製度,彷彿也是遙遠的事情。我們這些基層網點,並不是因為被罰款了在這吐槽,只是是想反映一些行業內的真實情況,希望能引起一些重視。

網點不易,且行且珍惜,願每一位基層網點老闆們,在這個滿是罰款的快遞行業裡,都能保護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