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中秋月圓日,又一件娛樂圈醜聞被曝光——女演員陳昱霖在朋友圈中放大招,透露自己和已婚演員吳秀波已有七年地下戀情,並稱吳秀波靠佛經給她洗腦。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陳昱霖曝光出在這七年中,還另有兩人和吳秀波也存在過情侶關係,其中一位是和吳秀波合作過《軍師聯盟》的女演員張芷溪。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雖然此事還未得到證實,吳秀波方面也未做出回應,但網友們大多認為,至少吳秀波也不再“乾淨”了,而且已經有很多人在批評早就是已婚男士的吳秀波,竟然小三、小四來者不拒,太渣了。

同時也有網友調侃說,這是“渣男”和“渣女”的故事——有家庭的男方好色不自重,女方也不懂潔身自好,甘當小三、小四,對成功男人投懷送抱!把自己給物化了!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如今社會,這種屢屢發生的“小三、小四”現象,或許正如前文引用的楊瀾女士說的那句話——消費主義浪潮讓部分女性被進一步商品化了。

可惜了這些小三小四,白白浪費了造物主賜予她們的那副美麗皮囊,畢竟,女人的價值是靠自己努力、獨立而得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篇楊瀾談女性獨立和價值的深度好文——摘自楊瀾《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一書。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01

阻礙女人的,是女人的自我束縛

科技發展與產業轉型,降低了對體力勞動的要求,使男女在就業技能方面差異減少,但很多女性在職場中卻沒有平等的晉升機會。

市場經濟與互聯網發展催生了大量女性創業者,但她們在尋找資金支持方面往往遭遇比男性創業者更多的困難;經濟賦權讓女人有了更多經濟獨立性和消費能力,但消費主義浪潮也讓部分女性被進一步商品化了。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當一些女孩毫不掩飾地討論'我用青春換他的金錢,很公平啊',到底意味著女性的選擇更自由了,還是心甘情願做了金錢的奴隸?

Facebook的首席營運官謝麗爾·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撰寫的《向前一步》(Leanin)被認為是女性主義的新宣言。她指出那些妨礙女性實現自身潛能的因素,並不只是來自外部環境,而在很大程度上來自自我束縛。

這本書的中文版出版時,我為之寫了序,雖然我是從中美不同角度評價今天的“女權”,但卻十分認同書中女性自我激勵和支持性環境的重要性。2015年,一直被她視為靈魂伴侶的丈夫中年猝死,給她和孩子帶來沉重打擊。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在丈夫去世30天后她撰文寫出喪夫之痛:“30天猶如30年”的內心感受,袒露人生的脆弱和感傷,也引發人們的共鳴。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丈夫去世後,他們8歲和10歲的兒女缺少安全感,生怕媽媽也會突然離開,所以她出差都儘量帶著他們倆。而這兩天,在夏令營的兒子就每天打電話說他想回家,謝麗爾只有溫柔地安慰,讓他再忍一忍。她心裡想的是總要讓孩子學會適應新的環境。看來,她必須把父親和母親的職責一肩挑起來。

我說:“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抗挫力,能帶領孩子渡過艱難。他們需要你。”她點點頭,說:“我的母親會幫助我照顧孩子,公司里老板、同事也對我非常支持,我能撐過去的。”

但我心裡知道,在這樣艱難的時刻,她心裡總有一些苦,是旁人,甚至親人也無法分擔的。

吳秀波“包養”美女演員曝光:女人,你要比他更有靈魂

02

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女權運動成為民權運動的一部分。當時避孕套和避孕藥得到廣泛應用,女性可以掌控自己的身體和生育。

《大都會》女性雜誌的主編海倫·布朗提出了“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的口號,挑戰傳統女性角色的定位和對女性人生選擇的種種約束,鼓勵女孩勇敢追求愛情和性的愉悅,以獨立的姿態行走世界。

而與此同時,跨過半個地球,我們的母親們正在“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號召下進入就業大軍,也在各種政治運動中挑戰種種體力極限,追隨“鐵姑娘們”,跟男人一樣幹著重體力勞動,煉著鋼鐵,修著梯田。

無論是Leanin(主動向前),還是被Pushedin(被推動向前),她們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抗爭,雖然她們的行動包含過激的成分,但就如魯迅說的,為了開一扇窗,有時不得不主張拆掉屋頂。

今天的我們可以擁有比較平等的教育和工作權利,並不是被恩賜的結果。如果說那時男女平等更多基於個體的“權利”主張,今天則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性別平等,不僅是道德的正確選擇,也是社會的明智選擇。

許多調查顯示,那些能夠給女性更多晉升空間、董事席位和友好環境的企業,在人才忠誠度、客戶滿意度上更有競爭力,並且在投資回報和利潤方面表現更為優越。

今天,人們都在講“創新”,而創新是離不開平等多元的思想碰撞的,正因如此,幾乎所有的跨國企業都設計了“Diversity&Inclusion”(多元及包容)計劃,塑造更有吸引力的人才環境,讓不同種族、性別、性取向的人,都能接受更好的能力培訓,在平等競爭中釋放自己的潛能。

今天,商業全球化和互聯網的發展,降低了創業門檻,給女性更多的融資機會和創業機會,也享受到女性生產力釋放的紅利。女性的經濟賦權可以促進全球經濟總量不小於12%的增長。

在中國,女性已達到創業者的1/3左右,全球前十名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一半來自中國大陸。這就是市場的力量。女性憑藉在溝通、服務和團隊協同能力方面的優勢,在經濟結構調整、服務業比重上升的今天顯示出更強大的競爭力。

但對女性的歧視和暴力依然廣泛存在,有形無形的玻璃天花板依然制約著女性成長,這是不公平的表現。

03

女人,請邁出獨立自主的腳步

還有一種不公平,就是要求那些在職場上有所作為的女性必須獨自完成所謂的“平衡”。“你是怎麼平衡事業與家庭的?”是幾乎所有女性精英必須回答的問題,似乎如果她們不能先把家庭“搞定”,就沒有幹事業的權利。

沒有家庭層面的“伴侶”的支持和體諒,僅僅靠女人自己努力,就要“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生得了孩子,買得了新房……”,真是活生生地要逼出一代女超人了!

同時,這對男人也不公平。社會功利主義的單一評價標準,往往讓男性也承受了過多壓力。不能享受天倫之樂,跟妻子、孩子缺乏交流,這絕不僅僅是家庭的缺憾,也是男性自身的缺憾。

終於,男人們覺醒了,這才有了《爸爸去哪兒》等一系列親子節目的火爆,今天的人們可以這樣說:“喲,你連陪孩子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算得上哪門子成功?”

有年輕女性問:“到底是幹得好重要,還是嫁得好重要?”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為什麼你需要讓自己做這道選擇題?

幹得好,是安全與獨立,嫁得好是幸福感。二者兼顧不僅是女性的夢想,也是男性的追求。問題往往出在,你向“嫁得好”要獨立與安全,向“幹得好”要幸福感,結果可能都會失望。

每位女性,都有自己的偶像,我的偶像是我的外婆。2011年我受邀主持在舊金山舉行的“APEC女性與經濟”論壇,我決定用外婆的故事開始我的主持。

她出生於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的浙江紹興。幼年時,按照舊傳統,女人必須纏足,而且負責執行這一殘忍任務的就是她的親生母親。

為了防止孩子扯掉裹腳布,外婆的母親甚至用針線把布條和腳上的皮肉縫在一起!因為疼痛,外婆徹夜哀號,終於讓有了一些新觀念的外婆的父親無法忍受了。他說:“現在已經是民國了,大城市的女孩不再纏足,我看就算了吧。”

就這樣,外婆的纏足被終止了,她有了一雙半大不小的“解放腳”。而就是這雙半大不小的解放腳,讓她能夠在17歲那年,為了逃離包辦婚姻,半夜出逃,一路東躲西藏,風餐露宿,終於來到上海,進入一家手帕工廠做起縫紉工,後來創立家庭作坊……

回頭想來,一位不識幾個大字的鄉下女孩,要有怎樣的決絕,才能克服恐懼,向一個未知世界邁出自主的腳步?我覺得那是生命對自由的渴望。這樣的勇氣,就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內心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