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人生的一道「坎」

看過一組研究數據:

在25歲之前,年輕人幸福感強烈,沒什麼多大的憂愁; 25歲至中年時期,人的幸福感逐漸減弱直到陷入谷底; 而從45歲開始,人們又開始重新變得樂觀積極,可能在70歲後期,幸福感會達到頂峰。


想起季羨林曾說過:


“我相信,一個在滄海中失掉了笑的人,決不能做成任何事情。但我也相信,一個曾經滄海又把笑找回來的人,卻能勝任任何艱鉅。”


前段時間,著名畫家黃永厚先生逝世,享年91歲,他生前說過一句話:


“我從沒想過要當什麼美術家,抱著大志向,做什麼都難。”

這句簡單的話,在這個焦慮浮躁,四處瀰漫著成功學的時代,就像一股清流澆灌內心,引人深思。

有理想抱負並不是一件壞事,但超出自己能力的冒然行動、盲目追尋不可把控的高目標,人的精神感受是異常痛苦的,這跟我們內心渴求的快樂、幸福的本性已經背道而馳。

反而,勇敢承認自己就是個平凡的小人物並不可恥。

丟掉那些讓人不堪重負的“大志向”,腳踏實地去做好當下的事,才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式,獲得與自己能力相配的成果。


放開固執的束縛,也能讓自我價值在生命的更多層面得以綻放。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認慫”,是自我覺醒的開始

前不久,《人物》報道過一位“養蜂人”,他叫李芯銳,出生在一個小村落。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18歲之前,李芯銳一直在村裡生活,後來,他到西北地區從軍,退伍後,跟大部分年輕人一樣選擇去大城市闖蕩,他去過哈爾濱、北京、大慶等地方,他也堅信過“是金子總會發光”。

北漂的幾年裡:


他當過保安,在餐廳做過服務員,也嘗試過當廚師,後來在北京的歲月,由於經濟困難,便一直租地下室住,拼命工作經常早出晚歸,但生活卻依舊落魄。

在報道中,他說有一次生病了,一個人躺在地下室的小床上,等睜開眼的時候,已經分不清楚是白天還是晚上了,那一刻所有憋屈的心緒都湧了上來,他感嘆道:


“在北京的幾年,我竟然沒見過太陽是什麼樣子。”

後來,在外闖蕩了近11年的他,還是回到從前的小村落,決定做一名樸實的“養蜂人”。


他說,返鄉雖然像是在“認慫”,但卻逐漸還原了他的初心,這份初心就是能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過好眼前的生活,最好還能為家鄉做些貢獻。

是的,過好今天的日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追求一份踏實、自在,這就是一種自我認知的覺醒,也是擺脫焦慮情緒的開始。


很喜歡馬思純在一段訪談中的回答,她說:“順其自然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努力過後發現原來我做不到,好吧,那我知道不可以再繼續這樣。”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深以為然。

痛苦地執著於一些理想化的“大志向”,永無止境地向外索取,但自己的能力又暫時達不到,這或許就是造成我們對未來焦慮恐懼的根源所在。

然而敢於“認慫”,認清自己,及時止損,客觀衡量自己的實力,或許才能真正找到讓自己舒服的奮鬥方式,讓努力變得更有意義和效率。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走出“小我”的焦慮,擴展生命的寬度

演員迪桑.牛頓是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男主角妻子Linda的扮演者。在TED演講中,她講述了一段關於走出“小我”的啟示。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很多年以來,迪桑都因自己的膚色而感到不合群,這對她造成了很深且久遠的困擾,一直持續到她當演員。

這是一種典型的身份焦慮。

然而改變她的,卻是一件小事。有一次在剛果拍攝,工作結束後,她與一群當地人在非洲大地上縱情玩耍,載歌載舞,如此簡單的時刻似乎得到了一種啟示:

原來真正的自我,絕不是困在自己的狹隘之中,只為自己的那些小事愁苦焦慮。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應當去與更多的人和事物產生連接,將“小我”共享到更廣闊的範圍中去,擴展生命的寬度。

心理學研究表示:人們的焦慮有時候恰恰來自於過度自我關懷。


簡單說來就是太看重自己的利益,眼光只放在自己身上,在追求“大志向”的過程中求而不得時,則容易陷入“我沒有價值”、“我不行”的焦慮情緒中。

一部名為《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的電影裡,主人公艾迪83歲,父母、妻子、兄弟姐妹都已經離開了他,孤零零一個人生活。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艾迪繼承了他父親的工作,成為一名遊樂場維修員,但他最難以釋懷的就是這份平凡的工作,這一輩子他都認為自己的工作毫無價值和意義。

就在他83歲生日那天,艾迪因遊樂場事故救人而喪生,他來到了天堂,在這裡他前前後後見到了5個人,他們帶著艾迪回顧逝去的時光,追問人生的奧義。

他見到的最後一個人,是個叫Tala的小女孩,艾迪對她傾訴自己人生不幸,他懊悔自己一輩子庸庸碌碌什麼都沒做成,也沒有追求過更高的理想,他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但Tala卻說了一句讓他感到震撼的話,她告訴艾迪:“你這一生的意義,都是在保護大家的生命安全。”此刻的艾迪才醒悟,自己從前瞧不起的人生竟然如此耀眼,如此有價值。

無獨有偶。

在李銀河老師的書裡,也提到過一位匿名捐贈80億美元的人。他叫查克.費尼,自己過著非常淳樸簡陋的生活,卻把幾乎所有錢都捐了出去,還不留名。

李銀河老師這樣描述他:“他只是在看到一位受他捐贈、做了兔唇手術的女孩臉上綻開笑容時,得到由衷的快樂。”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你看,一如遊樂場管理員這般的平凡小人物,再如豪捐80億美元的富人,他們縱使經濟差距懸殊,但最後所體會到的幸福感、生命的意義感卻是如出一轍。

是的,與他人相連接竟可以催生如此真切的平和喜樂,所以人生遠遠不止一種活法,我們不要只在自己設定的“大志向”裡輾轉掙扎,永遠只用一項標準就衡量框定整個人生。

要擺脫“小我”的身份焦慮,就需要我們學會降低“自我意義”,去與整個人類社會產生聯繫,領悟生命更多層面的意義。

即使每個小人物,一輩子都只能從事平凡的工作、過著平凡的人生,但一旦能走出“小我”的世界,擴展人生的寬度,那麼我們便能更好地走出焦慮情緒,為心靈騰出餘地,真正去領悟人生的豐盈美好。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焦慮終會消散,歸來仍是自己

季羨林曾說過:“我相信,一個在滄海中失掉了笑的人,決不能做成任何事情。但我也相信,一個曾經滄海又把笑找回來的人,卻能勝任任何艱鉅。”

著名演員吳秀波,如今身家過億,但前半生卻坎坷不止。

16歲考入中央戲劇學院,17歲就被查出腸癌。治癒之後吳秀波深感人生短暫和無常,於是他認為想做什麼就要大膽去做。

然而後來的“大膽”卻並不順利。

20歲到酒吧駐唱,好不容易發行了第一張專輯,無奈銷量慘淡,歌手夢從那時候戛然而止。

30歲-34歲之間,他開過酒吧、美容院、餐廳等等,但都不見成果,敗光所有積蓄後成了無業人士,人生陷入谷底,也曾一度鬱郁焦慮。

在低谷期,吳秀波遇到了妻子尚潔義,結婚後他們生了一個兒子。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生為人父的吳秀波決定調整好心態,一切從頭開始,踏實演戲。

拍戲的幾年裡,一開始也不順利,拍了二十幾部影視作品都沒能紅起來。

但好在吳秀波找回了那個認真的自己,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演藝事業中,只管認真做事,不問前程。

歷經將近8年的奮鬥,他終於在2010年憑藉影視劇《黎明之前》紅了起來,從此之後事業蒸蒸日上。

成名之後的吳秀波卻並沒有膨脹,而是變得愈發謙遜低調,與人為善。


他說:“20歲的時候,我希望有獲取一切的能力,現在的我卻希望有放下一切的能力。”

人生幾經輾轉覆轍,找回自己,放下執著,沉下心在自己的領域裡耕耘精進,丟掉世俗利益的束縛,反而成就了今日的吳秀波。

的確,就如季羨林說的那樣,追求各種“大志向”的路上,會經歷太多彎路曲折、坎坷疼痛,磨損消耗我們的心智,若不及時找回自我,任由焦慮煩躁牽著走,那便如滄海失笑般無奈可悲。

保持淡然的心態,不被利益裹挾,把生而為人的靈性生動找回來,即便前方依舊豺狼猛虎,卻也再難不倒那些真正迴歸自己,靜下心來做事的人。

45歲,人生的一道“坎”


做個溫暖又精彩的小人物

看過一組研究數據:

在25歲之前,年輕人幸福感強烈,沒什麼多大的憂愁; 25歲至中年時期,人的幸福感逐漸減弱直到陷入谷底; 而從45歲開始,人們又開始重新變得樂觀積極;可能在70歲後期,幸福感會達到頂峰。

年輕時候的“大志向”,逐漸的“認慫”,迴歸自我,再到生命後半段的大徹大悟,萬物歸於簡單,這就是我們與自己和解、對人生逐漸認知的過程,也是我們內心不斷強化的過程。

若能學著儘早去接納平凡卻真實的自己,拓展人生的寬度,將自我價值放大到社會中去,用俯視的角度觀看整個宏觀的人生。

那麼我們便能在更年輕的時候,就收穫更多的幸福感,放下沒有意義的焦慮困惑,或許反而更能成事。

這世界上平凡的小人物始終是大多數。


但餘生,我們卻都可以把屬於自己的小生活經營得五光十色,做一個溫暖豐盈、精彩萬分的小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