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筆記45|有意義的學習:在真實情境中捕捉應用數據的機會

上週推出《對寶寶來說,什麼是有意義的學習?》一文,想強調,有意義的學習,必須要遵循寶寶的思維發展規律。如果家長忽略了這一特點,孩子學的快,忘的也快,這種“曇花一現”的學習體驗,寶寶累,家長糟心。

比如,4-5歲的孩子是典型的具體形象思維。孩子的思維離不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是通過對事物具體形象或表象的觀察及聯想來進行的,而不是主要靠對事物內在本質和關係的理解。

孩子可以觀察到事物外在的特徵、屬性,但不是本質特徵、一般屬性。

表現為,孩子雖然能對5+2進行計算,但不是對抽象數字進行分析,而是依靠頭腦中再現的實物表象,(5個皮球加上2個皮球,或計數自己的手指才算出7來);

問玩具小車怎麼會動,孩子得依靠自己直接感知過的經驗,比如推拉、打開開關等直觀的原因來解釋現象。

共读笔记45|有意义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中捕捉应用数据的机会

有的媽媽會說,這些觀念我都懂了,能不能來點實例說明一下怎麼操作。

今天聊聊我引導陶陶感受“簡單用數據”的過程,供大家拍磚~

和用數據相關的概念是“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涉及到設計調查、收集數據以及分析結果,是在數運算一定的基礎上才能有效開展的數學活動。

家長要真正的理解數據分析,得明白:

1.收集數據的目的是回答那些答案不明顯、不直接的問題。

2.數據表徵的目的在於說明問題,而如何收集和整理數據則取決於問題本身。

3.對局部數據進行比較,有助於預測整體情況。

對於不到4歲的陶陶來說,我覺得需要讓他體驗到,數數是有意義的,是可以用來解決問題的。學會統計數據,可以更加準確的描述事物,用更簡潔的話把情況說清楚,聽的人不會再問什麼,這是用數據的好處。

想明白這一點,我發現生活中其實有挺多適合寶寶用數據的機會。

共读笔记45|有意义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中捕捉应用数据的机会

比如,有次睡前故事,我講到這個變成方形的神奇校車時,故意強調了一下,是方形的! 是方形的!等他的反應。他馬上指著燈罩說,媽媽你看,燈罩也是這樣的方形。

共读笔记45|有意义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中捕捉应用数据的机会

《神奇校車》

看他對這個詞有點興趣,我就問他家裡還 有什麼東西是方形。

他跟一下子找出7個東西:他的書包、抱枕、沙發靠背、座椅表面、電視機、櫃子上的裝東西的盒子、插座蓋,他每說一個,我都會給予肯定,並用手指幫他計數,說出一個伸出一個手指。

當他說的物品數達到5個時,我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肯定他,然後說出他找到的物體,邊說邊逐一彎曲手指,以提示他一一計數。

數完之後,他興奮的不得了,有還想找的意思。我就鼓勵他繼續,他在家裡四處看,很快又發現兩個,我就繼續幫助他計數。

他說,你看,我找到這麼多方形的啦!

我給予肯定回應,然後問他,這麼多是多少啊?

他便又想逐一點我的手指,我拿開手指說,稍等,你看媽媽已經用手指計著數的, 左手5個手指都豎起來了,我們從 5 之後開始數吧。他很自然的接到 6、7。我 馬上肯定了他。

接著,我問,這7個物體都是方形的,它們還有什麼一樣的地方麼?

他掃了掃這些物品,大聲說,燈罩、插座蓋,還有那個盒子都是白色的,並且自己還追一句,有3個都是白色的呢。那語氣特別得意,覺得自己的這個發現很了起。

後來他又關注到這個圖中的圓形氣球,自己又在家裡找到5個圓形的物品。 又進行了一輪點數。

晚上吃飯時,我跟奶奶描述了這個事,誇陶陶通過自己點數、自己發現事物的共同點,用很簡單的話把事說清楚了。陶陶特別得意,又跟奶奶重複了一下,自己找出的物品及數量。

在很輕鬆、很自然的氛圍中,孩子的思維被激活了,自發地完成了點數、觀察、比較、分類、統計這些活動。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強烈的“我能行”體驗,這為他日後面對學習困難、學習挑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如果孩子是被媽媽叫著去做題完成類似的活動,孩子雖然也能表現不錯,但是少了自主性、少了趣味性。你更願意讓孩子有哪種體驗呢?

共读笔记45|有意义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中捕捉应用数据的机会

其實,這個過程對我來說也是一次教育。在這次互動中,我對“數據表徵的目的是在於說明問題”有了更深的體會。

在真實問題情境中讓孩子感受數據的用途,他非常自然地專注、投入,興趣盎然,家長只需在關鍵點上提供些支持。

比如用手指幫助孩子強化一一計數意識,引導他可以在5之後接著數;及時給他肯定,引導讓他向奶奶描述這個過程。通過說出來,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數據用途,有助於他理解數量。這些體驗會讓我更加積極地去發現生活中的學習機會,激發孩子的潛能。

總說育兒即育己,我願意繼續以孩子為中心,耐心地跟著他的節奏走,你呢?觀念有沒有真的轉變過來?

知而不行,等於不知。檢驗你的觀念是否轉變,還得看具體的行動。

期待你們投稿,來分享你支持寶寶有意義學習的故事!

共读笔记45|有意义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中捕捉应用数据的机会

(更多共讀資料請見群內共享雲盤)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