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房企扎堆改名「去地產」,是噱頭還是轉型?綠地在信陽何去從……

品牌房企扎堆改名“去地產”,是噱頭還是轉型?綠地在信陽何去從……

信陽房產網訊 相信大家都已聽說,近日信陽迎來又一房地產大佬入駐——信陽市政府與綠地控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信陽高新區、高鐵東站周邊片區開發建設開展合作。這是繼恆大、中梁、碧桂園等品牌地產入駐後,又一股注入信陽房地產市場的強勁血液。關於綠地集團在信陽的動向,我們上一期已經詳細介紹過,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是,地產大佬們紛紛“拋棄”房地產,一個個接連開始更改企業名稱。

品牌房企扎堆改名“去地產”,是噱頭還是轉型?綠地在信陽何去從……

9月13日,保利地產正式宣佈將公司名字由“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字面上來看,保利企業名稱刪去了“房地產”。對此,保利表示更名不是去地產化,而是要體現多元化發展,壯大住區服務和房地產金融這“兩翼”。而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保利所謂的兩翼業務創造營收約87億元,僅佔總體營收的5.96%。也就是說2017年保利企業的利潤絕大部分來自房地產,但到了2018年,企業未來發展規劃宏圖中,“房地產”卻不再是重點。

實際上,地產大佬改名、去房地產,不僅僅是保利一家。

品牌房企扎堆改名“去地產”,是噱頭還是轉型?綠地在信陽何去從……

今年以來,已有7家房地產公司集體改名,除保利外,還有朗詩地產、大連萬達商業地產、時代地產、合景泰富地產、龍湖地產和深圳萬科房地產。萬科集團董事長鬱亮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很焦慮,從萬科房地產到萬科發展,萬科最大的焦慮在於如何找到新的發展渠道、新的路徑;而萬達方面,萬達商管甚至表示,未來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了,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這些房地產大佬,在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20年中,無疑都賺得盆滿缽滿,如今體量驚人。然而現在卻集體更名,“拋棄”房地產,轉身將羽翼伸展到其他行業領域。我們是不是可以簡單粗暴的認為,未來幾年的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可以預見的下滑,所以這些房地產大佬們焦慮不堪迫不及待地謀求轉型,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品牌房企扎堆改名“去地產”,是噱頭還是轉型?綠地在信陽何去從……

說回信陽,信陽樓市“金九銀十”剛開啟,然而9月開局樓市的成交量並不理想,前半月成交量持續走弱。綠地依然選擇入駐信陽,一方面是短期內三四線城市依然是拉動樓市去庫存促成交的主體;另一方面,綠地是否考慮其他房企巨頭在謀求的轉型之路,佈局拓展房地產周邊服務,如物業服務、智能社區等等。我們拭目以待綠地帶來的驚喜之作!【信陽房產網獨家稿件,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