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8WGDC「空間大數據+人工智慧峯會」都講了啥?|新一醬的朋友圈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6月15日,2018WGDC“空間大數據·人工智能峰會--極海專場”在北京召開。峰會上極海人以“地圖,重新定義智能決策”為主題,從“數據價值”“機器學習”“思維轉變”三大方向,全方位再現了極海在金融、零售、規劃等各服務領域中的重要突破,分享了其在智能決策創新背後的邏輯與思路。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北京極海縱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王昊開場致辭引出,地理數據智能化為地圖重新定義了賦能的技術。

對2B端的企業為用戶推薦他們合適的商品是每天要做的事情,去開拓客戶是每天要做的,去寫分析報告、決策、彙報,這些都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這些裡面都能用得上地理數據的輔助,我們所做的創業就是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給大家帶來每天都要使用到的智能技術,我們希望讓地理數據火起來,而不像原來我們做的項目,開發完畢、演示彙報、驗收,我們希望這件事情是做到每天工作裡面去。

我們創業的這兩年收到了大量的用戶反饋,從來沒有這麼簡單就能找到一組用於分析的數據,從來沒有這麼簡單就能夠製作一幅用於分析的地圖,從來也沒有這麼簡單去生成一份用於用戶判斷的報告,而這些成果通通都可以馬上在微信上和同事們去分享,有了極海的產品和服務,所有原來覺得如此專業化的工作居然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可以去完成。這是我們看到的用互聯網技術,用互聯網的平臺去解決B端工作中的每天發生的問題,我把它叫做每日經濟,我們生活在每日經濟裡面,我們在每日經濟貢獻著自己的GDP。在這一輪我們為地圖重新定義了一個賦能的技術,就是把地理數據智能化。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隨後,極海雲平臺總監崔福東,從用戶需求和痛點的角度,分享了極海把地理方法以及地理智能在不同行業落地的實踐案例。強調了智能地圖針對不同需求,解決的問題以及產品形式可能都是不同,而極海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極海一站式地理雲平臺,通過數據化、應用化、服務化以及平臺化,最終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地圖解決方案。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極海數據工程師青健認為,智能地圖的根本在於數據,數據現在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難獲取,人人都有很多新數據,怎樣使用好這些數據,怎樣挖掘出這些數據的價值,其實才是我們真正願意思考的問題,極海不僅僅是收集了很多海量數據,我們還擁有最好的數據生產能力,同時我們還積累了智能化的數據衍生技術,把這一類類的基礎數據衍生成了各式各樣豐富的衍生數據,並且還可以利用這些衍生數據再次的衍生新數據,但是是不是說只要有數據和技術就能做好這件事情呢?我們還結合了極海對地理數據的深刻理解,以及對實際需求場景的深刻把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持續不斷地衍生出各類產品,以及為之後的智能決策提供服務和保障。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新一線城市研究所沈從樂主編認為,中國的城市值得有一套新的數據體系重新定義哪些城市是好的,哪些城市未來更有商業開發價值,城市空間商業的分析,離不開空間的思維和視角。這些空間思維和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好的研究數據的關聯性,生產新的城市評價指標,例如:城市的樞紐性和商業的資源聚合度、城市人口的活躍度、生活方式等。地理的視角和方法能讓這套體系的生產帶來了新的提升和改變,也讓整個城市評價更加的立體。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我們不僅可以評價城市,還能進一步幫助規劃發展城市,諸如通過對新舊文化空間的研究,查看城市空間是否配置合理,從而為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提供決策依據。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極海項目總監王紅亮認為,人腦+電腦智能組合的方式來預防犯罪的可能性已經初見雲端,海量數據+機器學習的智能形式也可以被用在犯罪預測裡,幫助合理配置警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最終提供警員一個可交互和指導第二天實戰的系統。極海犯罪案件預測準確率已經高達98%,案發命中率達到了71%。即使在國內犯罪的預測僅是一個開端,但大數據和智能化決策的浪潮已經滾滾而來,趨勢不可抵擋。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極海高級研發工程師王帥認為,智能影像可以節省人力成本,並從繁雜的影像數據中挖掘出我們所需要的目標信息來幫助各行各業。從遙感影像對道路建築物體的提取能力,幫助瞭解全球各國的軍事設施情況。到通過街景來研究城市人類活動,為城市景觀設計師、城市風貌研究師,提供新的角度。最後從無人機影像來捕捉到更加精細的地物輪廓信息,幫助實現菸草種植管控。利用深度學習中的目標檢測,對火星表面的撞擊坑進行標定和識別。極海影像智能識別技術,已經滲透到越來越多的領域,為各行各業提供多樣的智能識別服務,提高決策洞察力。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極海數據工程師鄭家新分享了一個全新的空間位置表達方式,極海快碼。它把地面用2.38mx2.38m的規格劃分成小格子,併為每一個小格子賦予三個常用中文詞。擁有米級定位、快速記憶、便於傳播的極海快碼,能夠輕鬆描述、確定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甚至是操場上的一把長椅。荒漠中的一座沙丘。可以提高諸多行業的效率,比如導航、自動駕駛、政府事業、物流和救援。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極海的數據工程師周冬雨認為,位置數據驅動下的商業調研形式,會為商業客群和商區的調研,節省大量成本並帶來更精準的分析結果。通過多渠道多元數據的位置數據的關聯組合,能夠非常快速、準確的勾線出用戶畫像,瞭解真正的客源。幫助解決商區經營者,門店選址、店鋪銷量提升的兩大核心問題。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極海項目經理葉海波認為,通過大數據緊緊把握城市發展的現狀,可以輔助規劃師在編制規劃過程中進行智能化決策。大數據時代下規劃領域也需轉變新視角,高效利用歷史數據,將它們的數據價值進一步釋放。城市規劃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好的佈局可以大大提高人們的幸福感。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在零售領域,極海上海分公司技術總監何宇兵介紹了,極海以智能地圖輔助決策,自主創新的“自然街區”、“等時圈”等產品首次用於麥當勞、某跨國公司、IBM等企業的智能化決策的商業實踐。新零售業帶來了的新商業的模式,基於智能地圖的智能決策方案,能夠幫助零售商,提高數據運營的能力,大大提高智能決策力。

今年2018WGDC“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峰会”都讲了啥?|新一酱的朋友圈

最後,極海上海銷售總監吳丹分享了極海在教育領域的探索成果。在教育領域,極海通過國內首個“一站式地理雲平臺”,幫助降低非地理專業師生對空間技術軟件的學習門檻,使師生得以專注空間思維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