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知識」「鱷魚」是什麼毒品?

如今國外有一種名為“鱷魚”(Krokodil)的廉價毒品,因其會導致吸食者的皮膚變成綠色的鱗片狀而得名;而且吸食者的肉體會很快腐爛,就像被鱷魚咬過一樣,最後只剩下骨頭和一些肌肉組織。

它極易上癮,吸食者壽命最多有兩至三年,但大多數人都是在一年內死亡。這聽起來像是在電影裡的情節,但在俄羅斯確實有這種可怕的東西存在。

「毒品知識」“鱷魚”是什麼毒品?

什麼是“鱷魚”?

就跟吸毒者用可卡因藥丸代替可卡因一樣,“鱷魚”則是另一種比較昂貴的毒品海洛因的替代品。

“鱷魚”中主要活性成分為二氫脫氧嗎啡(與嗎啡相比,它的6位上羥基脫去氧原子,7,8位上碳碳雙鍵發生加成反應),1932年在實驗室合成後迅速被用作嗎啡的替代品。它的活性是嗎啡的8-10倍,現在主要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尤其是瑞士,將其用作臨床鎮痛藥。

可待因,一種常見且易得的鎮痛藥,只需要經過三步簡單的化學反應就可以合成二氫脫氧嗎啡。與注射海若因每次需要150美元相比,“鱷魚”則便宜得多,每次注射只需要6-8美元的成本。

「毒品知識」“鱷魚”是什麼毒品?

“鱷魚”是如何製成的?

問題關鍵不是二氫脫氧嗎啡的使人上癮,而是注射者根本沒辦法得到足夠純淨的成品。

或許在實驗室,用可待因合成二氫脫氧嗎啡是輕而易舉的事,只需要經過三步反應。

可是如果在自家的廚房,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缺少一些原料,他們經常採用汽油作為溶劑,混合著一些紅磷,碘酒以及鹽酸作為反應物與可待因片劑一起合成二氫脫氧嗎啡。最終的成品往往是不純淨的橘黃色的液體混合物,正是這些雜質引起一系列的皮膚刺激反應,使皮膚看起來像鱗片一樣,最終皮膚組織被破壞。

一旦注射處附近的皮膚遭到破壞,這一塊便開始壞疽。這樣就導致這一塊的皮膚開始腐爛,然後慢慢地剝落,最後只剩下骨頭。

「毒品知識」“鱷魚”是什麼毒品?

為什麼成癮後每時每刻都在注射與熬製?

儘管“鱷魚”與海若因性狀活性高度相似,但是持物時間卻比海若因短不少。一般來講,海若因注射一次可以持續4到8個小時,而“鱷魚”只有一個半小時左右。通常來講,如果利用這些易得的日常原料在廚房熬製一份“鱷魚”大概需要30分鐘到一個小時。如此短的持續時間使得“鱷魚”的上癮者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中,一天24小時基本上在不斷地在熬製與注射,這樣才能維持藥效,不犯毒癮。任何人一旦上癮後,由於大劑量的使用,身體組織就會慢慢由內而外開始腐爛,在兩到三年內死亡,大部分人更會在首次注射後一年內斃命。

「毒品知識」“鱷魚”是什麼毒品?

為什麼“鱷魚”在俄羅斯氾濫?

“鱷魚”在俄羅斯氾濫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國家的可待因是非處方藥,任何人隨便走進一家藥店都可以買到,而可待因是合成“鱷魚”的主要原料之一。一旦可待因被列為處方藥就會從源頭上大大減少“鱷魚”的合成。但這項卻似乎不那麼容易實行,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即使可待因被列為處方藥,那些癮君子們依然可以通過其他的一些手段獲得,但是我們卻很難方便的得到這種常用的止痛藥。

「毒品知識」“鱷魚”是什麼毒品?

當然缺乏完善的康復系統也是誘因之一。戒斷症狀一般會持續一個月,沒有超強意志力的人是很難忍受這一月來種種痛不欲生的。而俄羅斯現有康復系統還不完善,並缺少政府的支持。

在德國也出現了幾例注射“鱷魚”的報道,儘管在那裡可待因被列為了處方藥。數十年來,美國,英國和瑞典一直將可待因列為處方藥,但在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法國和日本等等國家可待因藥片卻可以隨隨便便的買到。也許,我們也會在這些國家看到“鱷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