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針砭|學生幹部自律公約:別拿自己當官老爺

近日,41所高校的學生組織聯合發佈了一份“關於發起《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自律公約》的倡議”,該公約呼籲,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要恪守學生本分,不能倒置本末,牢記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堅決反對官本位思想和作風。

《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自律公約》的發佈與近期輿論中不時曝光的“學生官”事件有關。影響較大的為今年7月份中山大學公佈的對200多名學生幹部的任命公告,公告顯示機構臃腫,名目繁多,某職位甚至被標註為正部長級、副部長級。中山大學最終刪除了相關公告,併為“錯誤使用級別表述”而道歉。

9月底,某學校的一位低年級學生因@所屬社團的主席,並稱呼為學長而被批評教育:“以後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說話方式”。此外,某高校社團成員稱,自己因聊天時寫錯學生幹部名字,被要求抄寫50遍,並在大會上做檢查。還有一所高校的學生社團,要求成員在節日期間給部長、主席發送“祝福”信息。

上述幾個案例皆是小事,但這些案例所反映的“官老爺”形象和“等級森嚴”的思想觀念卻讓人啼笑皆非。對此,有網友如此評價:耍官威的同學,你尚未飛揚卻已跋扈的嘴臉,真的很醜陋!其實,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並非實質意義上的幹部,不在權力編制之內,只是“協助學校進行管理工作的一種學生身份”,追根到底皆是為學生提供服務的。但在有些人眼裡,自己儼然成為了舊社會的官老爺,官威不容他人有一絲之冒犯,等級不容他人有一絲之僭越。

這從一方面反映了《學生會、研究生會幹部自律公約》發佈的必要性。該公約重申了學生幹部要恪守學生學習本分、牢記學生組織宗旨、永葆理想主義情懷、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紮實做事和平等相待等內容,並以書面文件的形式對官本位思想提出了反對,必然會制約、指導和規範學生幹部的行為。但從深層次來看,該公約倡導的是一種反對官本位、提倡平等自由的精神和文化,並對學生會工作的實質和初心進行了重溫。

另一方面,高校作為象牙塔,很多現象一般都是社會現象的折射,很多學生行為是他們對想象或真實的成人社會的效仿。殊不知,自十八大以來,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為四風現象在黨內被大家討伐,漸成過街老鼠,呈現人人喊打之勢。很明顯,這些典型的官本位現象並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的行政體系內,這些行為明顯是學生對臆想中的偽官場的效仿。

無論是學生幹部還是政府官員,其設置的初衷皆是為學生服務、為人民服務,他們應該是學生的公僕,人民的公僕,所謂的官老爺思想在任何時候都要不得。也在此忠告所有幹部,千萬別拿自己當官老爺,否則,你的官帽難以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