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寬鬆央行暫停OMO操作,10月仍有望延續平穩偏松格局

流動性寬鬆央行暫停OMO操作,10月仍有望延續平穩偏松格局

9月24日至28日當週,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短松長緊,各層次貨幣市場利率除隔夜資金外普遍上行。債券市場收益率方面,利率債收益率小幅下行,信用債收益率保持平穩。

資金投放量方面,上週央行開展了600億元逆回購,逆回購到期2900億元,實現淨回籠2300億元。

截至9月29日,貨幣市場方面,各期限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以上行為主,其中R001下行51bp至2.04%,R007上行20bp至2.86%,R014上行38bp至3.53%,R021下行1bp至3.43%,R1M上行10bp至3.34%。

利率債方面,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7bp至3.61%,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下行7bp至4.20%。信用債方面,10年期3A+級中短期票據收益率持平於4.70%,10年期3A級鐵道債收益率下行1bp至4.70%,10年期3A級企業債收益率持平於4.81%,10年期3A級城投債收益率持平於5.01%。

上週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呈現隔夜資金充裕、跨季跨節資金趨緊的局面。上週正值月末兼季末,也是國慶長假前的最後一週,政府債券發行放緩,MPA考核和節日取現成最大擾動因素。鑑於央行9月中旬已實施大量資金投放,且季末財政支出力度較大,能夠有效對沖節前現金漏損、季末考核、政府債券繳款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央行僅在中秋節後首個交易日開展了6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隨後連續暫停逆回購。在連續淨回籠下,貨幣市場隔夜資金利率仍然下行,跨季跨節資金利率則顯著上行,此乃季末流動性正常波動現象,節後有望改善。

9月27日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至2.00%-2.25%。對此,央行未跟進上調利率。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存,貨幣信貸傳導不暢,因此央行不跟隨加息具有合理性,這也體現了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靈活性,政策思路以國內經濟環境為主、更為注重內部均衡。不過,央行仍有可能再次實施定向降準。國務院9月26日發佈的《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明確提出,完善定向降準、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今年來,央行分別於1月、4月和7月三個季度首月實施定向降準,10月在經濟數據出爐前後推出定向降準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可能性仍存。

三季度末資金面平穩度過,預計10月份流動性也將繼續保持平穩偏寬鬆格局。其一,10月資金到期壓力不大。10月逆回購到期量較小,且同業存單到期量較9月減半,資金到期以MLF和國庫現金定存為主,但央行應會如期續作。其中,MLF有4515億元到期,是4月份實施降準置換MLF後的全年單月最大到期量;國庫現金定存有1500億元到期。其二,作為季度首月,10月是稅收大月,稅期擾動不容忽視。但10月各稅種繳稅截止日為24日,接近月末,屆時財政支出加快可形成對沖,緩解繳稅衝擊。8、9月地方專項債放量發行也有助於四季度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其三,國慶長假後現金迴流有助於補充一定的流動性。其四,外匯佔款擾動較小。8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餘額近年來首度環比下降,這與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和8月出國留學、旅遊換匯高峰有關。但近期央行已重啟逆週期因子,並推出離岸央票調節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影響離岸人民幣匯率,此次美聯儲加息後,人民幣匯率承壓有限,外匯佔款也不會大幅下跌。(袁雅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