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来到客栈,她本想要招待王子,却遭遇瓦刺的残余

故事:来到客栈,她本想要招待王子,却遭遇瓦刺的残余

王守仁张大嘴巴。

但是,有人比他先开口。

声音清脆,连珠炮一般。

“你叫什么名字?这次考了第几名?”

“王守仁。二甲第一名。”

“很好,你能成为庶吉士。”

所谓庶吉士,是由科举进士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情况有如今天的见习生或研究生。一般是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本朝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入阁成为首辅,也就是实际上的宰相。

王守仁听得这个称赞,更是觉得奇怪。

但是,他还是没法开口,因为,对方又说话了。

“你放心,宋晓波只是喝醉了,在后面的御花园里睡着了,估计现在已经被太监轰起来,也出宫了,没有任何危险……”一边说话,一边指了指身上的这套服饰。

王守仁竟然是懂的。

意思是说,我只是借这个道具用一下。

一个宫里的人,“借了”一名新科进士的“道具”,混着跑出来……

但是,王守仁还是来不及发言。

“对了,王守仁,你身上有银子没?能不能给我一些?”

第一次见面就借钱。

王守仁震惊得太多了,也不奇怪了,傻傻地问:“你要多少?”

“你身上有多少给我多少。”

他真的伸手,摸出一锭银子,约莫20两左右,这是他全部的川资了,想也不想,就递过去。

当时的度量衡为1斤=16两,1斤=500克,所以1两约莫是三十几克。这20两银子,就是六百多克,拿在手里,也是沉甸甸的。

这时,他看到那个人,脱下了进士的帽子。

风吹来,将她的头发吹起来,乱糟糟的,乌黑的,带着一点野性的凌乱,眼里,散发出一种令人不可逼视的光彩——

他再是迟钝,也明白过来——天啦,那是一个女人。

一个宫女,偷了进士的道具,伪装一番,跑了。

她将道具随意往地上一扔,看着远处的暮色,满脸都是笑容:“王守仁,谢谢你,后会有期。”

说完,转身大步就走。

走了几步,又回头来:“对了,我叫夏寅宝,熟悉我的人,都叫我小宝。”

小宝。

夏小宝。

他还没反应过来,那个女人已经迈开步子——是跑的,跑得很快。

很快,身影便消失在巷子里,无影无踪了。

慢慢地,天色已经黑尽了。

只有王守仁还站在原地。

一切,就像一个梦一般。

他掐了掐自己的手臂。

有痛感,不是在做梦。

而那个小宫女,的的确确,从自己眼皮底下跑了。

他甚至没想到后果——比如,打了掩护,又送了银两……今后追查起来,岂不是同党,是会被砍头的?

这些,他都没在意。

塞外的秋天来得特别早。

还不到中秋,已经草木泛黄,树叶凋零。

一间客栈,伫立在熊牢关的外面,上面悬挂了两盏巨大的红灯笼。

这里距离居庸关不到一百里,四处是空旷的草地,偏偏在狭长处,有一条很隐蔽的山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但是,这里并没有任何据点。

自从明成祖朱棣,四五次亲征,驱逐大元残余到沙漠草原深处之后,明军的守备便退到了居庸关以内。

尤其是当年土木堡兵变之后,明英宗朱祈镇率领的80万大军全军覆没,皇帝本人也被瓦剌首领也先抓住,历经艰险后才返回。史官们为了皇帝大人的名誉,就把这一段耻辱经历隐晦地称之为“北狩”,意思就是说,皇帝到北方“被打猎”了。这真是一个生动而绝妙的说法。

后来的帝王以此为鉴,而且大多长于深闺妇人之手,软弱胆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便再也没有过御驾亲征的先例了。

到朱厚照的时候,也先的瓦刺已经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鞑靼。鞑靼的首领号称小王子,系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在他的统治时期,结束了自成吉思汗以来黄金家族与异姓赛特(权臣)并立的制度,号称“中兴之主”。

小王子看准了刚继位的正德皇帝年幼无知,而且他派出人四处打探,得知这个少年天子荒诞无比,不理朝政,所以,便不准备对这位顽主皇帝客气了。

经过了好几年的边境骚扰,小打小闹之后,这一年,他干脆集结重兵,尽起蒙古勇士,侵犯宣府,连营达二十余里。

如此一来,朝廷不得不重视起来,于是派太监苗逵监督军务,保国公硃晖为征虏将军,充总兵官,右都御史史琳提督军务,率京军前往增援。

蒙古军队见势,大掠财物之后退去。到八月,又转掠大同。十月,又以数万骑进犯固原。可以说,在整个这一年间,小王子抓住机会,狠狠地把正德皇帝修理了一番。

这还不算,到第二年,小王子更是看准了机会,准备趁着今年秋天,草肥马壮之时,狠狠地再捞一票,让鞑靼部落彻彻底底过一个肥厚的冬天。

周围居民闻风,早已逃散一空。

反倒是这间客栈,依旧花枝招展地开门营业。

客栈的名字也很有特色,叫做“一夜香”。

为什么周围几十上百里的农民闻风而逃,这间客栈反而屹立不倒?看这个名字,您就知道了。

没错,这间客栈,实际上是一座青楼。

鞑靼人纵横来去,士兵打仗,女人也是很缺乏的。老是抢,也不是办法,而且,周围的居民被抢怕了,女人早已逃光了,根本就抢不到。所以,能有个固定的客源,源源不绝地供广大士兵们取乐,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晚香玉,据说也是个传奇人物,她既是鞑靼军中一个高级军官的相好,也是明军一个守将的相好。

有了这双重背景,这间“一夜香”客栈,就得以能在边境十余年,长盛不衰,财源滚滚。

这天晚上,客栈外面燃烧起了一堆熊熊的篝火,到处欢声笑语。

因为这一天是传统的中秋节。

鞑靼人不读书,但是,也知道汉人的这个传统节日。而晚香玉,更是及早率领帐下的美人们,要和鞑靼军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她早已得到了消息,今晚会有重要人物到来,也许,还会是小王子本人。

这么多年,小王子纵横来去,为了增加威慑力,据说,总是喜欢戴一张狰狞的狼皮面具。是纯正青狼,手工打造。

所以,许多人都没见过他的真面目。

晚香玉是老鸨,老鸨自然很八婆,心想,未必然你小王子,今晚来老娘的客栈,和姑娘们嘿咻,还要戴着面具?

因此,一睹小王子真面目,便在今夜。

月亮很大很圆,篝火熊熊,将方圆几里照得灯火通明。

一群早已打扮好的妓女们,浓妆艳抹,袒胸露乳,嘻嘻哈哈地围着篝火,吹拉弹唱。正做着这笔大买卖之前的热身运动。

就在这样的嘻嘻哈哈里,谁也没注意到,场中已经多了一个女人。

她穿一件低胸的红衣服,里面的抹胸露出一截淡淡的紫色,更衬托得肌肤如云,面如白玉。她手指修长,鬓发乌黑,怀里抱了一把琵琶,随手一划,便自得其乐地弹唱起来: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姑娘们正在嘻嘻哈哈,忽然看到来了这么一号主儿,琵琶声清越动听,弹奏的女人,情怀激荡,十分豪迈,都围过来来。

晚香玉闻讯而来,气势汹汹,这个女人是哪里来的?

既不是这里的姑娘,也很陌生,莫非是来抢生意,砸场子的?

她双手叉腰,做茶壶状,正要发挥自己地头蛇的优势,给这个不速之客一个下马威,不料,对方抬起头,对着她笑起来:“老板娘,我来投靠你了。”

女人说话的时候,声音妩媚到了极点,脸上那种笑容也妩媚到了极点,额上的头发,小小地垂下一缕,在耳边,轻飘飘的。

叫人来不及分辨她美还是不美,立即被她的风情所吸引住了。

旁边本是摆着许多秋日的桂花,盆栽。

但是,这些花朵忽然都黯淡得不像样子。

饶是晚香玉见惯了风月,一辈子从事这个老本行,也觉得骨头都酥了。

放眼一看,自家姑娘虽然环肥燕瘦,但是,还决计没一个比得上人家的。

她大喜过望:“好好好,今晚就靠你了。小王子今晚要来,你好好招呼着。”

女人曼妙声音:“我一定帮老板娘把小王子看个清清楚楚。”

她说话的时候,袖子扬起来。

漫天的红,媚,到了极点。

晚香玉再一次看呆了,招呼着姑娘们,这时,耳边已经听得踢踏的马蹄声,远处,是漫卷的风尘。

鞑靼的勇士们,已经来了。

为首的是一个勇猛魁梧的汉子,穿着铁甲兜鍪,五大三粗,快马几乎到了篝火边,才勒住马缰,一个漂亮的翻身落下来。

本是满脸笑容的晚香玉立即发现不妙,这不是她的老相好鞑靼军官,从服饰上来看,是瓦剌的残余。

她猜得不错,这人正是瓦刺的余部首领,叫做阿刺知。

她暗叫不好,果然,大汉手一挥,口里是正宗的蒙古语,叽里咕噜的,他的手下,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立即把一群妓女全部抓了起来。

弹琵琶的红衣女人也在此列,大家都呼天抢地的时候,只有她,脸上露出笑容,还对抓住她的大汉笑了一下。

这一笑,大汉骨子也酥了,目光往下,落在她的抹胸上面,看着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喉头,发出咕咕唧唧的口水声。

但是,他们显然另有目的,顾不得玩女人,反正这些女人,已经是他们的战利品了,一会儿,自然有得乐。

晚香玉久经江湖,忽然遇到这一干人,可是,人家人多势众,上千铁骑,大摇大摆,她好汉不吃眼前亏,偏偏看守的士兵们,非常粗野,推来搡去,将她全身掐的青一块紫一块。她痛得龇牙咧嘴,几乎流出眼泪。而旁边的姑娘们,都是如此。

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不一会儿,再一阵铁骑翻卷,狼烟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