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Ladies and 鄉親們,好久不見,可想死你們啦~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還記得上一篇我們學習了“結構化思維”的含義和自上而下的應用,這次,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結構化思維最為廣泛也最受歡迎的應用——自下而上的總結歸納。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你或許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解決問題、進行決策的時候,常常會有很多新的點子迸發出來,但就是無法將他們變成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一個理性的選擇。這種狀態持續時間一長,我們的大腦就要罷工,開始頭疼,可問題並沒有解決。

或者你碰到過這樣的一些人,他說的每個字你都聽得懂,然而組合在一起,你也不知道他想說什麼,聽他說話時間一長,你會頭疼,變得焦躁“你TM到底想說什麼”。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無論是溝通、思考還是決策,單線程的思維方式往往很難負荷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這時候,“結構化思維”就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思維方式。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舉個例子

我的朋友小明最近很是苦惱,因為每次和領導溝通,都會被打斷、甚至責怪。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明最近和領導彙報的時候都說了些啥:

“領導,您好!劉經理來電話說大客戶臨時有事,4點鐘的會議他沒辦法參加了。小張說他晚一點開會沒關係,明天再開也可以,但最好別11點30分之前開。可是會議室明天已經被別人預訂了,但星期五是空著的。王總的秘書說,他明天需要很晚才能從外地出差回來。我們本來準備討論的議題資料因為財務這邊數據也出不來我建議把會議的時間定在星期五的10點比較合適,您看行嗎?”

…………..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看到這裡,你也許早就看穿小明“不招待見”的原因,這麼多絮絮叨叨的話其實就為了改個會議時間,至於嗎!或者你會覺得這麼話癆的事情也就是極端案例了,其實,你有留意過自己表達的邏輯和方式?有給自己的工作彙報錄過音嗎?

筆者在2018年之前從未覺得自己是一個話多的人(高冷臉),換了新工作後,收到諸如“你的話有點多”、“戲好多”等反饋,這個時候筆者就開始關注自己日常正式非正式場合的表達邏輯,也有了三點小發現:

第一, 在沒有強制的環境中,大多數人會偏向時間敘述邏輯,表達的時候往往冗長;

第二, 邏輯能力很強不等同於語言表達精煉;

第三, 溝通是個雙向的過程,表達時對方的注意力常常隨時間遞減;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從小明的案例來看,其實他的訴求很簡單——改會議時間,在表達這件事的過程中,他選擇了按照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逐一彙報,當老闆興趣最濃時開始彙報劉總、小張、王總等人的突發情況,這時候站在老闆的角度,其實他早就心生厭煩了。

利用我們上期談到的結構化思維來看,簡單整理一下,小明的表達就可以變成: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基於結構化思維的四大基本原則,“結論先行”就是先說結果,單刀直入,直接報告要調整會議時間,第一時間抓住老闆注意力,也讓他知道,這次彙報的內容。在下面敘述的內容可以基於“參會人員”、“會議資料”和“會議室”三大層次的內容概括陳述理由,利用簡單的“總分”結構,就可以輕鬆表達。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結構化思維應用

實際生活中,結構化思維的學習和應用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Step1 理解,就是隱性思維顯性化。因為我們的思考是隱性的,所以我們要去將隱性的思維顯性化,然後才有可能去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接著就去調整它,改善它,進而優化它。

Step2重構,也就是顯性思維結構化。當有了好的想法,好的思路,我們還要把它說出來,還要把它呈現表達出來,讓其它人能夠了解到,比如上文中大家看到的結構圖。

Step3呈現,也就是結構思維形象化。在梳理好內容結構後,需要精煉語言,把內容形象化傳達,更利於理解和應用。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基於以上的應用階段,在你還沒有掌握這種結構化思維方式時,直接用這種思考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時我們就可以採用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去找結構。簡單來說就是:

A. 儘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點

B. 找出關係,進行分類(找出要點間的邏輯關係,利用MECE 原則歸類分組)

C. 總結概括要點,提煉觀點

D. 觀點補充,完善思路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你這麼說

在尋找思考要點的過程中要堅持“MECE原則”: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Exhaustive,即相互窮盡,不重疊。完全窮盡,不遺漏。

不管是溝通、選擇或決策,結構化思維的應用都會大大提升我們的溝通和工作效率,期待大家把結構化思維更多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