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唐僧過女兒國這關時到底有沒有動情?

Fuzhou大大悅


唐僧經過女兒國,當然動情了。我們知道唐僧西天取經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修成正果,普渡世人。但是在取經完成以前,他還只是一個凡人。只要是凡人,就有七情六慾。而且作為一個長得很高,面容俊俏的男子,他自然是眾多女子心中的匹配對象。從這一點來說,就算是唐僧自己不不想動情。那麼也是很難的。

我們從西遊記的原著中描寫可以發現。唐僧對於女兒國國王確實動情了。他不但動情了。他還欺騙了女兒國國王。當他採用孫悟空的辦法騙取通關度牒。離開女兒國之前,他對女兒國國王說,如有來世怎麼怎麼樣。那證明他的潛臺詞就是,今生我雖想和你在一起,但已經是不可能了。這一句就暴露了唐僧的心理。

而且當她像女兒國國王告別時,他沒有用出家人的合手阿彌陀佛裡。而是抱拳相別。抱拳向來就是俗家人常用的禮節。而作為出家人的唐僧,竟然用抱拳禮。說明他打心底裡承認,他和女兒國國王的婚姻是有效的。


舊事舊人歷史說


唐僧是人,不是佛。他要取真經,要成佛,需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需要捨棄人的一切情感,包括愛情。



唐僧見到美麗窈窕又情深意切的女兒國國王時動情了。他不像豬八戒那樣,掬著嘴,餳眼觀看那女王,卻也是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我們看看女王的容貌:

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 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妖媚姿。斜紅綃飄彩豔,高簪珠翠顯光輝。說什麼昭君美貌,果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佩,蓮步輕移動玉肢。月裡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唐僧心亂如麻,以四大皆空來穩定自己的狂躁的內心;以念阿彌陀佛,來堅定自己取經的信念。溫柔鄉是最容易動搖一個人的信念的。

小說與電視劇不一樣,電視劇裡的唐僧動情了。



女兒國國王看穿了唐僧,她說唐僧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若是你睜開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兩眼空空。不敢睜眼看我,還說什麼四大皆空呢?

唐僧軟弱地許諾:來世若有緣分……女兒國國王打斷了唐僧,我只想今生,不想來世。

除了今生真的沒有來世!來世唐僧已成佛,眼裡只有芸芸眾生,她女兒國國王只是其中之一,他們之間不會有瓜葛。

唐僧也想不負如來不負卿,可是佛教清規戒律告訴他,必須潔身自律。這一次唐僧把持住了心猿意馬的自己,他衣不解帶,身未沾床。

小說裡唐僧表面沒有動情,只是意亂情迷了。女王一把扯住三藏,俏語嬌聲,叫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

唐僧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



書裡寫唐僧應付女王是悟空的計策,為了得到通關文牒。

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女帝真情,聖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諧同到老;聖僧假意,牢藏情意養元神。一個喜見男身,恨不得白晝 並頭諧伉儷;一個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時脫網上雷音。二人和會同登輦,豈料唐僧各有心!

上文寫唐僧沒動情。不過潤楊倒覺得,唐僧動搖後,又堅定了取經的信念才更能感染人。



唐僧碰到的災難都是觀音菩薩一手安排的,都是用來測試唐僧取經的心是否真誠,是否堅定不移百折不撓。唐僧過女兒國,度情劫,就是觀音菩薩的一個測試,還好,唐僧通過了考試。

情劫很多人難以通過。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就沒有度過情劫,他後來被康熙皇帝廢掉。

唐僧順利度過情劫,後來取得真經。成為“旃檀功德佛”。


潤楊閬苑


原著《西遊記》中,唐僧過女兒國是在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心猿定計脫煙花。這部小說的敘述裡,唐僧的前世是如來佛的二弟子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被貶下凡間。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得道高僧玄奘法師。

縱觀整部《西遊記》,以及第五十四回過女兒國的詳細文字敘寫,我認為唐僧沒有動過兒女私情。下面,詳細說一下唐僧沒有動過兒女私情的理由。

一、唐僧一進入女兒國,就已先對三個徒弟諄諄教導。

話說三藏師徒別了村舍人家,依路西進,不上三四十里,早到西梁國界。唐僧在馬上指道:“悟空,前面城池相近,市井上人語喧譁,想是西梁女國。汝等須要仔細,謹慎規矩,切休放蕩情懷,紊亂法門教旨。”三人聞言,謹遵嚴命。

唐僧雖然沒有降妖伏魔的神通,但有著求得真經普度眾生的大愛,一心秉持佛門戒律,所以一進女兒國就教導三個徒弟“謹慎規矩,切休放蕩情懷,紊亂法門教旨。”實際上,唐僧作為典型的佛門中人,是不可能破戒的。《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神魔小說,不是世俗意義的現實主義小說,小說的文化基礎與背景是正統的佛與道。

小說中的九九八十一難,是對佛學或道學中的劫數的詮釋,這種劫數的學說,是一種“業力”的具體。唐僧的女兒國劫數,多數人認為是淫慾戒律的掙扎與考驗,但是於唐僧所具有的修行中,他早已過了這種考驗。一如在第五十五四中,豬八戒曾說過的一段話:

八戒在旁掬著碓挺嘴叫道:“太師,你去上覆國王:我師父乃久修得道的羅漢,決不愛你託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容,快些兒倒換關文,打發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贅,如何?”

這段話,倒是豬八戒色心不泯想在女兒國招贅下來,但豬八戒也說了“我師父乃久修得道的羅漢”所謂久修得道的羅漢,這羅漢在佛教中,是一種修行果位的稱呼,達到羅漢的果位,就意味著擺脫了六道輪迴束縛,就已了脫了生死。要達到羅漢這種果位,斷絕淫慾是必需條件之一。羅漢境界就是自度,若再能自度而度他,就是菩薩境界了。

因此,從豬八戒口中可以得知,唐僧早已到達了羅漢境界,是不可能再有兒女私情或者淫慾的。唐僧之所以下凡間,在上面已敘述過,他前世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因輕慢佛法被打下凡間歷劫。再者,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法師,他西行取經,其實是為求大乘佛法。實際上,他對小乘佛法已經爐火純青修到了羅漢境界。這點上,作者吳承恩肯定是瞭解的。

二、原著中,唐僧假裝與女王成親過程的文字敘述,看不出唐僧有半點動過情。

很多人認為唐僧動過情,是受電視劇的影響,電視劇中的各種表演鏡頭,讓人存在著這種誤會,實際原著中,並非如此,文字與電視劇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我們且看原著中是如何來描述當時的情景。

先是孫悟空獻計說,先假裝答應成親騙得通關文牒,唐僧也無可奈何地答應了,但那情景是怎麼樣的呢?

只見那女王走近前來,一把扯住三藏,俏語嬌聲,叫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

接著唐僧是“這長老戰兢兢立站不住,似醉如痴。”孫悟空一番勸說之後,唐僧更是“長老不敢回言,把行者抹了兩抹,止不住落下淚來。”可見唐僧為弄到通關文牒,聽從孫悟空的假裝成親,是多麼的無奈與委屈。

接著是假裝成親的情景描述了,這是原著與電視劇差別最大的地方,也是讓觀眾誤會最大的地方,我們且再繼續去看看。

同攜素手,共坐龍車。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這長老憂惶惶只思拜佛。一個要洞房花燭交鴛侶,一個要西宇靈山見世尊。女帝真情,聖僧假意。女帝真情,指望和諧同到老;聖僧假意,牢藏情意養元神。一個喜見男身,恨不得白晝並頭諧伉儷;一個怕逢女色,只思量即時脫網上雷音。二人和會同登輦,豈料唐僧各有心!

這種文字的敘寫,其實也是文學表達手法,將兒女私情與佛門的劇烈矛盾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矛盾越激烈,文字的可讀性就越強,越吸引人,同時也通過這種矛盾襯托唐僧的堅定之心。這種文字表達手法,無論是出於文學角度,還是出於小說主題的襯托,可以說,都是非常的高明與精彩。

在原著第五十四回的最後,並沒有如電視劇中所謂唐僧與女王“依依不捨”“脈脈含情”之類的敘寫,這也是讓只看電視劇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存在著誤會的地方。

唐僧最後騙得通關文牒,去到城門送別三個徒弟時,豬八戒唬了女王“我們和尚家和你這粉骷髏做甚夫妻!放我師父走路!”然後嚇得“那女王見他那等撒潑弄醜,唬得魂飛魄散,跌入輦駕之中。”

接著唐僧被路邊的一妖怪變成的婦女給劫走了。然後小說就進入了第五十五回。在這回的章節中,是這樣來描繪女王的:

慌得那西梁國君臣女輩,跪在塵埃,都道:“是白日飛昇的羅漢,我主不必驚疑。唐御弟也是個有道的禪僧,我們都有眼無珠,錯認了中華男子,枉費了這場神思。請主公上輦回朝也。”女王自覺慚愧,多官都一齊回國不題。

一句“女王自覺慚愧”就已點明瞭,女王的痴情是悔醒的,是尊重“唐御弟也是個有道的高僧”,她不會存在什麼長長久久的所謂痴情,這樣寫她也是明白事理的人。


三、我們要明白原著的意旨,不加以無聊的臆測。

《西遊記》作為浪漫主義的神魔小說,它的立意是幽默的,正面的,浪漫的。有人說它是佛與道之爭,因為之前有部《封神榜》,被認為是針對佛教,所以就出現了《西遊記》針對道教。這些都是大眾的臆測。

其實,我們擷取的是它的文學價值,這部小說的文字是極其幽默又浪漫的,而且文學手法也非常高明。再者,我們學習的也應是孫悟空的果敢,豬八戒的幽默,沙和尚的敬業,還有唐僧的不折不撓及大慈大悲的精神。

關於唐僧與女王的風月猜測,可做為飯後茶餘的侃聊即可,但作者吳承恩是不可能有這種立意的,不管是出於小說的文學價值還是對佛教、道教的尊重,都不會有這種“唐僧對女王動情”的可能性。


我就是竹韻


怎麼可能不動情呢?唐僧也不過是一介凡人,面對那麼嬌豔美麗,明媚熱情的女兒國國王,怎麼可能不動情??

只能說唐僧是個極度理智的人,是個有著非常人所能及的堅強毅力的人。在他心裡,雖然對女兒國國王有所動情,也可能有那麼一瞬間想留在女王身邊,與她花前月下,相愛相守。但是跟他心中的夢想一比,他的理智讓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夢想。



不管前途有多少驚險多少苦難,他都毫無畏懼,始終帶著自己的初心,勇敢前行。只為了那偉大的夢想能夠實現,能夠取到佛經,普渡眾生。


愛笑的小丫頭2009


自是動了真情

西遊,九九八十一難,這一難最是難熬;

須知,妖魔擋路,有悟空,可這一情字,可得“悟空”?

他是金蟬轉世,佛門高僧,這一刻卻也不過肉體凡胎

你看他見國王,遠不像其他女子、女妖般淡然,面紅耳赤,不敢搭話,甚至 閉上雙眼,默唸心經,其實心中已如亂麻

“你說四大皆空,卻緊閉雙眼,要是你睜開眼睛看著我,我不信你兩眼空空,不敢睜眼看我,說什麼四大皆空”



玄奘諾諾無法應回.....

玄奘最終還是走了,靈山之上多了一尊佛,卻在女王心頭留下一位御帝哥哥。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誤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南山玄墨


誰怪高僧動凡心,誰能無情拒痴情

對於唐僧來說,後有唐皇的重託,前有如來的召喚,心有蒼生的寄託。即使這樣,仍然無法面對女兒國國王的痴情。

倉央嘉措曾言: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唐僧也曾不捨道:來世有緣,必然相見。

局外人的透悟,局中人的掙扎,無不說明了一個問題:誰怪高僧動凡心,誰能無情拒痴情。

尤其是最後勒馬回眸,全是不甘、不捨、不能。

在我理解,那就是:深情藏眼中,恐擾心中佛,長待怕迷離,佛變女嬌娃。

多待一秒,也許就會改變主意;多待一秒,心中的佛就會變成嬌娃!!!



聽不煩的鄉里鄉親


唐僧師徒剛過子母河,又逢女兒國國王招親。兩個人一個是風流倜儻,貌似潘安之姿,同時唐僧又是一個才高八斗,權重天下的大唐之御弟,而女兒國國王又是一個傾國傾城的美,兩者相遇,恰恰是一個男才,一個女貌,彷彿那天作之合 。

在唐僧同意假結親來換取通關文碟的時候,他的凡心早已泛起情愛的漣漪,否則以孫悟空的能耐,完全可以換另外一種方式離開。在和女王夜遊皇宮的時候,臉上熱汗不斷的流了下來,連看就不敢看倘若真的沒有情絲,為何做不到心如止水,天塌不驚。倘若真的無一絲喜歡,難到不是眼前美女皆為紅粉骷髏,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此而已。



或許此刻不是由美麗動人的女妖怪生成的一次危險未知的劫數,而是由本心生出的一絲情痕。當離開女兒國時才有了來生再聚的愁絲。或許因女兒國的國王是一個人類,或許國王願意將王位讓與唐僧,或許國王過於美麗,或許唐僧仍是肉體凡胎,才使的唐僧生出了情愛。以至在堅持信仰,離開女兒國時扔在頻頻東望,不得不快馬西行。


qzuser


86版電視劇《西遊記》堪稱經典,影響深遠,三十多年來一直被重複播放,然而電視劇的部分情節與原著卻有所出入,比如第十六集《取經女兒國》就對原著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略作改動,讓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碰出了感情火花。

原著中唐僧面對女色誘惑,從頭到尾不曾迷失,雖聽從孫悟空之勸將計就計,假意允親以倒換關文,但言語行為卻看不出有絲毫動情思欲,也沒有描寫內心掙扎,唯有“憂惶惶只思拜佛”。

書中女兒國國王初見聰俊風流的唐朝御弟,就心歡意美,“不覺淫情汲汲,愛慾恣恣”,但卻沒有提及唐僧此時的內心和行為,反而借豬八戒之眼刻畫了女王的嫋娜豔麗賽過貂蟬西施,而後豬呆子“忍不住口嘴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但唐僧在女王主動近前拉扯耳語時,卻唯有恐懼“戰兢兢立站不住”,隨女王走時“止不住落下淚來”,讓讀者看到一副被強迫的模樣。

相比原著的中規中矩,電視劇的情節或許更迎合觀眾的內心想法,劇中唐僧明顯動了情,他驚豔於女王的絕世容顏,唯恐自己把持不住,於是緊閉雙眼自欺欺人,但內心卻如同吹皺了一池春水,怎麼都止不住,是以才會大汗淋漓,最後與女王告別時,唐僧居然還說了四個字“若有來生”,可見情思一直藕斷絲連。

應該說,電視劇的處理也是可以接受的,唐僧取經時只是凡人身份,也有七情六慾,到女兒國時還是氣血旺盛的青年,經歷“情劫”而動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成“佛”須覺行圓滿,然不入其中終不知真味,即便是釋迦牟尼也尚且經歷娶親生子,唐僧動情又有何不可?

其實,世人都會遭遇“情劫”,一念折磨,一念無我,唐僧最後能做到斬情再無牽掛,如換成您,是否也可以?歡迎大家展開討論。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關注。


六甲番人


希望這個答案不會被罵,唐僧對女兒國國王是動了情的。

當女兒國的國王把自己當做“國寶”,讓唐僧看的時候。

唐僧根本就不敢直視,他只是低著頭,念著“阿彌陀佛”,稱自己“四大皆空”。

可是女王一句話就戳穿了唐僧的心思:你若真的四大皆空,為何不看著我。你若真的看著我,我就不信你真的會兩眼空空。

女王的這個激將法果然見效,當唐僧睜開眼看到女王的時候,他確實心動了。

唐僧雖然動了情,但卻不能為情所困,留在女兒國。

唐僧《西遊記》中,在取經的途中,此時他並不是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而是一個東土大唐派去西天求取真經的高僧。

他一生坎坷卻心懷慈悲。他就連強盜,妖怪都顯露出了同情,所以他對女王是不可能沒有情的。但是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擔,沒有辦法答應女王留在這裡。

所以他只能說:我今生已許身佛門,來世若有緣份……

我相信此時唐僧說這句話的時候,肯定是動了情的。

唐僧希望來生能與女王,再續今生緣。

那是因為在《西遊記》中,他並不是一個真正“四大皆空”的佛,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僧。

他動了心,也不是因為他看上了女王的權利,地位和金銀財富,錦衣玉食之類的身外物。

他動了心,是因為他確實是喜歡女王這個人本身。

但是他又能抵抗住這些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誘惑,這也說明了唐僧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並且有信仰的,不畏艱險的,稱職的取經人。

看來,觀音菩薩確實沒有選錯取經人。


早晨從下午開始


《西遊記》播了三十幾年,唐僧和女兒國國王之間隱隱約約的情感線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其中,唐僧不時羞澀地望向女兒國國王;唐僧駕馬離去前的再回首,那深情一望;唐御弟回眸遠望,對女兒國國王道一聲“請回吧!”,也被觀眾解讀為是古時婦人送別丈夫上朝時的離別之禮……讓大家更加堅信唐僧對女兒國國王是動了凡心的,畢竟體貼貌美的妻子、享不盡的富貴、唾手可得的王權誰又能拒絕?在大家看來唐僧的離去,有幾分“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無奈。



去年的賀歲檔《女兒國》是女兒國國王(趙麗穎飾演)和唐僧(馮紹峰飾演)的定情之作,觀眾們也因此更加堅信唐僧對女兒國國王動了真心。

但是要告訴大家的是,童話終究是童話,君不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的原作是多麼暗黑和醜陋。

女兒國是什麼國

《西遊記》中女兒國的出現,滿足了大多數世間男子的淫思,自然而然地相信這女兒國裡的女兒應是個個貌美如花、聲似黃鶯,嬌俏含羞如二八芳華的處子。

女兒國是唐僧師徒西去之路上必經的九九八十一難之一,可見這女兒國的兇險,這女兒國的女兒又怎會是聲甜語糯的解語花?怕不是吃人不吐渣的粉骷髏!



唐僧師徒四人誤飲了子母河的水,動了胎氣,腹痛難忍,到了村舍的一位婆婆家,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老婆子笑道:“爺爺呀,還是你們有造化,來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們也不得囫圇了!”八戒哼哼的道:“不得囫圇,是怎麼的?”婆婆道:“我一家兒四五口,都是有幾歲年紀的,把那風月事盡休了,故此不肯傷你。若還到第二家,老小眾大,那年小之人,那個肯放你過去?就要與你交合。假如不從,就要害你性命,把你們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兒哩。”

看見了嗎?那婆婆說:“我一家兒四五口,都是有幾歲年紀的,把那風月事盡休了……”

婆婆的意思是若不是我孃兒幾個上了年紀了,不然少不了你們苦頭吃的。要是放到其他人家,就要與你交合,假若不肯,就害你性命,更要將你們身上肉做成香囊。

拿男人屍身做香袋兒,想象得到的重口味。

女兒國子民如何看待唐僧師徒

在唐僧師徒四人治好腹痛、散盡胎氣之後,走進女兒國,原著中描述:

那裡人都是長裙短襖,粉面油頭,不分老少,盡是婦人。正在兩街上做買賣,忽見他四眾來時,一齊都鼓掌呵呵,整容歡笑道:“人種來了,人種來了!”

從這段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

01.

女兒國裡的子民都是婦人;

02.

女兒國國土上,鮮少有男子踏上;

03.

女兒國的子民看到師徒四人,一眾鼓掌,整容歡笑:“人種來了,人種來了!”從這句可知,在女兒國子民的眼中,男子充其量不過是生育的機器。

看到這裡,我不明白了。

子母河裡的河水可以使女兒國的子民懷孕,綿延子嗣,為什麼女兒國的子民見到男子是這般歡呼雀躍???

女兒國國王真溫柔端莊?

87版《西遊記》中,飾演女兒國國王的朱琳,在熒屏上表現得溫柔似水、善解人意,但是實際上,原著中的女兒國國王可是舉止言談皆有些放浪形骸。



在見唐僧第一面時,原著是這麼寫的:

女王不覺淫情汲汲,展放櫻桃小口,呼道:“大唐御弟,還不來占鳳乘鸞也!”三藏聞言,耳紅面赤,羞答答不敢抬頭。
只見那女王走近前來,一把扯住三藏,俏語嬌聲叫道:“御弟哥哥,請上龍車,和我同上金鑾寶殿,匹配夫婦去來。”


女兒國國王第一次見到御弟哥哥,她連寒暄幾句都沒有,而是直奔主題,第一句是“占鳳乘鸞”,第二句是“匹配夫婦”。雖然當時的唐朝也是很開放的,但是女兒國國王這般赤果果的白日宣淫無異於慾求不滿的妖婦。

唐僧在後續的描寫中,用到的詞語也是“戰戰兢兢”“強整歡容”,更別提什麼愛慕之情傾慕之意了。

唐僧師徒怎麼看待女兒國

唐僧

女王派使者向唐僧師徒說媒時,孫悟空調笑師傅是“千里姻緣一線牽”,不如留在女兒國,讓他三人西去取經好了。

難道唐長老真沒有一絲絲的心動?您別說,還真沒有。面對徒弟的調笑,唐三藏的第一反應是:

唐長老一把扯住行者,罵道:“你這猴頭,弄殺我也!怎麼說出這般話來,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

唐三藏非但不覺得孫悟空的玩笑很好笑,反而覺得是在“弄殺我也!”,後續的“我就死也不敢如此!”說明在唐僧看來,女兒國是個比地獄還可怕的地方。

八戒

那麼好色成性的八戒總該歡喜留下來吧?但是很出奇的是八戒不僅發了瘋似的闖到殿前嚷嚷,還罵女王是“粉骷髏!”:

八戒發起個風來,把嘴亂扭,耳朵亂搖,闖至駕前嚷道:“我們和尚家和你這粉骷髏做甚夫妻!放我師父走路!”

菩薩的敲打



在這裡結合一下前情,解釋一下原本好色的豬八戒為什麼那麼反常:

小說的第二十三回,在流沙河,唐僧師徒路過小富之家,這戶人家的主人是一位寡婦和三個漂亮女兒,這富足之家更有良田千頃、牛羊無數。

寡婦有招婿的意思,邀請師徒四人共享榮華。唐僧、孫悟空、沙僧拒絕得很堅決,唯有八戒動了凡心,還跟姑娘們玩起“抓新娘”的遊戲。結果是豬八戒在樹上被吊了一夜,唐僧師徒這才知道這寡婦和女兒四人是菩薩們變來考驗他們的。

菩薩們臨走前還在牆上留下一句話:“從此靜心需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意思是師徒四人西行路上若再生色心,則路途會越來越艱難。


結合女兒國剽悍兇狠的民風,再加上之前菩薩們的敲打,唐僧當下想的不是兒女情長,而是能否逃出生天。誰知道這次的美豔佳人是不是又是菩薩們變的?唐僧他又怎敢對女兒國國王暗生情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