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發生在諸葛亮“一出祁山”期間,主人公為諸葛亮。原文如下:

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孔明尋思,恐二人有失,又喚高翔曰:“街亭東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紮寨。與汝一萬兵,去此城屯紮。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孔明又思:高翔非張郃對手,必得一員大將,屯兵於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喚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後屯紮。延曰:“某為前部,理合當先破敵,何故置某於安閒之地?”孔明曰:“前鋒破敵,乃偏裨之事耳。今令汝接應街亭,當陽平關衝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閒乎?汝勿以等閒視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魏延大喜,引兵而去。

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一出祁山”後,罵死王朗、大敗曹真,引起曹魏的恐慌。魏明帝曹睿下令將被諸葛亮設計離間的驃騎大將軍司馬懿官復原職,令其率領二十萬人馬增援西北。司馬懿重掌兵權後,立即奔襲新城,殲滅了企圖重回蜀漢的孟達。隨後,司馬懿來到長安面見曹睿,舉薦張郃擔任大軍先鋒,進軍西北。

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得知司馬懿司馬懿率部前來增援,諸葛亮不敢大意,以參軍馬謖為主將、王平為副將,率領精兵二萬五千人鎮守街亭。同時,諸葛亮又命高翔率兵一萬鎮守列柳城。此外,諸葛亮又安排魏延鎮守陽平關作為後援。魏延非常不解,認為自己才是鎮守街亭的合適人選,諸葛亮將自己安排在陽平關並不妥當。也就是這個時候,諸葛亮說出了“汝勿以等閒視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這句話,魏延這才欣然從命。

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諸葛亮口中的“等閒視之”,意為把這件事看成平常的事,不予重視。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小說中所描述的諸葛亮兵敗街亭,不僅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而且連失敗的經過都基本都是按照史料的記載進行描述。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讓馬謖鎮守街亭,最終導致街亭丟失,一出祁山以失敗告終。

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而在《三國志•馬良傳》中更是這樣記載:“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這也就意味著在戰前部署時,已經有不少部下建議諸葛亮任用魏延或吳壹去鎮守街亭。這也就是說當時諸葛亮有三個選擇:魏延、吳壹和馬謖。但諸葛亮最終卻選擇了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這也成了街亭之戰失敗的關鍵。

街亭之戰開打前,諸葛亮其實有三個選擇,但卻用了最差的一個


為什麼會選擇馬謖呢?除了諸葛亮一心想提拔這位老鄉兼密友之外,堅信馬謖能夠完全執行自己的部署或許是另外一個原因。不過,令諸葛亮沒想到的是,馬謖來到街亭之後,並沒有依照諸葛亮的部署執行,這才導致了後來的慘敗。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