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潛力巨大的幹細胞,你了解他的歷史嗎?

​在廣大的人群中,每個人都有著對醫學治療的不同需求。科學家和醫生們正持續研究,尋找更加個人化的醫療方法,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研究“幹細胞”。對於當今社會上的大多數人來說,提到幹細胞這個詞基本上是陌生的,或許有的人在科普新聞中聽到過這個詞,但是幹細胞究竟是什麼?對人類又有什麼好處?今天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在我們身體的這個工廠中,每一個體細胞都被訓練得高度“專業”以適應自己的功能,但幹細胞還像是一個未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的學生,它具有從事各種職業的潛能,比如修復損傷組織細胞、替代損傷細胞的功能或刺激機體自身細胞的再生功能,而這恰恰是幹細胞的迷人之處。因而,幹細胞研究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遍地開花的狀況。


面對潛力巨大的幹細胞,你瞭解他的歷史嗎?

幹細胞是什麼?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或組織器官,在胚胎髮育階段,幹細胞能分化成所有的特化細胞;在成體組織裡,幹細胞擔任細胞更新代謝、系統修復、補充成體組織的功能。皮膚細胞可以保護身體,肌肉細胞可以收縮,神經細胞可以傳遞訊息,幹細胞卻沒有任何特殊結構或功能,但幹細胞有種潛力,就是變成人體中任何一種細胞。


面對潛力巨大的幹細胞,你瞭解他的歷史嗎?

幹細胞的發展史

1878:出現第一篇哺乳類的體外受精卵報道。

1959:完成第一例兔子的體外受精卵。

1960:展開畸胚瘤的研究。

1968:愛得華(R.G. Edwards)和貝敏思特(B.D. Bavister)進行人類的體外受 精研究。

1970:利用畸胚瘤細胞注入老鼠胚胎,製造鑲嵌鼠以進行胚胎髮育的研究。

1978:世界第一個試管寶寶路易絲.布朗(Louise Brown)在英國誕生。

1980:肯蒂絲.瑞得(Candace Reed)成為澳洲的第一個試管寶寶。

1981:艾凡斯等(M.J. Evans, et al.)體外培養老鼠的胚胎幹細胞;伊莉莎白.卡爾 (Elizabeth Carr)成為美國的第一個試管寶寶。

1984~1988:安德魯等(P.W. Andrews, et al.)在體外培養人類畸胚瘤細胞。

1989:佩拉等(M.F. Pera, et al.)製造人類畸胚瘤細胞株。

1994:首次使用人類人工受精的囊胚進行幹細胞的研究。

1995~1996:從恆河猴取得胚胎幹細胞,並在體外培養分化成三種胚層。

1998:詹姆士.湯姆生(James Thomson)從人類體外受精卵取得胚胎幹細胞,並 能穩定地在體外培養;吉爾哈特(J. Gearhart)從妊娠中止的胎兒內取出其卵巢或睪丸組織, 得到一種具有幹細胞特性的原始生殖細胞,稱為人類生殖幹細胞。

1999:《科學》(Science)雜誌公佈幹細胞為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榜首。從小鼠肌肉組織取得的成體幹細胞可以「橫向分化為血液細胞」。此後,科學家相繼證實成體幹細胞具有可塑性。

2000:美國61名諾貝爾獎得主及其它科學家聯名要求美國政府對幹細胞研究給予全面支持,同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宣佈美國政府准許用政府經費進行人體胚胎幹細胞研究。

2001:胚胎幹細胞株可以培養出神經、胰島等更多種類的細胞。美國總統布什宣佈聯邦政府將優先資助胚胎幹細胞研究。

2002:《自然》(Nature)雜誌評選「幹細胞的爭議」為二○○二年科學界年度重大新聞。

2011:克隆製造幹細胞被時代雜誌評為2011年十大醫學突破之一。

2012: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幹細胞研究科學家。


面對潛力巨大的幹細胞,你瞭解他的歷史嗎?

可見幹細胞的研究在生物界逐步趨於成熟和重視,於此同時需要更多的科學家們對它進行探索,因為幹細胞的發現會給人類帶來更多的希望和曙光,期待著將來能發現更多幹細胞為人類科學做出的貢獻。

好了,今天的幹細胞科普小知識就到這裡了。小編溫馨提示,請大家關注明天更為豐富的幹細胞知識科普內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