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下鄉之綠化工程《原創現代故事》

話說古月言和常紅仁成立了紅仁三農下鄉農業公司後,一直在尋找承包土地。正好,古月言由冀南市組織部出來到東部大坑縣擔任副縣。兩人便在大坑縣西合鄉承包土地500畝,栽種速生楊,國槐,銀杏,玉蘭樹等等,還有一些觀賞花卉。土地承包費是按雙800斤給農民的,價格按當年結算。

西合鄉位於大坑縣最東邊,境內有十一條下在建設的國家級高速公路,一條是縱貫南北的廣大高速, 一條是直通東西的青紅高速。所以佔用土地面積甚大。而兩邊的綠化同樣需要數量不菲的樹苗。古月言正是看中了這個市場,提前佈局。他們租的土地靠近縣道,位置方便,是一塊風水寶地。在500畝地的正中心,是一位賈領導的家族墓地,從別的地方遷來不久。不允許打井,好在旁邊有現成機井可以使用。縣裡給這個承包地掛了一個牌子,大坑縣苗圃改良基地,享受國家補貼。一年後,青紅高速基本完工,常紅仁也在這一年中,僱了十多個人,內弟帶隊,在承包地內種花種樹,澆地除草,忙得不亦樂乎。青紅高速綠化招標會上,常紅仁中標,承攬了兩側綠化的建設。這一年的折騰沒有白費,刨去成本,加上補貼,幾乎掙了500多萬。二個人很開心,古月言提出150萬給相關幫忙的人員。二個各自分紅150多萬,其他沒有動,作為平常流動使用。農民的承包費,國家的補貼基本上就夠了。高速的綠化費用,利潤還是很高的。當年,他們又投標了另一條高速大廣的綠化工程。有了苗圃基地,有了資質,有了前年的綠化經驗,中標是很自然的。

因此第二年,第三年,他們的分紅利潤也很可觀。在這三年中,他們不但搞綠化,也美化公司形象,給村裡免費提供綠化的樹苗,每年年底到附近村裡發放糧油,麵粉,甚至現金,慰問孤寡老人。村裡修橋鋪路,建設小學,他們公司也是出錢出力,給當地村民形成了魚水情的合諧關係。從第二年起,他們的業務也從大坑縣發展到周邊市縣,但沒有很大的發展。隨著賈領導上調到冀南市。一條50公里的中華大街南北延伸大道的綠化改良也讓他們中標了其中一部分。原來,這條地市最長的道路兩側是速生楊,市裡為了美化這條道路,建議換成國槐,形成有特色的冀南明星大道。一個月內,中華大街城郊道兩側全部換成了美麗的國槐,委實比單調的速生楊好看。報紙上,電視上交相稱頌。市領導大悅。常紅仁和古月言當然更高興,這一小段工程,給公司帶來了1000萬利潤。他們委實想不到,當然,賈領導的照顧不能視而不見。他們給賈領導在柳色風情小區提了一個高檔別墅。賈領導不要,最終賈領導愛人還是支付了15萬支票,作為房款。他們感嘆,賈領導真是一個為民的好官。小區價值500元。他們小區的綠化也是常紅仁公司做的,內部價300萬購房。有了貴人相助,他們的生意做得順水順風。

那知,第二年,中華大街兩邊的國槐水土不服,長得良優不齊,有的已經死了,活得長得也很難看,嚴重影響到冀南市的形象。經市委和專家分析,決定花大價錢種植南方名樹銀杏。這次施工方沒有他們。由於上次國槐完工不好,但從他們公司購買銀杏苗,2000元一棵,比從南方訂購要優惠。市裡綠化公司很滿意,紅仁公司當然更滿意,他們賣樹苗也掙了900多萬。不比干綠化工程少掙,而且沒有後顧之憂。古月言和常紅仁也好好過了個年,再也不操心銀杏樹苗的成活率的問題了。因為他們心裡清楚,銀杏樹苗在北方成活率很低。果不其然,種下樹苗的第二年,第三年,中華大街兩側綠化帶不忍目睹,被偷的被偷,留下來的都是枯枝敗葉。新換的市領導極為不滿,責令賈領導找原因,不要再折騰了,必須馬上恢復,還是要種速生楊。這次,當然還是由紅仁公司來救場。這次他們用心的挑選了較大的楊樹苗,而且請了幾名農業大學的教授,指導綠化,加上了南方庭院名樹玉蘭,效果出眾。速生楊本地常用樹,當然成活率很高。紅仁公司也得到了一筆很大的利潤。後來,他們公司也承包了市內幾個公園的綠化改良。

連續的接單大型綠化工程,紅仁公司也獲得了較高的知名度,當然公司也擴展到了幾百人的團隊,由職業經理人經營公司各種業務,常紅仁作為老闆也退居幕後,古月言更是退出了乾淨,當然分紅一分沒少。幾年後,古月言由於政績卓越,又回到市委,進入常委,位高而權重。常紅仁也由一縣裡企業家,成長為冀南市十大傑出青年,大型股份制公司老總,財產上億。公司多元化發展,進軍房產業,餐飲業,酒店行業,行行興旺,線線飄紅。

變了的是歲月,不變的是他們的友誼,他們一起經營著為民造福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