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莫斯科戰役,德軍已經消滅了幾百萬蘇軍,為什麼蘇軍還能反攻?

冷雨夜宵


這幾天縱橫在跟網友探討持久抗戰的問題,我並不認為蔣百里是最早提出持久抗戰的人,但是在蔣百里的戰術思想裡面,也涉及到在戰爭中應該持久,蔣百里舉出的例子就是德國在一戰時候戰敗的例子:“因為德國當年偏重於速決,而不顧及於如何持久,所以失敗。”

蔣百里對德國一戰時候戰敗的分析不可謂不到位,德國因為國力容不下野心,一直追求速戰速決,一旦陷入戰爭僵持局面,就會暴露出後續無力的狀態。

德國在莫斯科會戰的失敗,可以看作德國在一戰失敗的翻版,都是因為速戰速決的策略沒有成功,而陷入僵持,一旦僵持,德國就必敗無疑。

德國的成功源於對閃電戰的運用,而莫斯科的失敗則是對閃電戰的摒棄造成的。

希特勒在西線與法國的戰爭中,利用閃電戰戰術迅速的贏得了法國之戰的勝利,而與此同時蘇聯在蘇芬戰爭中竟然未能取得全勝,使得希特勒認為蘇聯不堪一擊,其實我認為希特勒對蘇聯當時的情況也不算是誤判,蘇聯的確不堪一擊。

在蘇德戰爭初期,德國一路披荊斬棘,希特勒在德國連捷報都讀不過來,1941年6月22日開始,德國調動了190個師,發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也就是巴巴羅薩計劃,兵分三路,襲擊蘇聯。

蘇聯的軍事實力也不是蓋的,但是在德國裝甲兵團的鉗形進攻下,蘇聯損兵折將,戰爭一開始66個機場就被炸了,1200架飛機被炸燬,在失去制空權的情況下,蘇聯紅軍在戰爭開頭就損失慘重。

1941年7月15日,戰爭僅僅發動三週,德軍就攻佔了莫斯科的門戶斯摩稜斯克市,可以說,在這個時候,如果希特勒下令攻打莫斯科,必然能夠完成任務目標。

然而這個時候,希特勒卻抽調了很多原本計劃攻打莫斯科的部隊,去攻打基輔,隨後就有了基輔戰役圍殲蘇軍66.5萬人的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但是卻錯過了攻打莫斯科的最佳時機。

在德國攻打基輔戰役期間,蘇聯得以有時間構築了一條堅固的防線來進行接下來的戰爭。

指揮中路攻打莫斯科的古德里安曾經勸希特勒不要去攻打基輔,而是直取莫斯科,但是希特勒給古德里安將軍事經濟學,講述烏克蘭的重要性,是糧倉,是油田等等。

在我看來,希特勒的這番話是對牛彈琴,德國三大名將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爾都是閃電戰的卓越執行者,你跟他們講軍事經濟學那不是對牛彈琴那是什麼!然而,軍事經濟學的本質實際上就是為持久作戰做準備,因此這次與閃電戰背道而馳的。

德國想要戰勝蘇聯,不是步步為營,只能是一把尖刀直插心臟,直到打到蘇聯已經緩不過來氣才能停止,這才是閃電戰的精髓,希特勒是還想要烏克蘭的糧倉,還要拿下莫斯科,還想要這要那,是其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當時,已經錯過莫斯科的情況下,德國就應該進行調整,然後進行下一輪的進攻,然而希特勒等不及,迫不及待的要求年底之前拿下莫斯科。

基輔戰役結束後,天氣轉冷,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不僅有嚴陣以待的蘇軍,還有泥濘的道路,德國在前期得以勝利的根本就是部隊的機動性,在攻打莫斯科的路上,那真是“一步一個腳印”。

寒冷的天氣更加妨礙了德國裝甲坦克的發揮,到達莫斯科的時候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不但無法組織進攻,還被迫轉入防守,針對德國攻打莫斯科的這個舉動,我總結他為送人頭。

當然,蘇聯能夠迅速集結出反擊的部隊,也說明蘇聯的軍事潛力不容小窺,在英美的支持下,蘇聯的軍工生產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持續增產,1941年之前蘇聯總計也沒能生產兩萬輛坦克,而到1942年蘇聯一年就生產了兩萬四千輛;槍械方面,1942年之前蘇軍以步槍為主力槍械,而1942年之後,蘇聯生產600萬支波波沙衝鋒槍,開始了全員衝鋒槍,在二戰中能夠全員衝鋒槍喂起子彈的,全世界估計只有蘇聯了。

所以,在德國強弩之末的情況下,蘇聯反而能夠“越挫越勇”發動反擊。


史論縱橫


這隻能說蘇聯擁有著近乎“變態”的戰爭動員能力,德軍的入侵是在1941年6月22日開始的,到7月1日,蘇聯便新徵召了530萬人,到7月10日已經完成了新增56個師的動員,這些師隨即補充到現有的各個集團軍。到8月1日,新動員的師已經增加到144個,其中包括8個坦克師。儘管在8月1日之前的作戰中蘇軍損失了46個師,但用兵力還是達到了401個師,實力相比於戰前反而增加了。



此後動員工作進入白熱化階段,截止到1941年12月31日,蘇聯共計新組建285個步兵師、12個重建的坦克師、88個騎兵師、174個步兵旅和93個坦克旅的龐大部隊。在加上6月22日前原有的陸軍,蘇聯紅軍在戰爭的前6個月裡總計投入了483個步兵師、73個坦克師、31個摩托化師和101個騎兵師,共688個師。如果將兩個旅折算成一個師的話,那麼總計將達到821個師級規模的兵團。需要注意的是蘇聯新動員的師實力大致只有德國師的一半。


在戰爭的前六個月,也就是莫斯科戰役接近尾聲時,蘇軍已經損失了147個步兵師、40個坦克師、11個機械化師、10個騎兵師以及21個步兵旅和坦克旅,總計430萬人,但是1941年12月31日,蘇軍仍舊擁有592個師,800萬人,比6月22日開戰時的537萬人還要多近300萬人。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蘇軍在損失了幾百萬軍隊後仍舊能在1941年的冬季發起全面的反攻。


據可靠估計,蘇聯在戰爭的前8個月裡共徵召了超過1000萬人,其中300萬人被立即派往了前線。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的總動員人數為2950萬人(含多次入伍的情況)。蘇聯有效的動員工作不僅彌補了蘇軍在作戰中所遭受的巨大損失,而且還使其實力得到了顯著的增長,這也是為何蘇軍雖然遭到重大打擊卻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起反擊的原因所在。


戰略論


大家好,我是再忙也要說歷史的程錦。

到了莫斯科戰役的時候,蘇聯已經讓德軍消滅了近百萬人,那為什麼蘇聯還能夠進行反擊?在蘇軍的冬季攻勢下,德國的將領認為佔領莫斯科已經十分困難了,因此轉變了戰略改為進攻,其目標在於高加索地區,開始德軍迅速的殲滅蘇聯紅軍20餘萬人,席捲整個畢加索高地,蘇軍也不是傻子。在一年中的吸取教訓中也積累了經驗,保全了力量。

但德國軍隊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是把城市炸成了廢墟,使自己引以為傲的裝甲坦克部隊無法行駛,也必須投入人力去發起進攻。據統計,當時的主要戰役在斯大林格勒城內,雙方投入的部隊將近300餘萬人,蘇聯紅軍玩命抵抗使得德軍損失慘重。

但蘇聯自己的實力是很雄厚的,第1個5年計劃的時候,蘇聯已經初步的形成了工業化的國家,加上當時其他國家的援助使得蘇聯快速的恢復。在對德軍發起大反攻的時候也基本上有了很好的優勢。

二戰時期德國累計動員的兵力大約在1700萬左右,而蘇聯在二戰期間動員的總兵力大約在5000多萬來,加上蘇聯的情報工作做得比較好。在危難的時候斯大林舉行了紀念10月革命的大閱兵,使得軍心得到了穩定,民心得到了安定,蘇聯上下同仇敵愾,抱定了必死的決心與德國一戰。使得反攻的時候打敗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程錦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程錦點個贊哦~關注程錦,私信回覆句子,程錦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程錦在路上


莫斯科戰役之前,德軍已經取得另外兩大戰役的輝煌戰果,基輔戰役生俘蘇軍65萬,明斯克戰役32萬蘇軍做了俘虜,因此德軍有理由更為堅信自己能夠所向披靡,拿下莫斯科指日可待。

但是德國人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作戰條件,作戰環境和氣候。正是這使得德軍的閃電戰發揮到極致,基輔戰役時間是1941年7月至9月,明斯克戰役1941年6月

到7月,這兩場大規模戰役正值俄國夏季,加之蘇軍倉促應戰準備不足,尤其是烏克蘭遼闊平原非常適合裝甲集群作戰,其良好的機動性能夠迅速穿插合圍蘇軍。其暢快淋漓的效果遠甚橫掃西歐。可以說,人類戰爭史上這一罕見的戰爭奇觀,德軍不得意都難。

然而,莫斯科就不一樣了,挺進莫斯科時遭遇層層阻擊,不要小覷蘇聯這最簡單的招數,它正是德軍厄運的起始。蘇軍雖然沒能阻擋德軍的繼續挺進,但多少已經挫其鋒芒,使德軍失去閃擊的速度力度。

從全局戰略上,德軍統帥部低估了已是歐洲頭號工業強國蘇聯的戰爭潛力,更沒有料到蘇聯的抵抗意志和恐怖的國防動員能力。一旦形成拉鋸之勢,至少在戰略縱深和綜合資源上德國撐不過蘇聯。

就具體戰役而言,對德軍最為致命的是,它失去了最寶貴的時間。

莫斯科戰役1941年10月開始,已經是俄國的秋天,秋雨綿綿道路泥濘,此時並沒有飄雪。德軍雖然突破了維亞濟馬蘇軍防線,但進攻態勢已經不是閃擊,戰線和補給線拉長,使德軍無法以足夠的戰術密度作戰,鋒芒不再。

到了11月,積雪達1米厚,蘇軍經過11月底-12月初的頑強防禦和多次反突擊,德軍突向莫斯科的最後企圖破產了。德軍因戰線過長,補給不足,戰役中消耗過大,由於自信戰事很快結束,冬裝都沒有準備,坦克和其它車輛因為凍凝成為擺設。

而得到中亞和遠東援軍的蘇軍則士氣高漲。來自西伯利亞的蘇軍早已習慣了寒冷,他們對槍炮使用了保暖套防凍潤滑油;蘇軍有足夠的冬裝、皮靴和護耳冬帽用來防寒。

1941年11月29日,德軍在各個方向上的進攻都已被遏制。此時,蘇軍總兵力110萬人,而德軍有170萬人,儘管德軍兵力佔優勢,由於其戰線過長,兵力分散,戰線並不穩固。

12月蘇軍發起總攻,先後解放了羅加切沃、別廖夫等一系列地區與城市。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損失兵力50多萬,被俘9萬,丟失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萬輛以及其他技術裝備。

莫斯科保衛戰是一場慘勝。它的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這場戰役並沒有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況且在維亞濟馬一役中有58萬被俘),只是擊潰強敵驅趕之遠離蘇聯的政治中心。莫斯科戰役首次打破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不僅提升了蘇聯軍民的士氣,更為重要的是,蘇聯贏得了西方盟國的敬重,得到了以英美等同盟國的陸續援助,西方盟國的優質物質也極大改善了蘇軍的武備。蘇軍在與德軍的交手中,為後續的戰役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2019.2






掌上三言兩語


很多朋友認為莫斯科之戰德軍戰敗是因為蘇聯的天氣和蘇軍的動員能力強大。

不可否認,俄羅斯的嚴寒確實給德軍帶來很多困難,但是根據一些資料解密,所謂嚴寒的作用僅僅是在德軍從莫斯科城下撤退時才來的,為蘇軍反攻提供了條件。至於動員能力,很多朋友用數據說話,但是數據只對軍事專家有用,還是不能讓大多數軍迷朋友所信服。並且受到政治體制弊端影響很長時間的蘇聯短期內即使做到全民動員,但是卻不可能同時轉化成戰鬥力。科普一下,因為戰前的大清洗運動,大量黨政軍優秀幹部被清洗,戰前的蘇軍空有龐大的兵員和武器數量,但是軍官團特別是合格的中基層指揮員十分缺乏,這就導致在戰爭初期面對氣勢洶洶的德軍時驚慌失措,很多蘇軍不是彈盡糧絕而當了俘虜,而是自己放下武器主動投降。在莫斯科之戰前期,特別是維亞濟馬之戰後,蘇軍戰前在西線的現役部隊基本打光,朱可夫抵達前線後基本上是靠收攏從包圍圈中僥倖逃出來的部隊一步步抵抗德軍的進攻,然後最高統帥部一面調集在遠東的一部分組建於戰前的部隊到西線,一面突擊組建新部隊。

真正原因還是在於德軍方面。

德軍發動對蘇戰爭前,對蘇聯的力量估計不足。認為蘇軍主力部隊全部集中在西線,並且對於蘇聯的戰爭潛力也會有很大的誤判。他們總是想當然的認為只要殲滅了西線的蘇軍主力,那麼就可以重溫在法國突破邊境、直搗首都進而迫使蘇聯人放棄抵抗的舊夢。

對敵人的情況估計不足,準備自然也就不充分。德軍一開始確實殲滅了數以百萬計的蘇軍,攻佔蘇聯歐洲部分的大量地區,但是蘇軍的抵抗卻還沒有停止,蘇聯首都莫斯科仍然還在千里之外,勝利對於德軍來說還不是近在咫尺。

於是已經深入蘇聯領土的數百萬德軍還得繼續向千里之外的莫斯科繼續推進,後勤補給線和補給量也隨著主力部隊的推進而變得漫長而巨量。

給千里之外的數百萬機械化軍隊提供補給,即使是在後勤系統自動化的今天也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更何況是在70多年前的摩托化時代?

先是蘇聯的鐵軌和西歐基本不同,作為陸權國家的德國自然離不開鐵路的依賴,因此德軍進入蘇聯後除作戰外就是改造蘇聯的鐵路。但是戰事緊急,絕不允許後勤脫節,於是改用汽車。僅僅中央集團軍群的汽車數量就達到70萬輛以上!但問題又來了,蘇聯歐洲的公路也十分不發達,大多是土路,一下雨就變得和沼澤地一樣泥濘。於是,德軍汽車損耗和油耗與日俱增。

所以,不難解釋為何德軍在維亞濟馬之戰後面對已經是殘兵敗將的蘇軍西方方面軍依然進展緩慢,而蘇聯則從容不迫的動員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廣大軍民投入戰爭。

在莫斯科之戰達到白熱化的1941年11月,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得到的後勤補給僅僅只有需求量的一半,並且以彈藥、燃料為主,德軍這個體格強健的巨人正在因為失血而慢慢休克。到了11月底,德軍終於扛不住營養不良的折磨,進攻勢頭在距離莫斯科一箭之地戛然而止。而剛剛由遠東現役部隊和莫斯科民兵部隊轉化而來的現役部隊立即投入了反擊作戰,一口氣將精疲力盡的德軍驅趕到莫斯科數百公里之外。


大將軍威武K


蘇德戰爭可以是二戰最經典的戰役,也是最慘烈的,整個二戰,最讓人關注,因為在蘇德戰爭中的出現了很多英雄,英雄都是在亂世中出現,時勢造英雄,德軍消滅了那麼多蘇軍,為什麼還可以反攻德國呢!


第一、蘇聯人口龐大

因為在蘇聯有很大的人口,在蘇聯有1.8億人口,所以當人死去,但是在蘇聯國家有困難,很多青年人和老人都加入了隊伍,很快補上了這個缺口。

第二、同盟國的支援

在蘇聯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得到了美國強大的支援,送給了蘇聯1000多的飛機,還有各種各樣的軍資,不然蘇聯不會那麼打退德國的。

第三、蘇聯的領土過大

蘇聯的領土十分廣袤,所以德國在攻打蘇聯的時候,因為打入蘇聯太深,所以軍資跟不上,蘇聯也發現了這個問題,蘇聯就跟德國打持久戰,拖垮了德國。

第四、得到老天爺眷顧

蘇聯雖然實力不差,但是也是得到了老天爺的眷顧,在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用頑強的生命力,得德國拉到冬季再打,真好那年的冬季特別的冷。


風暴冰工廠


二戰希特勒採用閃擊戰,先發至人,不宣而戰地對蘇聯進行大規模進功,一開始就打了蘇軍一個瘁手不及,德軍戰果輝煌,但是隨著蘇軍的頑強抵抗,和全軍民的堅強戰鬥意志(在戰鬥進行中,斯大林舉行了大閱兵,這極大了激發了全體軍民與敵殊死戰鬥的堅強決心)並逐漸削弱和滯阻了希特勒的攻勢,在多個戰場殲滅了德軍的有生力量。同時,也因為蘇軍可動員的力量達到了幾千萬人,所以雖損失了幾百萬軍隊,也還有強大的後備力量,以至戰爭一直打到冬季,希特勒搞"閃擊戰"的目的是想速戰速決,但沒實現。所以隨著冬季嚴寒,德軍後勤給養都跟不上,最後被全部殲滅。

因此,想要滅亡象蘇聯(俄羅斯)這樣的大的戰鬥民族,是任何國家,任何統帥都不可能的。中國也一樣,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滅亡中國!


帥爺爺64776167



俺是平民365


這就是偉大的俄羅斯民族,就是現在美國擠壓也不鬆軟,戰鬥下去,直至勝利!


唐家老大492


若是南方集群牽制西南蘇軍主力,中央集群乘殲滅西方面軍勝利之勢直搗莫斯科,九月中旬以前,德軍勢必佔領莫斯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