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至75%!華晨中國股價大幅下挫27%

受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影響,華晨中國今日復牌後股價大幅下跌。

10月12日上午9點華晨中國(01114.HK)復牌,開盤價為 8.88港元。開盤後股價開始下跌,最大曾一度下跌逾30%。最終收盤價為7.9港元,下跌26.58%。

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至75%!華晨中國股價大幅下挫27%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稱,將華晨中國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沽售”,並將目標價下調73%,即從28.9港元降至7.7港元。花旗認為,寶馬公司增持華晨寶馬股權的決定,可能影響華晨中國的業績。

此前華晨中國於10月11日下午發佈公告,擬以290億元向寶馬公司出售華晨寶馬25%股權,這意味著華晨在華晨寶馬持股50%將降至25%,而這將導致未來華晨中國從華晨寶馬中分得利潤的比例下降。根據公告顯示,這項合資股比調整將會不遲於2022年完成。

10月11日是華晨寶馬成立15週年紀念日,在15週年的慶典上寶馬和華晨簽署了一份新協議,協議稱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

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至75%!華晨中國股價大幅下挫27%

眼下中國汽車行業正在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政策,今年7月28日起將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而寶馬突破合資股比限制,增持華晨寶馬股權便導致華晨中國股價大跌,這與華晨汽車自主品牌長期以來的經營狀況密不可分。在華晨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上,華晨汽車集團董事長祁玉民一直堅持著自主高端化的策略。但是無論是在第一波自主高端化過程中的駿捷,以及後來的V5、華頌,乃至去年上市的中華V6,華晨自主高端化的策略都沒能獲得太大的成功。

此外在經營利潤上華晨對於華晨寶馬實在過於依賴,據華晨中國2017年的財報顯示,去年華晨寶馬的盈利為104.8億元,以華晨和寶馬各50%的佔比來算,華晨寶馬對於華晨中國的貢獻為52.4億元。然而,去年華晨中國的淨利潤為43.76億元。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華晨寶馬的貢獻,華晨中國還虧損8.6億元。

目前,華晨自主有中華、華頌和金盃三個品牌。去年12月底華晨與雷諾牽手成立華晨雷諾金盃,華頌和金盃將會納入合資企業,在同一平臺與合資車共同開發。對此祁玉民表示:“我認為在一個平臺上來發展自主品牌,比我們過去那種模式,在合資企業賺幾個錢,我們拿著錢再發展自主,有多快好省得多。我們的目的是要發展自主,怎麼發展是方式方法問題,不要用方式方法去推翻一個目的”。

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至75%!華晨中國股價大幅下挫27%

而在中華品牌的發展上,中華V7作為華晨聯合寶馬歷時5年、耗資36億打造的M8X平臺的第一款車型自6月29日上市後表現並不理想,8月份中華V7的銷量僅為1520輛。儘管華晨中華對外的營銷宣傳一直將中華V7往寶馬上靠,但這未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以中國汽車行業合資股比放開的趨勢看,未來突破合資股比限制的合資車企肯定不止華晨寶馬一家,對於一直依賴於合資車企而自主品牌發展未見起色的中國本土車企,未來也將會面臨與華晨汽車相同的境遇。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股比全面放開後,以往中方依靠引進外方車型,躺著賺錢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以華晨中國為例,股比調整後,中方將面臨淨利潤大幅下滑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不利局面,其必須利用2018到2022年的4年窗口期不斷提升技術,打造出富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並逐步盈利,方能在未來日益嚴酷的生存環境中 “活下去”。

寶馬增持華晨寶馬股權至75%!華晨中國股價大幅下挫27%

( 文:

劉長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