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出動|漢川法院辦理首例成功議價網拍案件

执行出动|汉川法院办理首例成功议价网拍案件

执行出动|汉川法院办理首例成功议价网拍案件

———

[編者按]價格評估作為司法拍賣的重要前置環節,是司法拍賣公平公正的前提。但長期以來“評估難”問題困擾著執行工作:想要儘快把標的物拍賣出去,卻無奈評估程序耗時耗力,影響執行標的額的及時變現。在漢川法院,這一難題如今得到破解。

9月30日,漢川法院一起典當糾紛案在執行法官的努力下,經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參考價進行首次開拍,成為漢川法院首例成功議價網拍案件。

申請人許某與被執行人李某等典當糾紛一案,在執行中,決定對李某在漢川某銀行的股金220萬股予以評估後拍賣或變賣。

6月4日,漢川法院執行局向該院司法鑑定科發出移送函,移交相關資料。司法鑑定科依法選定評估機構開展工作。然而,評估機構因此類案件評估經驗不多,且資料調取艱難,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困難重重。直至9月4日,評估機構仍未取得核心資料,擬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

此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並於9月1日起實施。漢川法院積極引入當事人議價模式,即在法院指導下,由申請人和被執行人對擬拍賣的標的物進行自主協商議價,能協商一致的經法院審查後確定為拍賣基準價。這樣簡化財產估價程序,省去評估費用及拍賣佣金,並避免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提高執行工作效率。

根據上級法院通知精神,漢川法院執行法官積極主動探索,將委託評估情況及新規規定立即告知當事人雙方,耐心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議價。

9月4日下午,雙方當事人協商達成一致,向法院遞交財產處置參考價議價協議,明確上述財產議價為人民幣330萬元,請求法院在執行中將其作為本案財產處置參考價。經合議,法官認為上述議價結果合理。於是,在此基礎上確定起拍價280萬元,並提交司法網絡進行拍賣。

該案是漢川法院辦理的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拍賣參考價的首例案件,議價拍賣不僅縮短辦案週期,還促進財產拍賣案件快速高效辦理,使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早日得到實現。

供稿|漢川法院

文字|蔣敦華

圖片|網絡

执行出动|汉川法院办理首例成功议价网拍案件
执行出动|汉川法院办理首例成功议价网拍案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