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鄭耀先爲了信仰耗盡一生心血,這樣的人生算是圓滿嗎?

電視劇《風箏》落幕了,但是它留給觀眾的思考還遠遠沒有結束。

《風箏》:鄭耀先為了信仰耗盡一生心血,這樣的人生算是圓滿嗎?

當該劇時隔五年終於播出後,隨即引爆了諜戰劇的又一個高峰。導演兼主演柳雲龍在劇中扮演的鄭耀先,從年輕時候即成為一名諜報人員,在二十多年的諜報生涯中,為了中共的信仰,一生披荊斬棘,飽受心靈和身體的創傷後,在解放後依然為了抓住最後的國民黨殘餘人員,而不惜出賣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風箏》:鄭耀先為了信仰耗盡一生心血,這樣的人生算是圓滿嗎?

換做是一般人,的確很難有這樣的堅守和強大的心理。所以鄭耀先總是說,作為一個情報人員,一定不能有感情,一旦有了感情就會傷己害人,最終讓自己萬劫不復。

而支持其一生無畏無憾的則是根植於內心的信仰。正是因為有信仰,才能夠支撐他在眾叛親離和四面遭受懷疑時,能夠一路走下去。

該劇之所以吸引和打動人,最關鍵的是因為跌宕起伏的劇情和雙面“無間道”的精彩,鄭耀先作為“風箏”以及羅海瓊扮演的韓冰作為“影子”,雙線並行,一明一暗,讓觀眾在猜得到開頭,卻永遠猜不到結尾。與其說是燒腦,不如說是在考驗每個人的人心和人性。

《風箏》:鄭耀先為了信仰耗盡一生心血,這樣的人生算是圓滿嗎?

正如他們在歷經艱險和磨難後,韓冰最後對鄭耀先說,現在還揭秘你是不是鄭耀先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夠在一起,能夠相濡以沫地互相幫助。

也許,繁華落盡,兩顆受傷和歷經波折的心才能夠靠得更近,走得更遠。

他們的人生才算是圓滿的。

《風箏》:鄭耀先為了信仰耗盡一生心血,這樣的人生算是圓滿嗎?

就是這樣一部看似平淡甚至只看故事介紹有些雷同甚至差點放棄的諜戰劇,卻被人民日報用“唯有信仰牽繫,風箏方能高飛”高度評價。

的確,在這個信仰不知為何物和漸漸缺失的年代,一部《風箏》之所以能夠無線牽引的時候,也能夠高飛天際,而且準確地找準自己的線路,從而演繹出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正是因為有堅若磐石的信仰紮根心中,而這種信仰的力量,和柳雲龍的經歷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每一個人物都是鮮活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就好比劇中描述的兩黨潛伏人物,看似被擱置了八年之久,即將成為一枚棄子,但是卻絕不僅僅是多餘的閒子。

剃刀、延娥、趙簡之、宋孝安、田湖、徐百川、江心、袁農、錢重文,乃至秋荷、冷眉珊、常志寬等等出場並不多的配角中的配角都演繹出了特定時代的忠孝仁義、善惡愚智。

有網友點評《風箏》劇中人:最善良的人是秋荷,最心疼的人是小周喬,最悲情的人是林桃,最悽苦的是延娥,最堅強的是陸漢卿,最壯烈的是曾墨怡,最不該死的是孝安,最義氣的是簡之,最可交的人是宮庶,最無奈的是四哥,最愛窩裡斗的是田湖,最作死的是高佔龍,最可憐的是高君寶,最不像首腦的是戴笠,最沒品相的是毛人鳳,最睿智的人是首長,最憨厚的是陳局,最仁義的是馬小五,最狹隘的是袁農,最可惜的是程真兒,最無腦的是江心,最窩囊的是江政委,最勢力的是管教,警覺最高的是居委會潘主任,最會活的是廚師趙,最好騙的是冷眉珊,最堅忍的是韓冰,最悽慘的是六哥,最虐心的是觀眾!最該感謝的是編導,最辛苦的是全劇組,最扯淡的是審核組,最該反思的是大眾。最可愛的是觀眾。

《風箏》:鄭耀先為了信仰耗盡一生心血,這樣的人生算是圓滿嗎?

有網友“羿雲天說”評論。表面上《風箏》講述的是從國共內戰開始到領路人去世後的歷史,但是從抗戰時期到解放後的諜報工作一直在悄無聲息而又大張旗鼓地進行著。表面上風平浪靜,暗地裡卻波濤洶湧,鬥智鬥勇的劇情全程無尿點,也在一個伏筆即將結束後,突然又冒出另一個棘手的大案,你猜得到開頭,卻永遠猜不到結尾,甚至你預先憑藉觀劇多年的大腦中儲存的經驗猜到結尾後,卻又冷不防的給你來個反轉。

每一次迫不得已的出賣和被迫,放棄和捨命都是為了守住自己的一顆心,然而現實的殘酷就在於信仰的力量永遠高於個人的情分,而作為真正的特工,最後卻依然因為信仰而無法公開真正的身份,永遠有著未完成的任務。於是正如柳雲龍所說,一個特工是不能有感情的,要做到六根清淨,否則一旦動了感情,那麼就離死亡不遠了。

所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所謂悲劇,就是把所有美好的東西撕碎在人眼前,毀滅給人看。

千帆過盡,險境過後,依然無法得到美好,以及愛而不得和得而不愛,就是人世界最痛苦的事情,唯有信仰才能讓人高飛。

【影視最看點:最有料的影視劇評論,最深度的八卦解讀,最態度的娛樂分析。我們愛娛樂,但更懂娛樂。關注我們,為你推薦更多精彩影視劇評論。新浪微博:羿雲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