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Marenko:4D成像雷達將成爲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

日前,麥姆斯發佈的一份有關於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諮詢報告,文中提及了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論點,那就是4D雷達傳感器對於實現Level 4和Level 5級自動駕駛來說至關重要。在這篇文章中,Arbe Robotics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Kobi Marenko解釋了“如果沒有4D成像雷達的幫助,光學傳感器並不能達到Level 4和Level 5級自動駕駛”的原因。

「观点」Marenko:4D成像雷达将成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

根據自動駕駛技術分級,Level 4意味著汽車可在沒有駕駛員控制的情況下運行,但僅限於特定條件下使用,而Level 5意味著汽車可完全實現自動駕駛。從以上汽車自動化級別可以看出雷達的重要性。

與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相比,4D成像雷達能在任何條件下工作,可提供“在包括霧、暴雨、漆黑及空氣汙染等各種惡劣天氣和環境條件下最高可靠性的探測”。4D成像雷達的感知範圍還可達到300 m,並能捕捉可顯示物體相對汽車是靠近還是遠離的多普勒頻移,這能夠滿足更高汽車自動化級別的要求。

Marenko認為,在極端氣候條件下(能見度極低),其4D成像雷達可以分辨出:相距280 m,與你的車輛保持相同速度行駛的車輛,並且在對方車輛減速或突然停止時,也能感應到並採取相應行動。Marenko還提出,4D成像雷達還擅長通過高度區分物體,這可以幫助汽車判斷前方靜止物體是樹枝還是人。

值得注意的是,Marenko並不認為4D成像雷達能夠獨自處理自主任務。他認為4D成像雷達只是包括光學傳感器在內的汽車自動駕駛傳感器系統的一部分。這是自動駕駛汽車中關於3D捕捉的舊觀念——即“每種技術都是工具箱中的一種單獨工具”,目前這個概念仍然適用。

Marenko最後最有說服力的論據就是成本,整套汽車自動駕駛傳感器的成本需降到1000美元以下,才能實現商業化。以這種方式使用3D成像傳感器可以幫助我們達到Level 3或是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且無需考慮單個車輛激光雷達的冗餘需求。

此前,曾有業內專家表示,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將是未來自動駕駛領域的兩大傳感器的趨勢。如今的攝像頭系統採用CMOS圖像傳感器,它能達到100-200萬像素的高清傳感器,而目前的雷達系統一般採用24GHz或77GHz的工作頻率。77GHz的優勢在於其對測距和測速的準確性更高,水平角度的分辨率也更好,同時天線體積更小,也更少出現信號干擾的情況,但顯然兩者也均有一定的侷限性。

「观点」Marenko:4D成像雷达将成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

就在今年的美國底特律車展上,一款名為ICON RADAR的4D成像雷達已經問世,其具有環境探測精準、探測範圍廣和彈性高的特點,該雷達技術水平可為 L4 級全自動駕駛服務。據悉,ICON RADAR 不僅能夠探測不同的靜態地表形貌,例如護欄、路面雜物、減速帶等,並與汽車進行信息交互。同時,它還可以追蹤大量的移動物體,例如汽車、騎行者、行人以及寵物等,對大型目標也具有很高識別率。

或許,4D成像雷達將來又能給自動駕駛提供技術突破口?讓我們拭目以待。

近期內容回顧(點擊將跳轉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