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在時代風口保持穩健的發展步伐

「封面故事」在时代风口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企業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創新精神,往往決定著這家企業的氣質與所能達到的高度。來自德國的萊茵金屬集團擁有百多年的深厚歷史,兩大業務單元分別為汽車和軍工。萊茵金屬汽車(在德國汽車業務已經更名為萊茵金屬汽車——Rheinmetall Automotive,目前在中國還是科施博格——KSPG)負責其汽車領域的業務,在世界各地有上萬名員工,數十個生產基地分佈在歐洲、美洲、日本、印度和中國。

浸潤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萊茵金屬汽車形成了其特有的汽車文化。如今,萊茵金屬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有三大業務板塊,即發動機硬件、機電一體和汽車後市場。

發動機硬件的品牌為科爾本施密特(Kolbenschmidt),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活塞、大口徑活塞、發動機缸體、缸蓋和結構鋁件,還包括其它鑄件、普通軸承和連續鑄件。皮爾博格(Pierburg)是萊茵金屬汽車公司的機電一體化的品牌,主要產品有控制排放的模塊和組件的電磁閥、執行器和閥門傳動系統,以及汽車、卡車和非道路車輛的油泵、水泵和真空泵等。梅施(Motorservice)則把控汽車售後市場的相關業務,負責全球配件及集團其它品牌和第三方的產品,在超過一百多個國家開展銷售業務。

「封面故事」在时代风口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科施博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Lothar Schneider (洛塔爾·施耐德)

作為科施博格(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Lothar Schneider(洛塔爾·施耐德)對於萊茵金屬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有著獨到的見解。他於2001年來到中國,擔任公司和上汽的合資企業——華域皮爾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負責發動機殼體和缸體缸蓋的業務。在中國生活與工作的這十多年裡,他見證了中國汽車產業的飛速成長。2017年,施耐德獲得了旨在表彰和鼓勵為上海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作出突出貢獻的外籍友人的“白玉蘭紀念獎”,這份殊榮也從另一層面展現出施耐德在華工作的熱情與努力,他帶領團隊耕耘中國汽車市場,積極推動著萊茵金屬汽車公司在本土市場的發展。

近期,本刊記者與施耐德展開了面對面的交流,隨著他的心路歷程而穿越歷史,串起無數個關於汽車行業的故事,也進一步瞭解了萊茵金屬汽車在中國的戰略規劃與未來展望。

在中國本土市場落地生根

回眸歷史,萊茵金屬汽車自1997年,通過合資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和上汽成立第一家合資企業——華域科爾本施密特活塞有限公司,之後還和上汽成立華域皮爾博格泵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它幾家合資公司共同擴大在中國的產品線。得益於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得益於集團巨大的市場影響力、良好的品牌建設和優秀的經營管理模式,萊茵金屬汽車在中國本土市場的發展步伐越來越穩健。

「封面故事」在时代风口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談到2017年萊茵金屬汽車在中國的業務情況,施耐德表示:“目前,我們在中國擁有4家獨資公司和6家合資公司,全球範圍內的產品都能在中國生產、銷售。2017年,公司銷售額達到7.5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是所有公司共同努力的成果,大約佔全球業務銷售額的30%。而今,我們在中國的客戶不僅包括歐美主流主機廠,也涵蓋很多中國自主品牌,例如吉利、江淮等。”

再來看萊茵金屬汽車在2018年上半年的發展情況,與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上半年的銷售增長率達8.6%,比國內整個市場的增長態勢更好。施耐德坦率表示:“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也帶給零部件企業很多挑戰,但我們對2018年的市場形勢保持樂觀態度。目前,我們的產品線非常豐富,能夠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封面故事」在时代风口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從產品來看,萊茵金屬汽車在氣缸蓋、鋁製結構件等產品上的市場份額已名列前茅。其不僅擁有針對傳統內燃機的產品,例如活塞、缸體、缸蓋等,而且也推出了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品,如電池包殼體、電動水泵,以及車輛熱管理方面的產品等。施耐德指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們今後會在電動汽車方面加大投入,做一些全新的研發工作,這不僅僅指單項產品,還包括專為電動汽車推出的整體解決方案。”

「封面故事」在时代风口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強化研發能力以迎接挑戰

萊茵金屬汽車始終將技術創新列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也一直在鞏固與強化自身的研發能力。施耐德告訴本刊記者:“我們對中國汽車市場的研發投入逐步加大,不僅會擴張人才團隊,未來還將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通過這樣的統籌佈局來適應越來越龐大的市場需求。此外,比起從海外引入研發團隊或創新技術,我們更希望加強中國本土團隊的研發實力。”

「封面故事」在时代风口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中國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令世界矚目,在中國,我們能找到一大批具有國際化思維的優秀員工。”據施耐德介紹,萊茵金屬汽車目前在全中國的10家公司共有4900多位員工,但只有30位是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外籍員工。已在籌劃中的研發中心的前期開發負責人亦是中國人,且未來大部分在研發中心任職的工程師也會是本土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萊茵金屬汽車立志成為汽車人才的孵化器,與中國各大優秀院校展開了極其緊密的合作。以同濟大學為例,萊茵金屬汽車已經支持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的部分研究項目超過10年,也在這些年來不斷為學生們提供寶貴的實習機會,幫助他們更加深入地瞭解中國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

除了在建設研發中心、擴大研發團隊上持續發力,萊茵金屬汽車在生產、製造方面也進行了大量投入,這不單單指工廠的擴建,還涵蓋對工廠使用的環保材料及設備的投入與改進。施耐德說道:“我們每年會在生產方面投入4億~8億元資金,以此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服務於中國市場。時至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市場變化也極其迅速,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靈活、及時的應變舉措,通過這些龐大的投資來加強我們的生產、製造及研發能力,從而迎接各種挑戰。”

在時代風口保持穩健步伐

近年來,汽車產業“變數”不斷,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自動駕駛汽車,很多新技術與新產品都隨之湧現,萊茵金屬汽車正在為此調整企業戰略,以順應產業的最新動向,在時代風口依然保持穩健步伐。

業內都認為“電動汽車時代”即將來臨,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發展的確比其它國家更快。施耐德表示,如果觀察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生產數量,可以發現,這已是一個相當巨大的市場。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內燃機車會立即退出歷史舞臺。

「封面故事」在时代风口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

“我們確信,傳統內燃機車依舊會存在一段時期,但可能這一市場將不再增長。由此,萊茵金屬汽車需要把開發方向定位在不斷增長的電動驅動上。由於市場在不斷變化,電動驅動在這一過程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增程器、熱能管理、燃料電池組件等產品都是我們的研發方向,我們將持續推進驅動技術的革新,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施耐德如是說。

施耐德對於從傳統內燃機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化的時間節點給出預判,他認為,在中國汽車市場,完全的市場變化會從2025年開始;但在歐洲,如德國市場,這一變化可能從2030年或2040年開始。“作為全球最大的活塞生產商,我們亟需對行業變化進行迅速響應。我們在中國建有兩家活塞工廠,每年活塞產量超過2千萬個,所以產品調整變得至關重要,例如這些年逐步增加車身件業務,目前車身件產品量已經達到30%,且未來還會持續增量。我們的德國工廠也進行了業務調整,例如增加車橋產品的生產。”

與自主品牌汽車深度合作

在如今的中國汽車市場,眾多“造車新勢力”嶄露頭角,無論是在成長過程中的自主品牌,還是近幾年才湧現的新興品牌,都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大展風光。萊茵金屬汽車願意用開放的態度去擁抱新汽車品牌,但也對深度合作保持謹慎的態度。

施耐德回憶起他剛剛來到中國時的情形,彼時,他率領團隊與上汽(華域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負責鑄造方面的相關業務。“我們與華域公司的員工們緊密合作,共同開墾市場。我依然清晰地記得,該合資公司當時的營業額為2.2億元人民幣,製造了7萬個缸蓋。轉眼十多年過去了,該公司2017年營業額達到50億元,製造了600萬個缸蓋、500萬個發動機缸體、400萬個車身件。這家成功發展的合資公司足以證明,當企業與汽車產業共成長,並根據時代節奏做出戰略上的正確選擇,相信大好機遇就會降臨。”

在朝氣蓬勃的中國汽車市場,萊茵金屬汽車與眾多汽車品牌積極合作,也越來越重視與自主品牌的攜手發展。當大批新能源汽車公司在國內“顯山露水”,萊茵金屬汽車就需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判斷哪些公司真正具有潛力與實力,從而協助這些公司更好地拓展汽車市場。

此外,施耐德還向本刊記者透露:“萊茵金屬集團在軍工的電子業務中,我們其實擁有很多高精尖技術,比如自動駕駛的坦克,而且雷達探測技術遠超汽車行業的需求,今後在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研究上,我們需要整個集團內部通力協作。”

結語

採訪臨近尾聲,施耐德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給出目標——將銷售額翻一番。要想達成這一目標,萊茵金屬汽車就必須在契合產業發展、迎合市場需求上下足功夫,把更創新的技術與更優質的產品帶到中國汽車市場,從一級零件供應商發展到系統供應商,並加強與自主品牌的攜手合作,真正做到在中國本土市場落地生根,從而再度勇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