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地雷有救了,股市有救了!

2015年股災是因為投資者放槓桿踩踏導致。目前創業板相對最高點已經下跌了70%,又有一個更大的放槓槓踩踏隨時可能發生,那就是上市公司大股的的股票質押。

當前正常交易公司中,共800來家公司股價接近預警線,涉及質押市值共4千億元,這讓數百家老闆瑟瑟發抖中。

而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董事長大批量的離職,特別是9月份以來,董事長離職事件也刷遍了大家的的朋友圈,可見這個雷會有多大!

但是今天,根據上海證券報報道:深圳由國資委出錢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風險事宜。並稱資金目前已經到位,首批逾20家獲“救助”企業也已敲定。

這一報道刷爆了筆者的朋友圈,大家紛紛轉發!

深圳的這種做法真是化風險於無形當中,主要方式包括過橋貸款、委託貸款、債權收購、股權收購等。股權收購的話原則上不以控股為目的,不做第一大股東,不改變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已有近16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其中22家接盤方均為國資,接盤總市值已超過1千多億元。由此,國資被成為2018年最積極的“買殼人”。


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地雷有救了,股市有救了!

深圳這種作法相對於市場上出現的“國資買殼”行為來說對上市公司大股東是天大的好消息。深圳這種作法如果能擴展到全國各地政府的話,那將展開全國性的國資真金白銀的救市行動!

有人質疑,這些大股東自己套現,自己高槓杆質押導致自己爆倉,憑什麼要國資來解救。大家要知道,如果數千億質押爆倉形成踩踏的話,系統風險會非常的大,創業板指數莫要說跌到1000千點,跌到800點都有可能,那時整個市場當中的人都會嚴重受損。

筆者認為那些質地優良的、實際控制人信用良好的上市公司還是應該要救的。而那些上市目的就是套垃圾公司,就讓他們在這一輪熊市當中消失吧,爆倉爆到他們傾家蕩產,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週五上證50收陽線,而且並沒有再創新低,接下來我們須要觀察能否再次站上下降通道上軌。在目前處於不確定性的階段,把手中的倉位進行小波段操作最好,這樣可以降低持倉成本,同時也能預防萬一破位下跌帶來的風險。

下週一我將會把最後一次補的倉位獲利賣出,如果二次探底的話,我又可以低位買回來。

我今後主要操作上證50ETF和滬深300ETF,會比較少的挑選個股操作。可能還有相當多的朋友還是喜歡炒個股,以玩短線為主,並直接分享看好的個股名單和操作計劃。喜歡的朋友可以留意下方評論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