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橋:三條河流滋養的千年古鎮

魯橋:三條河流滋養的千年古鎮

魯橋鎮早期手繪地圖

微山縣魯橋鎮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雖說是古鎮,其知名度遠不如江南名鎮,就是在山東境內,也知之甚少。站在魯橋東面的山頂俯瞰古鎮,古泗河、老運河、白馬河,三條有著深厚文化積澱的河流在古鎮交匯,古鎮西邊則是煙波浩渺的南四湖。在這裡,古鎮與河湖相依,自然與歷史同在,儼然一幅不加任何粉飾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水墨畫。也正是緣於這三條古老河流的滋養,魯橋鎮獨樹一幟,有了與其他古鎮不一樣的韻味。

因了泗河,魯橋有著悠久的歷史

泗河是山東境內發源於泗水泉林的一條古老河流,因孔子之緣,泗河名聲遠揚。孔子在泗河源頭髮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千古詠歎,給泗河增添了無限遐思。魯橋這個名字也是由泗河得來:泗水貫村南流,岸柳成行,水流淙淙。然兩岸間通行維艱,鄉里眾老乃議築橋。此議既出,士紳鄉民奔走相告,眾皆助之。乃廣尋良匠,擬成佳構。時季夏,工興夜不息。月餘,橋體漸成,鄉民多來觀瞻。一老者至,觀橋之上下,笑而不語。未幾,翁取一石,摩挲良久,後置道旁而去。工至合龍,匠換取諸石、遍尋良策終難畢工,又聞上游洪水將至,恐前功盡棄,眾一籌莫展。一匠曰:前老翁摩挲一石,試有益否?取之,上有兩字:置中。用石,橋遂成,洪水至而橋巋然水中。眾乃悟,翁實魯班也。遂名魯橋,鎮也因橋得名。

傳說給古鎮增添了些許趣味,但古石橋的存在卻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建於哪個朝代已無從考證。魯橋作為古鎮的歷史已有1100多年,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徐州人龐勳起義後,攻豐、沛,破魚臺,兗州節度使“留滄州卒四千人戍魯橋”,一時衙署畢至,街衢縱橫,魯橋始建鎮(《微山縣誌》)。

元代周權因“遊天京偶經此”,站在古鎮的石橋之上,詩興大發,寫下了《過魯橋》一詩:

泗水汩汩流青銅,魯橋突兀橫長虹。

驚波盪滴石鬥怒,石門空洞如施弓。

風霜剝蝕勢欲壓,亂石齒齒填深洪。

南連淮楚九地厚,東導齊魯群流通。

後來經歲月侵蝕,魯橋破損不堪,元代濟寧州判李宗漢見此情形,主持修復了此橋,讓石橋再續“橫長虹”之勢。怎奈歲月滄桑,現如今河床雖在,橋已無存。

因了運河,魯橋成運河重鎮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後,當務之急是解決北方缺糧問題,開挖濟州河則成為確保南糧北運的關鍵措施,而這一工程的實施就是從魯橋鎮開始的。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兵部尚書李奧魯赤主持了魯橋至東平的濟州河開鑿工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8月濟州運河開通,而魯橋至徐州段泗河則成為了大運河的一部分,開啟了京杭運河“借泗行運”的漕運歷程。至此,江南糧船直接涉江入淮,由淮安轉入泗水直達濟寧,再經濟州河到東平入濟水,東北行由利津泛海至天津,經永定河直達北京。

濟州河通航後,朝廷設立京畿都漕運使司,同時設濟州運河都漕運司,分管南北漕政(《中國運河文化史》)。濟州運河都漕運司始駐魯橋,魯橋成為掌管運河南北漕運的重鎮。同年10月朝廷頒佈法令,規定前往江南地區人員,一律由魯橋乘船南下,“使臣無急務者,從此一站令由水驛”。

隨後,元代朝廷在沿大運河各重要城市、集鎮設置了大量的水陸驛站,魯橋驛成為重要驛站之一,這些驛站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明代徽商程春宇撰寫的驛旅詩《水驛捷要歌》形象地記錄了大運河47處重要驛站,有關濟寧的驛站用兩句詩加以概括:

夾溝泗亭沙河驛,魯橋城南夫馬齊。

長溝四十到開河,安山水驛近章邱。

詩中寫到的魯橋、城南(南城)、長溝、開河等4處驛站為濟寧的重要驛站,尤其是魯橋和城南(南城)驛“夫馬齊”,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編制齊全,驛卒、馬伕、馬匹、船隻等都是滿員配置,魯橋驛配備驛馬60匹,由此足見驛站規模之大。驛站的設立,使魯橋成為南北交流的重要集鎮,魯橋作為運河重鎮的地位得以確立。

明代,伴隨著大運河作為國家經濟命脈地位的不斷提升,魯橋鎮逐漸發展成為“居民稠密,商賈輳集的大鎮”。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下令施行巡檢司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巡檢遂成制度化、規範化,“凡天下要衝去處設立巡檢司,專一盤詰往來奸細,及販賣私鹽犯人、迯(逃)軍、迯囚、無引、面生可疑之人(明萬曆《大明會典》)。”巡檢司的設置、裁撤、考核皆由兵部掌管。依據朝廷法令,魯橋作為關津、要衝之地設置巡檢司。明萬曆三十七年《濟寧州志》載:魯橋巡檢司配備巡檢一名、巡檢弓兵二十名。魯橋也是濟寧州唯一設置巡檢司的集鎮。

魯橋:三條河流滋養的千年古鎮

仲子廟

因了白馬河,魯橋多了一份神奇

白馬河是古泗河的一條支流,發源於鄒城市中心店鎮白馬泉,幹流全長60餘公里,在魯橋鎮九孔橋村入獨山湖。白馬河河名源自一個傳說:玉皇大帝御馬棚中,有一匹雪白的馬駒逃入人間,馬駒所踏之處,其泉水噴流而出,遂成為溪流,既而成為一條大河。

歷史上白馬河桀驁不馴,洪水肆虐,災害頻繁,經過多次治理,防洪能力達到20年一遇標準。白馬河水面寬闊、奔流不息,在南四湖與京杭大運河主航道相匯,滿載各種貨物的駁船由白馬河到大運河,通江達海,貨暢其流,造福著沿岸百姓。

文化底蘊深厚

古鎮的繁華興盛受到了歷代達官顯貴及文人墨客的青睞,在他們的詩文歌賦中都有對當地名勝的褒獎,歷代推衍形成八大勝景:傑閣跨河、硯墨古池、長橋臥波、奎樓煥彩、沙洲春泛、仲子古祠、東山浮翠、西湖繞堤。

如今,東山浮翠、西湖繞堤等自然景觀依然秀美,而人文景觀中唯有仲子古祠(仲子廟)保存完整,在距鎮駐地12裡的仲淺村。仲子廟始建於唐代,是為祭祀孔子弟子、位列十哲之一的仲由而興建,現主體建築為明代重修。仲子“智仁勇”集於一身的品德受到歷代皇帝的推崇,尤其是清代康乾二帝在沿運河南巡途中,在仲子廟前多次下船登岸,拜謁仲子,康熙帝題寫的“聖門之哲”匾鑲嵌在北廡北牆,乾隆帝題寫的“三德達身修勇故不怠,四科從政事果則無難” 木質雕刻對聯懸掛在正殿大門。

明清時期運河漕運的興盛,推動了運河重鎮魯橋的商業繁榮,逐漸在穿鎮而過的運河東岸形成了熱鬧非凡的商業區,酒樓、旅館、茶館、商行、糧行、果品行、典當行、布行等鱗次櫛比,形成了長約3里長的商業古街。古街兩側還存有十幾處清代店鋪,建築形制為硬山式,青磚牆,木質板門,前出廈,灰色陰陽合瓦覆頂,瓦當及滴水石沿上雕有荷花、菊花等花卉圖案。在古街向東不遠處留有一處規模較大的明清建築群,現存房舍10多間,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是一棟二層樓房,現為周姓人家居住。房子建於明代,是一位山西富商出資興建的三進院,共有房舍30餘間,名號為“當山門”,專做典當生意。後來,山西商人回了老家,將房子賣給了周家。這些古老的街巷、民居都是古鎮昔日商業繁榮的見證。

魯橋鎮人傑地靈

魯橋與許多名城、名鎮有著一樣的稟賦,那就是地靈一定與人傑相映照。明嘉靖七年(1528年)閏十月初一,戚繼光在魯橋出生,其父戚景通時任漕運把總,其老來得子,一心希望兒子能夠繼承祖業,遂取名繼光。戚繼光後來成為著名抗倭將領、民族英雄,讓魯橋人民世代為之驕傲和自豪。

康熙年間出生於仲淺村的仲子六十五代孫仲永檀,系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三甲進士第二十六名,民間一直流傳著“窩窩進士”的佳話,皆因仲永檀一篇膾炙人口的《窩窩賦》。乾隆五年(1740年)11月,仲永檀出任陝西道監察御史,次年3月,他冒死上疏彈劾官居一品的步軍統領鄂善,揭露鄂善收受萬兩白銀賄賂的事實。在鐵證面前,乾隆皇帝不得不“揮淚斬馬謖”,諭鄂善“汝宜有以自處”,自盡謝罪。鄂善案成為乾隆朝的第一個反腐大案(《清史稿·列傳九十三》)。仲永檀不畏權貴、敢於直諫的事蹟至今仍在此地流傳。(孫業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