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本地「野人參」陽荷首次上市

长沙县:本地“野人参”阳荷首次上市

在長沙縣高橋鎮百錄村周時安的陽荷基地,首批陽荷上市,目前還有1000公斤待售。章帝 攝

紅網時刻10月12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羅展)“霜重山間黃花盡,秋風漫嶺聞陽荷。”很多人知道春天是吃香椿、春筍等山珍野味的季節,卻不知道秋季也有不少珍饈野味。在長沙縣高橋鎮百錄村,村民周時安的地裡就長著一種“寶貝”——陽荷,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價值高,被稱為農村才有的“野人參”。

1000多公斤種塊來源平江等大山中

“你找找,陽荷就藏在這裡。”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周時安的陽荷基地,每株枝葉大概有1.5米高、根莖泛白的綠色植物緊密地生長在半山中。在周時安的指引下,記者撥開枝葉,在株苗的底部,看到了一個個淺紫色的陽荷從泥土中冒出。記者採下一顆陽荷,立馬能聞到一股清香,生吃有點生薑的辣味。

說起種植陽荷的原因,周時安介紹,自己也是偶然吃到一道用陽荷做的菜,覺得味道很好,通過了解得知它一般生長在深山老林中,市面上比較少見。“陽荷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好,卻很少有人種植,所以我決定把它引進來。”2015年,在市區上班的周時安回鄉創業,在高橋鎮流轉了300畝土地,成立了長沙元道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種植陽荷。

“種苗都是一個個從野外採回來的。”周時安說,去年他僱人前往瀏陽、平江、沅陵等地的大山裡,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找到了1000多公斤陽荷種塊,然後帶回來進行種植。

還原生長環境成功產出一萬多斤陽荷

“陽荷對生長環境可是十分挑剔的哩。”周時安說,別看現在這20畝陽荷種植成功,而在種植過程中,他可是絞盡了腦汁,就為了不斷還原陽荷本來的生長環境。

陽荷原本是生長在大山裡,喜歡潮溼、陰涼的環境。“我在旁邊種了些李子樹、梨樹,還安裝了噴灌器,平時地裡就如煙霧繚繞的仙境一般。”周時安介紹,這些都是為了要模擬它以前的野生環境。

“現在種植的陽荷是半野生狀態,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周時安說,陽荷是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食藥兼用的純天然膳食纖維食品。它的枝葉、根莖、花果具有祛風止痛、清腫解毒、止咳平喘、化積健胃等中藥功效;作為蔬菜,可以直接切絲炒食或者油炸,還能泡在酸菜壇中製成泡菜等。作為觀賞植物,它還擁有驅蚊避蟲的功效。

“我們食用的部分其實是花蕾。”周時安說,陽荷的花期一般是7月至9月,果期是9月至10月。今年基地的這批陽荷首次種植成功,產量有5000多公斤,目前還有1000公斤待售。如果市民想要嚐嚐本地的“野人參”,可與周時安聯繫(電話:13907489535),零售價30元/公斤,批發價15元/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