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也有神?這場趕茶會已存在800年,揮動33米高旗幟創中國之最

2018年,我國設立了農民豐收節,這是中國首個屬於農民的節日,相關部門為了擴大活動的影響,讓各地區農民都能獲得參與感,圍繞此次豐收節也舉辦了5個“100個名單”評選活動,其中“100個鄉村文化活動名單”評選活動,就讓不少人瞭解到一些特殊的文化活動,其中就有一個為慶祝茶葉豐收的“趕茶場”活動。

“趕茶場”又稱“茶場廟廟會”,源於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2008年被列為國家非遺項目,主要在浙江省磐安縣玉山一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民間藝術表演,每年“趕茶場”活動都會吸引上萬名海內外遊客來此一睹為快,或旅遊或交流茶藝或洽談商務。

茶也有神?這場趕茶會已存在800年,揮動33米高旗幟創中國之最

菇民有“菇神”,茶農也有自己的神靈—茶神,“趕茶場”就是為了紀念茶神而舉辦的活動。相傳,晉代有一個名為許遜的道士,在玉山修煉期間,許遜親自勘測土質,尋找適宜此地的茶品類,並四處為當地的茶葉做推廣,當地很多茶農都受過他的恩惠。許遜仙逝後,當地百姓感其恩德,為其建廟立像,尊他為“茶神”,稱號真君大帝。

茶也有神?這場趕茶會已存在800年,揮動33米高旗幟創中國之最

宋代我國茶產業發展壯大,種植人數增多,人們重建茶神廟以求庇佑,為了促進茶農和茶商之間的信息交流,在廟邊建起茶場,形成了以茶葉交易為中心的重要聚會——“春社”和“秋社”,“趕茶場”也是在此期間形成的明清之後逐漸變為今天的“趕茶場”廟會。

“趕茶場”廟會最熱鬧的活動是“春社”和“秋社”。“春社”(農曆正月十五)是為了祭拜“茶神”真君大帝、祈求茶葉豐收而進行的活動,在這天當地茶農都會盛裝打扮,趕往茶場參加活動,例如演社戲、掛燈籠、迎龍燈和亭閣花燈等,比剛過去的春節還要熱鬧。

茶也有神?這場趕茶會已存在800年,揮動33米高旗幟創中國之最

“秋社”則是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是茶農和百姓秋收後的慶祝活動,當地百姓拎著豐收的茶葉和貨物聚集在玉山古茶場,從而形成盛大的“趕茶場”活動,期間會有“疊羅漢”、“抬八仙”、“駱駝班”、“銅鈿鞭”、“大花鼓”、迎“大涼傘”等表演活動,據統計,每年參加表演的茶農就達2000餘人。

茶也有神?這場趕茶會已存在800年,揮動33米高旗幟創中國之最

其中最為吸引人的是“迎大旗”活動,該大旗高33米,旗面長26米,寬23米,旗面積近600平方米,特別大的需要近百人方能升起,堪稱中國之最。與此同時,鄰近縣市的商人也會趁機在此擺攤,當地茶農以茶待客,活動期間一片祥和。

茶也有神?這場趕茶會已存在800年,揮動33米高旗幟創中國之最

2002年,磐安被評為“中國生態龍井茶之鄉”,還以趕茶場的標誌性活動“迎大旗”為名成功申報了“大旗”牌茶葉品牌。如今又到了一年豐收的時節,希望當地茶農能有一個好的收成,歡度中秋佳節。關於“趕茶場”活動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