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依靠俄羅斯,如今中國這項技術彎道超車,4500米深海來去自如

眾所周知,地球上70%的面積被海水覆蓋,在浩瀚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包括地球上一半以上的油氣和礦物資源,以及大量的可燃冰,僅我國南海的可燃冰資源量就達700億噸油當量,約相當於我國目前陸上油氣資源量總數的1/2。

曾依靠俄羅斯,如今中國這項技術彎道超車,4500米深海來去自如

“深海勇士”號拍攝的海底畫面

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的海底卻是一塊幾乎未經開採的無主處女地,有人指出“人類對外太空大瞭解遠遠大於對海底的瞭解”,在地表資源日趨枯竭的今天,海底資源必將是下一個強國競技場,可以說是“得海底者得天下”。

而聯合國有規定,誰先探測並提供相關海底數據,誰就有有限開採權。可以說,當今世界又進入了類似當年西方大航海時代,強者擁有一切,弱者一無所有。

曾依靠俄羅斯,如今中國這項技術彎道超車,4500米深海來去自如

深海勇士號拍攝的海底畫面

因此,近年來,我國一直大力發展深海探測設備,先後推出了“蛟龍”、“潛龍”、“海龍”等多系列潛水器。實現了0-1萬米全深度、無死角深海探測體系。“深海勇士”號就是“蛟龍”號之後我國又一款載人深潛器。

近日,我國作業能力達到水下4500米的“深海勇士”號完成運行階段首個航次,返回位於三亞的碼頭。結束運行階段的首個航次目前潛水器狀態良好,在這個航次中,潛水器實現了多項突破。

曾依靠俄羅斯,如今中國這項技術彎道超車,4500米深海來去自如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航器和探索一號母船

“深海勇士”號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02研究所牽頭、國內94家單位共同參與研發,國產化率達到95%。其中最關鍵的鈦合金載人艙、超高壓海水泵、低噪聲推進器、液壓源、充油鋰電池、浮力材料、控制與聲學等關鍵設備均由我國自主研發製造,並且在實驗中運行穩定,表現出色,絲毫不遜於外國進口設備。

曾幾何時,“蛟龍”號由於國產率不高,在網上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大肆嘲諷。說什麼“鈦金屬耐壓殼是俄羅斯的,機器臂和控制單元是美國的,超高壓海水泵是法國的,成像系統是日本的,連定深浮體都是英國的,中國只負責最簡單的集成組裝”。

曾依靠俄羅斯,如今中國這項技術彎道超車,4500米深海來去自如

如今,隨著核心設備全部國產化、整體設備國產化率高達到95%的“深海勇士”號實驗成功,這些人應該閉嘴了吧。不過相信那些人又會找到新的噴點,臺詞都替他們設計好了:生產這些設備的機器是國產的嗎?生產機器的機器是國產的嗎?如果不是,呵呵,對不起。

當然了,這些人也給我們國家的科技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的民族是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巨大的差距非但沒有擊垮我們的自尊心、自信心,反而激勵了我們臥薪嚐膽、發憤圖強,最終彎道超車。謝謝,哪些曾經看不起我們的人,是他們一步步的鞭策著我們走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