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本草——小薊

小薊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

來源

為菊科植物刺兒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的地上部分。


每日一本草——小薊


相關名

刺兒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薺薺菜、刺角菜、白雞角刺、小雞角刺、小牛扎口、野紅花


產地

分佈於除廣東、廣西、雲南、西藏外的全國各地。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


每日一本草——小薊


飲片炮製

小薊:揀淨雜質,去根,水洗潤透,切段,曬乾。小薊炭:取淨小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七成變黑色,但須存性,過鐵絲篩,噴灑清水,取出,曬乾。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小薊炭密閉,置通風乾燥處。


性狀鑑別

多年生草本,高25~50釐米。莖基部生長多數鬚根。根狀莖細長,先直伸後匍匐,白色,肉質。莖直立,微紫色,有縱槽,被白色柔毛,上部稍有分枝。葉互生,無柄,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0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鈍,有刺尖,基部圓鈍;全緣或微齒裂,邊緣有金黃色小刺,兩面均被有棉毛,開花後下部葉凋落。春、夏季開花,頭狀花序頂生,直立,花單性,雌雄異株,管狀花,紫紅色,雄花序較小,有不育雌蕊;雌花序較大,有不育雄蕊。瘦果橢圓形或長卵形,冠毛羽毛狀。

性味歸經

甘、苦,涼。歸心、肝經。

性能特點

葉甘,性涼。能涼血止血,解毒消癰,清熱除煩。

功效

涼血止血,祛瘀消腫。


每日一本草——小薊


主治病症

全草: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根狀莖:肝炎。


用法用量

全草:4.5~9g;根狀莖:鮮品1~2兩。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1.《品彙精要》:忌犯鐵器。

2.《本草經疏》:不利於胃弱洩瀉及血虛極、脾胃弱不思飲食之證。

3.《本草匯言》:不利於氣虛。

複方

1、尿痛,尿急,尿血:(小薊飲子)小薊、生地黃、藕節、炒蒲黃、滑石、當歸、木通、梔子、甘草、淡竹葉各等量,研成粗粉,每次5錢,水煎服,每日2次。

2、傳染性肝炎:鮮小薊根狀莖2兩,水煎服。

3、功能性子宮出血:鮮小薊2兩,水煎分2次服。

4、腎炎(血尿症狀為主):小薊、藕節、蒲黃各5錢,生地4錢,山梔子3錢,竹葉、木通各1.5錢,生甘草1錢,水煎服。若肉眼見血尿者加琥珀屑3~5分吞服或同用大小薊,地錦草等,若有高血壓及血尿同見,另加薺菜花乾草0.5~1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