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梨樹黑土地論壇」如何掀起「蝴蝶效應」!(上)

看“梨树黑土地论坛”如何掀起“蝴蝶效应”!(上)

看“梨樹黑土地論壇”如何掀起“蝴蝶效應”!(上)

歷經四屆的“梨樹黑土地論壇”引發了“蝴蝶效應”,卻又不同於“蝴蝶效應”——這邊“蝴蝶”的翅膀一忽閃,已不是小事引發大反應,而是大事引發大反應,正是藉助黑土地論壇,百年梨樹瀟灑地走出四平、走向全國、擁抱世界。盤點四屆“梨樹黑土地論壇”積聚的八大效應,幾分喜悅、幾分豪邁,更多的則是感恩——梨樹及周邊更廣大區域的人們,深深感激“黑土地論壇”所賜予的殷殷福祉。

看“梨树黑土地论坛”如何掀起“蝴蝶效应”!(上)

效應一:富黑土

秸稈全覆蓋 + 推廣四省區

黑土地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被稱為“母親土”,東北人用“一兩土二兩油”來形容它的肥沃與珍貴。位於全球“黃金玉米帶”的梨樹縣,歷來是“守著黑土不愁糧”,糧食總產量多年保持在50億斤以上,名列全國糧食生產十強縣。但高產背後,卻是黑土地的長期透支。據測算,吉林省平均每年損失黑土表層約0.4—0.5釐米,屬中強度侵蝕。

看“梨树黑土地论坛”如何掀起“蝴蝶效应”!(上)

梨樹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開展院地合作,在分析總結美國、加拿大等國外免耕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基礎上,成功研發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玉米秸稈覆蓋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實現了秸稈覆蓋生產體系的“國產化”。

多年監測結果證明,此項技術不僅實現了節本增效和培肥地力,還有效地解決了水土流失和因秸稈焚燒引發的環保問題,為東北地區耕作制度改革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被譽為非“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的“梨樹模式”。從梨樹縣高家村一塊200多畝的“秸稈全覆蓋”試驗田起步,如今梨樹秸稈全覆蓋耕作推廣面積已達200萬畝。

為不斷擴大“梨樹模式”的推廣範圍,通過舉辦梨樹黑土地論壇,專門成立了遼、吉、黑、蒙四省區“黑土地論壇科技聯盟”,設立38個示範基地,試驗田面積達到1000公頃。經科技聯盟“之手”,“梨樹模式”推廣至東北四省區,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

效應二:富“腦袋”

新理念 + 強引擎

四屆論壇的主題各不相同,分別是“加強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率先推進農業現代化”“結構調整與綠色發展”“創新、融合、綠色”“鄉村振興、品牌建設”。內容越來越細化,並具有明確指向性。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每一個主題開展的學術交流,越來越豐富,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了不同學術研究領域的“思想革新”。

看“梨树黑土地论坛”如何掀起“蝴蝶效应”!(上)

“梨樹模式”的誕生,顛覆了多少年來的“精耕細作”傳統理念,剛開始並不被當地農民看好。但隨著“梨樹黑土地論壇”的不斷升溫,“梨樹模式”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湧現出一批“敢於吃螃蟹”的人,梨樹縣王家局子村種糧大戶吳健忠是其中一個。他說:“一開始,大夥兒別說跟著種了,連想都沒想,還笑話我懶,說把那玉米秸稈往地裡一扔就種地,哪有這麼幹的!”

經過幾年的保護性耕作,老吳家的地力逐年在發生變化:化肥越用越少,出苗快、長勢好,秋天還不倒伏,平均一垧地增產2噸不成問題!特別是今年長達40多天的春旱,未經秸稈還田的傳統種法,玉米苗參差不齊,而吳健忠家的地幾乎沒受影響。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通過這些實打實的對比,徹底改變了村民原來的耕作理念,再加上與國內外頂尖的院士、專家、學者在田間地頭零距離交流,更是讓他們吃上了一顆“定心丸”。

梨樹黑土地論壇不僅改變了農民的種植理念,也在地方決策者中颳起了一場“頭腦風暴”。通過持續舉辦黑土地論壇,梨樹縣構建起現代農業發展的理論支撐、技術支撐和政策支撐;依託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發實力,實現了農業科技產業化,形成縣域經濟躍升的強勁引擎;發揮論壇的雙向承載功能,推動地方與科研機構良性互動,梨樹農業創新步伐明顯加快。

效應三:富“口袋”

降成本 + 增收入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更是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的“法寶”。通過幾年來的跟蹤測產,梨樹縣採用玉米免耕栽培技術的地塊,較常規降低成本10%以上。隨著燃油、肥料和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而農產品價格上漲滯後,導致常規耕作成本不斷升高。採用免耕秸稈覆蓋技術,既可以節省勞動力,又能夠減少化肥等農資的投入,每公頃可節約成本1200元—1500元,還能提高單產10%左右。

看“梨树黑土地论坛”如何掀起“蝴蝶效应”!(上)

梨樹縣八里廟村種糧大戶盧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採用免耕栽培技術,節本增效,相當於兩頭掙錢。如果‘帶地入股’,將地交給合作社精細化種植,每年一垧地能拿到八九千元的分紅;自己騰出身子外出務工或搞些特色種養殖,又是一筆收入!”

隨著“梨樹模式”在廣大農民心中紮根,梨樹縣以打造綠色食品上游原料基地為目標,正在創建100萬畝綠色優質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通過篩選種植品種、控制農藥化肥使用量、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提升了玉米品質,實現定向供給。據測算,基地建成後,每斤玉米收購價格將比普通玉米高出3分錢左右,垧均可增收750元,全縣將增收5400萬元。

效應四:富財政

大項目 + 大產業

梨樹是農業大縣,但在原有背景下,也是財政窮縣、產業弱縣。

看“梨树黑土地论坛”如何掀起“蝴蝶效应”!(上)

為改變這一現狀,梨樹縣藉助黑土地論壇的影響力,做大做強“泛論壇產業”:強化與國家各部委的溝通與對接,爭取到一批項目、資金和政策,包括從2016年開始連續3年每年投資3150萬元的黑土地保護項目,每年投資近千萬元的中國農大科研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玉米秸稈綜合利用項目、250萬英鎊的牛頓基金項目、1000萬元的互聯網+精準農業等項目,為實現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躍升提供堅強支撐。

剛剛落戶梨樹一年的吉林創岐中藥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當初就是被黑土地論壇吸引到梨樹的。如今,藉助梨樹黑土地論壇·2018年會的平臺,他們成立了鮮龍葵果產業聯盟,並分別與石家莊神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簽訂了醫藥產業合作協議,力爭實現以鮮龍葵果為主打產品,在腫瘤的治療、預防、保健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該公司從原材料加工、食品保健品生產到中藥飲片製劑研發的梯級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黑土地論壇在區域產業發展上的引領帶動作用,梨樹縣圍繞區域產業優勢,著力推進“1+5”重點產業發展(即以現代農業為中心,著力發展食品、能源、化工、現代服務業和大健康5大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發展新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