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時,爲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原文標題:《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大家在三國演義裡經常看到戰爭的場面,不管是書中還是電視劇裡,兩軍交戰,主帥一馬當先出來叫陣,未嘗交兵先以氣勢奪人。一方面能夠壓制對方,另一方面還能鼓舞士氣。當然戰敗的時候必定是有死有傷,有一個成語叫潰不成軍,可見戰爭的殘酷。從作戰角度看,單人單馬更符合戰場的實際需求,進退都十分靈活。當年選擇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正是看到了這當中巨大的利好,才大力培養騎兵。

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但是在三國演義裡,大帥哥諸葛亮卻逆其道而行之,在北伐的時候選擇了坐他那個標誌性的四輪木車,沒有選擇騎馬。就當時的工藝水平來看,車的便利程度遠遠不如馬匹,然而諸葛亮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交通工具呢?分析來看,大概有以下幾種猜測。

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在諸葛亮之前,有個人在戰場上也是坐車,指揮千軍萬馬衝鋒陷陣的,他就是孫臏。孫臏因為雙腿殘疾不適合騎馬,以木車代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難道諸葛亮也是身體有毛病嗎?其實不然,北伐初期諸葛亮身體可以說沒啥毛病。說個事情大家應該就能明白,我們非常熟悉白帝城託孤這段故事,為了能見劉備一面,諸葛亮也是飛騎榻前,以表願竭股肱之力效忠劉氏!好身體才能有力氣騎馬,說明諸葛亮身體還是不錯的,而且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諸葛亮不僅會騎馬,而且能騎得很好。

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其次,諸葛亮乘坐的四輪木車,沒有極盡華美,沒有軟座敷設,而是一輛未經任何裝飾的木車,這種車在當時被稱為“素車”。所謂“素”除了含有樸素的意思之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素車在古代是用來辦喪事的。所以,如果君上讓臣子坐素車,是處罰下臣的一種手段。《左傳》中就有文字記載,所謂素車樸馬,即下卿之罰。對於統帥兵馬的諸葛亮來說,兵戈之爭,若要取勝,一定要上下一心,賞罰分明。而向來信奉法家思想的諸葛亮之所以坐素車,就是要告訴將士,自己在北伐中對違令者絕對毫不留情。

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再有,孔明是在打一場心理戰。諸葛亮乘坐的四輪木車,給人一種“穩健”的視覺感受,通過這種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想告訴將士:信我,咱們能贏。他選擇了這種交通工具,實際上是在陣前給大家做思想工作,由此看來,諸葛亮敗少勝多不是沒有道理的。

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兩軍對壘,有一種行為能夠穩住軍心,這就是:兄弟們不要怕,不管前進還是後退,我始終都在你們身後,我是你們堅實的後盾!我們知道,北伐的時候,魏國強盛而蜀國則偏弱小,發動北伐生死未卜,無論是兵還是將,他們的心裡都十分犯疑,但是大家又都知道諸葛亮的帥才無人能比。所謂知己知彼,諸葛亮深知一定要消除這種思想,而且要時時刻刻提醒將士:我諸葛亮是靠得住的!諸葛亮選擇四輪木車,就是想告訴大家,我的車快不過你們的馬,我都不怕,你們還怕什麼。看到如此自信,全軍上下一定都從心底相信他。

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最後,素車與治喪有關。諸葛亮想以這種方式,告訴蜀軍,漢亡皆因曹魏,我們是帶著復興漢朝的使命和魏國戰鬥,我們做的事情是天下人都支持的國家大事,我們一定要贏,也一定能贏。

諸葛亮北伐時,為何只乘四輪木車不騎馬?背後原因用心良苦

人們常說,會打仗的人善攻心。諸葛亮在北伐中,坐車不騎馬,首先拿下了蜀軍的心,上下一心,最終才會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