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2018年10月9日,主題為“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的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主會場成都市正式啟動。集中展示全國各地及四川省創新創業成果成效,其中,有不少關於健康的“黑科技”項目登臺亮相↓↓↓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可年治療肝癌患者4萬例以上的“微球”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30秒確定你是否需要休息的“企鵝醫生”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GeneMatrix 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統

此外,四川鈕瑞特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創新癌症治療方式”,更是受到了市民的廣泛關注。你能想到嗎?這個項目的創始人是一位81歲高齡的老人。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錢積惠(原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

這位將一生奉獻給祖國核工業事業的老專家在退休後,仍然心繫國家建設,懷揣報國夢想。在77歲那年,他攜一眾同樣身懷絕技的老專家,發揚創新創業精神,投身創業浪潮,成立成都六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以下簡稱“六惠”),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創業篇章。

下海

被戳中“創新”神經

77歲核專家揚帆起航

2008年,在經歷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和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後,已經71歲的錢積惠終於卸下重擔,退休了。然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號召如同一道亮光,照亮了這位核動力老專家的內心。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錢積惠深知,在原工作單位裡,一大批掌握著好技術、好項目的專家因為到了退休年齡,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但強烈的愛國心又讓“身懷絕技”的他們報國無門,甚是懊惱。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將這些專家手中的技術和項目轉化成產品、產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十八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是在錢積惠心中泛起了漣漪。

為響應黨中央創新驅動的偉大號召,挖掘“中國好技術”,特別是退休老專家手中的好技術好項目,錢積惠希望通過培育,或向投資方、企業家、政府推薦,幫助這些好技術、好項目走完與企業和市場對接的最後一公里,使這些“中國好技術”儘快成為國際、國內一流甚至領先的創新產品和產業。

2014年2月,錢積惠將自己所有想法整理成一份書面報告提交給了時任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受到了高度重視。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然而,具體如何實施這項工作,錢積惠犯難了。幾經考慮,錢積惠打算建立一個“軍轉民”平臺。2014年5月16日,77歲的錢積惠懷揣100萬元積蓄,租用了原單位三間簡陋的、總面積不過100平方米的辦公室,開始了漫漫創業之路。

出山

“軍轉民”遇阻

核技術治癌遲到26年

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普遍採用醫用釔-90玻璃微球(體內放射性栓塞微球)治療技術治療實體腫瘤。這種治療方式不僅能殺滅癌細胞,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而且對人體組織損傷也最小。

“然而,我們國內早在1992年就已經完成了相關理論研究和臨床試驗,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錢積惠有些遺憾地說,“但是距今已經26年過去了,在我們團隊將其轉化之前,這項技術仍然躺在研究成果堆裡,不能為民所用,不得不說是一種損失。現在我們計劃5年內完成癌症精準治療藥物研發並推向市場,年治療癌症患者將超過40萬人。”

為了實現“創新癌症治療方式”的夢想,錢積惠獲得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於俊崇和我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放射性藥物專家、醫用同位素堆技術研究開發主要創始人李茂良的加盟。儘管尋找投資人的過程比較順利,但由於前期成立的公司規模太小,投資人希望研究團隊以技術股份佔比的形式另行成立公司。看到轉化的希望,錢積惠顧不得自身利益,爽快地答應了。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就這樣,四川鈕瑞特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為了完成5年內實現產品研發、生產、臨床應用的目標,公司裡的“70後”專家們每天早上8點左右就會來到公司。僅僅用了兩年半,專家團隊即獲得研究突破,核技術治癌成為現實。該公司旋即決定計劃投資2億到3億元人民幣,建設科研基地和第一期產業化車間。該公司計劃5年內完成癌症精準治療藥物研發並推向市場,目標達成後預計年治療癌症患者將超過40萬人。

錢積惠表示,專家團隊一直關注著國內外癌症治療方式應用的最新進展。利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的研究堆等資源,專家們積極投入開發應用放射性微球、放射性支架及其在肝癌、食道癌等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一旦研發成功,對癌症患者來說就能降低治療費用,同時還能減輕痛苦。”

創業

成則澤被於民

敗則累經為政

“核技術治癌項目是我個人目前唯一轉化成功的一個項目,但是我的公司還未成功轉化一個項目。”錢積惠有些慚愧地說。

錢積惠口中的公司是他在創業之初成立的“六惠”。細數一下,該公司團隊手中正在開發研究的項目近十個,但讓錢積惠有些著急的是,至今沒有找到投資人。錢積惠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早日找到投資人,將專家們的研究成果孵化面市,不僅可以為“六惠”注入發展的動力,更能回饋辛勤研究的老專家們,同時也能讓支持“六惠”的各級政府看到科研成果轉化的希望,堅定科學體制改革的信心。

當被問及核技術治癌項目轉化上是否有利益上的失落感時,錢積惠表示,恰恰相反,看到項目成功了,自己感到頗為高興。有的專家在自己創業之前就已經下海了,自己投身創業後還是以個人身份幫助他們實現項目轉化。什麼形式並不重要,只要能將項目轉化成功,讓這些好技術服務於老百姓,就是成功,“利益上的得失我不在乎”。

在錢積惠看來,下海創業的最低目標是將選出來的項目轉化成功,澤被於民,服務於民。但他心裡隱藏一個更大的目標,那就是在項目轉化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為科學體制改革提供生動的事例,以期自身的實踐回答“怎樣的改革才最有利於項目的轉化,怎樣的改革不利於項目的轉化”的問題,幫助政府尋找到一條科學體制改革的捷徑,讓好技術、好項目以最快的速度被開發出來。他說:“我願意在科學體制改革的路上進行創新,為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盡綿薄之力。”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生命不止,創新不息。

武侯正煥發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校園孩童,

這裡是每一個人的創新熱土,

也是每一個人釋放創新智慧和創造潛能的舞臺。

贊!81歲大爺“豪擲”百萬創業,探究核技術治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