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養而親不待,讀懂這首令人絕望的詩,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深沉

說起令人絕望的詩,有人會說東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這首悼亡詞,我覺得更多表達的是對妻子的感情和思念,絕望十年前就絕望過了。

還有說李後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對故國和古人的懷念,淪為亡國之君的痛苦哀怨,離絕望還是差了那麼點味道。是李煜的絕命詞,他如果知道寫了這首詞小命就沒了,恐怕更絕望。

子欲養而親不待,讀懂這首令人絕望的詩,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深沉

說首我覺得讀起來讓人絕望到窒息的詩,大家品嚐一下:

別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是清朝詩人黃景仁要出差,拜別母親的情景。

說我要我河梁了,把簾帳撩起,像母親辭別。白髮蒼蒼的母親捨不得我,不停地流淚,把眼淚都哭幹了。

在今天這風雪之夜,我竟然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哎,要我這個兒子有什麼用呢?

子欲養而親不待,讀懂這首令人絕望的詩,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深沉

我們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但是因生活所迫,大多數人必須選擇外出謀生,把父母和孩子丟在家裡,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幾次。

每次回到家,看到父母,他們又蒼老了一些,又多了幾條皺紋,幾根白髮。

小時候,我們在學校都是報喜不報憂,長大了,父母在老家,也是報喜不報憂啊。

打電話回去,他們會說隔壁村老劉頭又發生了什麼趣事,對門的王大媽家裡娶媳婦兒可熱鬧啦,每次問起身體,他們都會說可好了呢,一口氣走到隔壁村打了一天麻將又走回來,不嫌累。

其實,他們可能是剛去了隔壁村的醫院,為什麼走著去?因為打車要花錢啊,兒女在外工作賺點錢多麼不容易,能省則省點吧。

子欲養而親不待,讀懂這首令人絕望的詩,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深沉

想想吧,有點小病小痛小不愉快,父母總是這樣,隱瞞著你,生怕你分心耽誤工作。能省則省,能拖就拖,直到有一天病重了,你才恍然大悟,原來爸爸媽媽一直在騙我,他們只是為了不給我添麻煩啊!

這時候,你會想起這句詩“此時有子不如無”。

這時候,你才會知道什麼叫做絕望。

小時候,父母把我們養大。他們老了,我們也該多回家看看,多關心他們的身體,不要讓自己有一天扇著自己耳光,哭著鬧著說出這句詩。

子欲養而親不待,讀懂這首令人絕望的詩,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深沉

子欲養而親不待,讀懂這首令人絕望的詩,才知道父母的愛有多深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