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兵王到底有多牛?穿梭百里排雷 生死線上偵毒

中國軍隊·兵王系列,帶大家認識兩位常年與死神打交道的人,一位是穿梭在廣西邊境數百公里雷場的排雷兵邢志明,一位是讓外軍同行都豎大拇指的防化尖兵劉威。

廣西邊境地區,戰爭遺留下來的數以萬計的地雷使得這裡成為了世界上最複雜的雷場。日前,一場大規模掃雷行動在這裡展開。幾輪爆破後,排雷通道開闢出來,走在隊伍中的這位三級軍士長叫邢志明,這已經是他近千次進入雷場了,手中的探雷器不斷髮出聲音,邢志明能從聲音中準確判斷出地下幾十米內埋藏的金屬種類。

陸軍某邊防旅掃雷隊班長邢志明:像58式防步兵地雷,它聲音很尖很小。69式防步兵跳雷,金屬多,聲音就很大。子彈的聲音跟地雷又不一樣,一探的話基本上聽到聲音就可以知道是什麼地雷了。

探雷器掃過一片區域,一絲特別的聲音引起了邢志明的警覺,邢志明慢慢蹲下,將探雷針斜插入土中,憑藉針尖插入泥土傳來的細微感覺,判斷地下物體的種類和位置。

邢志明:探雷動作要輕要小,探雷針不能太高,只能斜著45度,你太高往下它觸碰了地雷引信,就會爆炸。

確定好可疑物的位置後,邢志明小心翼翼地從側面挖開土壤,一枚地雷赫然露出地面。

邢志明:從一開始勘界到現在,地雷種類很多,有58式防步兵地雷,人踩到地雷上小腿可以直接炸斷。69式防步兵地雷,一碰到拌線雷體就飛到1米2高左右,對人體傷害面積非常廣。

經過判斷,這是一枚69式防步兵地雷,由於長期埋於地下,地雷的引信控制夾已經腐爛,狀態極不穩定,輕微的震動就可能導致擊針觸發火帽,引爆地雷。放在平時,這樣的地雷應該直接就地爆破,但今天排雷的區域離幾戶居民區較近,爆炸有可能對附近的居民造成影響。

邢志明:不能爆破,爆破可能會對老百姓住的房子造成破壞,你要移動的話,危險可能更大,只能就地挖掘出來,然後在原地把那個引信拆出來。

當兵19年,邢志明數次和死神擦肩而過,但徒手拆雷的次數卻很少,邢志明要用一根細小的鐵絲固定住地雷擊針不動,防止其向下撞擊點火,再用極小的動作將地雷的擊發機構擰了下來,解除了爆炸的危險。

邢志明:心裡就想一個想法,我必須安全把它卸下來。

這枚地雷被安全轉移,集中銷燬。

在巨大的爆破聲中,這一片雷場被清理乾淨,移交給當地政府之前,邢志明要和戰友們手牽手在雷場走上幾個來回,用這種特殊儀式向世界發出和平的呼聲。

【防化尖兵:毒劑偵檢 快準穩】

在相距千里的新疆庫爾勒,有這樣一批士兵,同樣在為和平而戰。2017年8月,“安全環境”核生化偵察比賽作為“國際軍事比賽”其中的一項正在激烈進行,就在比賽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卻都被一場爭執吸引了過去。原來,就在第一天的單組賽中,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化學偵察員劉威以34.95秒準確完成毒劑偵檢,一舉打破世界紀錄,相比於外軍最快的152秒和最慢的546秒,懸殊的成績引起了外軍的猜測。

某紅軍師副連長劉威:外軍說,在全身防護狀態下,50米的距離上3個偵毒點100秒是理論極限,他們認為34.95秒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們要求隨機抽選中方隊員進行再次偵檢。

通過再次測試證明,中國防化兵對毒劑實施偵檢的程序、手法和結果全部正確,贏得了現場所有人的讚許。

化學武器因其殺傷力強、擴散快,且不易察覺,被人們稱為“無聲的殺手”。化學偵察員的任務就是在現代戰爭中快速發現化武襲擊並查明種類、範圍與程度,為己方部隊提供準確依據。而劉威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已經將各式毒劑在不同環境不同時間形成的不同樣式全部牢記於心。

劉威:經過成千上萬次的訓練,我用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毒劑。

賽場顯神威,底氣源於日復一日與死神“掰手腕”。劉威使用的偵毒管,直徑不足5毫米,在肉眼觀察判定之後,他必須使用偵毒管對毒素快速進行驗證。

劉威:驗證就要磕管、頂管,如果管磕不齊、磕不準或者出現裂縫,就會導致偵毒管破碎,無法完成偵檢。有時候訓練結束,手都在發抖,連筷子也捏不住。

茫茫戈壁,夏天的溫度時常達到40℃以上,劉威和戰友們正身著厚厚防護服,與各種致命的毒素進行較量。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防化兵永遠都會把安全環境留給別人。

劉威:我們拼命地訓練,為的就是一旦上戰場,能用最短時間判明毒劑,用我們過硬的防化技能,守護祖國的和平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