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票價不能看人下菜

“本來是想通過旅遊放鬆身心,緩解工作帶來的壓力,誰知被氣了一路。”近期從廣西旅遊回來的羅小姐說,當地很多景區的票價都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同樣一張門票,卻花了很多“冤枉錢”。記者調查發現,多地景區票價本地人外地人區分明顯;江西還宣佈省內10個景區推出外國人免費政策,此舉同樣引發國內遊客褒貶不一的評價

同樣的風景,一邊免費或打折,一邊全價,難免讓後者不平衡,無端生出“歧視”“挨宰”等負面體驗。其實,景區票價因人而異是長期存在、較為普遍的現象,儘管1999年施行的《遊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遊覽參觀點不得區別中外遊客、本地外地遊客設置兩種門票價格。

有專家分析,因在景區建設和維護上貢獻不同,本地人享優惠可以理解,況且即使免費,看膩了的本地人未必“天天遊景區”。此外,景區本是當地居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全價收費是對原住居民情感上的一種傷害。因此,本地人免費成了一些景區“只做不說”的規定。同樣,一些景點對外國人免費也不是媚外,而是為刺激入境客源增長。

不難發現,景區因遊客戶籍或國籍不同而設置不同的票價,各有各的考慮,但歸根結底是一個“利”字,最終目的是利益最大化。多數景區主要是掙外地遊客的錢,甚至主要是掙門票錢,若對外地人進行票價優惠無異於“割肉”;而對看膩了的本地遊客,景區則實行“薄利多銷”甚至免費討好的策略。

因人而異的門票之所以引發廣泛質疑,是因為它不僅讓外地遊客感到不爽,還放大了公眾對景區“專宰外地遊客”的印象。而且不少景區因為依賴門票經濟,降價之難有目共睹。

在景區門票太貴、花費太多的語境下,票價因人而異刺痛了公眾“想旅遊但又心疼錢”的敏感神經。從一定程度上說,真正的問題不是本地遊客的門票太優惠,而是外地遊客的門票太貴。假如最終本地人的門票優惠被取消,而外地人又得不到什麼實惠,無疑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說白了,輿論應督促景區降低門票價格,而不是盯住本地人那點優惠不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